第819章第七十八章赭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819章第七十八章赭

第819章第七十八章赭

“从哪来的?”

“我们都是从飞廉邑望海郡藕城来的。”

“姓名岁数。”

“洛赭,十六岁。”赭先报上名字,其余人也一一报上名。

“是来做短工的还是来服役的?”

“服成年徭役,我们都是。”

“会什么?我的意思是种地养殖伐木建屋你们有什么擅长的?”

“我全都会,但相对擅长养豚。”赭说完看向同乡,同乡们也纷纷报上自己擅长的。

小吏对着符验,辅佐对当事人的询问,很快将一堆新符验写好交给赭与同乡。

凑齐登记好的一百个人后一名小吏招呼众人去领东西,分配屋舍。

“你们是来服徭役的,自然没工钱,但也别灰心,咱们这其它福利都很好,一日能食三餐,一餐有鱼一餐有肉,主食是莱菔、茭白、稻麦,三餐都管饱。还有被褥,冬夏都有一身衣服,你要是干得好,还有奖金。服役之后若想在鸿沟周围安家,还能分农具,奖励一头幼豚和一只狗崽,也有耕牛,不过耕牛不免费,必须出钱买,没钱也可以赊账,不收利息,养牛期间牛产的犊都是你们的。”

赭奇道:“这么好?没别的条件吗?”

“有啊,农闲时牛要租给我们修鸿沟,以后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完税之后剩下的都得卖给鸿沟,不过你们也放心,我们收粮的价格很地道,童叟无欺。”怕众人不信,小吏报了报去岁采购各类粮食与菜蔬的价格。

赭将之与来时收集的情报比对了下,确实很公道,遂对一起来,但以后并不想再回乡的同乡点了点头。

鸿沟并非直着修,而是提前勘测了南方诸州的地形、水文与水利,能利用河流便利用河流,正在使用与废弃的渠也都尽量用上节省成本,如此一来便无法从一头开始往另一头修,因而是多点开工。

玉主将整个鸿沟分成了一百个大的工段,每个大工段又分成若干小工段,每个小工段都有一队人负责,少则数百人,多则数万人。

完成负责的工段后该队人会被拆入其它工段,负责工段还没完成,但因为服役者三年役满或农闲务工的人回家忙农事等因素导致人手不足,在新的人手到来时可以优先领人。

赭一行被领到了一处两万人的工段,发了一身粗布短褐、两串共计三十双草履,认了食堂位置,知道以后要去哪吃饭,再分配了宿舍,又根据各自专长分配了岗位。

说是分配固定岗位,但实际上也不是只干这一项活,其它岗位缺人手时也要去帮忙。

赭分配到的是养殖工作,要保证两万人一日三餐皆有肉,自然不能只靠采购肉类,自己也得产,不然后勤压力之大国库也得破产。

工地宿舍周围有专门的养殖场,养了四十头犀、六十一头象、一千多匹马、两千多头豨、六千多头豚、一万多头牛、三万多头羊、只鸡鸭鹅。

要养殖这么多牲畜需要大量的草场,因而鸿沟两岸开垦了一百多万亩地,其中上田二十万亩,用于种植粮食作物,比如稻麦菽,走得是精耕细作路线。有的地方还是塘田,掘塘养鱼种藕养鸭,塘上种桑麻稻麦,桑叶养蚕,蚕沙喂鱼。

非上田的土地上则是牧草与莱菔轮作,走的是粗放路线,负责养殖的人每日将食用类牲畜赶过去吃草。

赭觉得这太粗放了,但很快想起此地的主业是修鸿沟,开垦耕地养殖牲畜都是后勤压力太大的无奈之举,自然不会如从事农牧业的氓庶一般细致。

理解归理解,赭却很难忍受如此粗放的养豚。

纯粹的牧豚,豚需要二十个月才能出栏,半饲半牧则是十二个月到十六个月之间出栏,但赭吃过用糠、牧草、豚草、水果、野菜等食材按不同比例煮成饲料圈养的豚,八到十个月就能出栏,出栏时平均体重超过两百斤,肉质也比放牧的豚要好。

虽然具体的比例只传长子,他这一脉不清楚,但没关系,养殖场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做实验的资源,可以尝试。

这种半牧半饲的豚肉质本就比不得以前吃的豚肉,食堂的大锅饭手艺还惨不忍睹,哪怕是肉食也做得难以入口,赭吃了两日便开始怀疑人生,宁愿饮羊乳也不想吃豚肉,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用半个月时间同负责养豚的小吏拉近关系,火候差不多后建议向小吏提议尝试一下新的养豚方式,保证长肉多且味道好,而真有成效,这可是队长你的功劳,位置肯定能升一升。

