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第六十二章辛筝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803章第六十二章辛筝

第803章第六十二章辛筝

厘清了骨感的现实,调整了路线,青蘅与巫咸也不急着修鸿沟了,先解决粮食问题。

考虑到做出改变需要时间,而氓庶手停口停,想要挤出时间去做别的事也难,青蘅提议向氓庶提供低息贷款,借一百钱,一年的利息只,跟不要利息也没多少差别。的利在扣掉成本(人力、车马费)等后的毛利更是没有,完全是倒贴钱。

即便巫宗家大业大,年入千万金铢,这么折腾也不会轻易破产,但也没必要这么败家,因而为了说服十巫同意自己定的利率青蘅也说干了嘴,一条一条的同十巫掰扯。

首先,有了粮食才能修粮道和鸿沟,而鸿沟修通后的漕运利润巫宗能分两成(巫咸同辛筝讨价还价的最终版),这样一条连接整个九州之地的运河,漕运之利可想而知。而且后面有个等着交接的辛筝,这个时候说退出是不可能的。

其次,利率定得太高,而人性贪婪,巫宗未来很可能走上放贷赚钱的路线,的确,这很轻松,躺着都能赚到钱。但放贷缺德还影响社会安定,而且当她和辛筝是死人吗?她的权力的确比不得前头几任,但赐死个把人的权力还是有的,还有辛筝,分封时代那些放贷的神庙最终的下场足以证明辛筝会做出什么反应。

为了点钱,把自己的命甚至全家人搭进去,值得吗?

三,巫宗如今的收益来源很广,其中第一收益来源是各地神庙提供的教育服务,收钱帮人照顾四岁以下的幼崽,提供一些简单启蒙教育;六岁以上但被官序淘汰,家里又有钱希望幼崽继续接受教育的幼崽,神庙也办私学,提供小学教育。

第二收益来源是辛筝因为不想完全撕破脸而给巫宗保留的一份税赋,虽然辛筝有一大堆附加条件,