小吏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分了一百头刚出生的幼豚与两个人手给赭做实验。

赭将一百头豚分二十组喂以不同比例煮成的饲料,每日称重,记录数据变化,如是一个月便淘汰了十组,本着闲着也是浪费的心态,赭开始尝试往失败组的饲料里加新的成分,包括但不限于蚯蚓干、蚱蜢粉、莱菔、鱼杂、羊乳、蛙、蜜树树叶....等材料。

养豚的小吏见了都忍不住怀疑这么个养法养出来的豚肉能不能吃,却很快发现不管能不能吃,其中几组长肉是真的快,尤其是加了蚯蚓干蚱蜢粉的几组。

***

“豚是杂食动物,加点荤好像长得更快。”

将一桶又一桶的饲料倒进食槽后赭掏出简牍记录数据,忍不住皱眉。“不对,养豚是为了肉,有喂豚的肉,直接吃了不是更好?蛙是益虫,要吃害虫,这比例不划算,可以淘汰了。羊乳,也淘汰,就算养了几万只羊,每日产乳可供我们当水喝也不会允许我用大量羊乳喂豚,料肉比不行。蚯蚓干,我记得有农户养殖蚯蚓培育蚯蚓土卖给农人,倒是可以向他们收购蚯蚓干,但蚯蚓土这行的规模太小,供不了养豚的需求,只适合少量屠户,也淘汰;鱼杂,一尾鱼才多少鱼杂,只适合沿海地区,渔民捕鱼,鲛人疍人卖鱼给我们,海边每日剖鱼处理出的鱼杂数量惊人,但这里又不是沿海,淘汰,但配方可以寄回家里;蚱蜢,这个倒是可以,不论南北都有,而且蚱蜢是集群之前的蝗虫,北方旱蝗不断,提前抓蚱蜢,既可以养豚吃肉也可以削弱未来的蝗灾,再研究研究,争取将料肉比再降一降。”

新的数据记录完成,将简牍放回屋檐下挂着的筐里,里头全是同样的简牍,每个房间外头都有。

全都记录完成后赭带着分给自己的人手拿起打扫的工具进屋清理豚室,圈养虽然比放牧更容易长肉,但也有个问题,豚的吃喝拉撒都在房间里很容易生病,豚室必须经常大扫除,尤其是豚粪,每日都要清洁。

“赭在吗?”

听到小吏的声音,赭提着工具从豚室探头。“我在,怎么了?”

“后日起要收宿麦,防止下雨糟蹋了麦,所有人都要参加,你记得提前安排好。”

“没问题。”

鸿沟耕地上种的麦都是宿麦,秋种夏收,足有二十万亩。近十万人畜粪便、不吃的禽畜内脏、禽畜吃剩下的骨头砸成的骨粉等发酵的肥全都用在了这二十万亩地里,金色麦浪无边无际,麦穗无一不沉甸甸。闻着香味都能给人饱腹的安心感,当然,必须及时收割,不然就不是安心了。南方经常yin雨霏霏,麦子在雨水里泡一泡无疑是人间最大的悲剧,也因此南方收割时都急得跟投胎似的。鸿沟工地上也不例外,连鸿沟都要暂时停工。

赭提前准备好了豚一日的饲料,走之前倒进食槽里,再留了个人看守,带着其余人去收麦。

种了数十万亩牧草,牧人每日放牧时还要收割牧草制作青储饲料,工地上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镰刀,数万青壮从不同方向齐刷刷收割,蔚为壮观。

割好的麦子放在一边,由年纪小与年老的那部分人负责抱去打谷车处脱粒。

从白天忙到傍晚,终于用夕食时赭整个人都要虚脱,以前在家时也不是没下地干农活,但从他离家读大学起就很久没碰农活,突然如此高强度的农忙,一时适应不了。

用了一顿有鱼有肉重油重盐的夕食,吃下平时两倍的食物仍不得歇,鸿沟工段的负责人表示天上双月高悬,月很明,继续收割。

一直忙到子夜,用完一顿有鱼有肉重油重盐的宵食才得以回去休息。

赭乘着车回到养殖场,去看了看自己的豚确定都没事才安心,又与其它人一起将第二日的饲料都放到铁釜里煮着,灶里塞进一定的柴,翌日时起来正好熟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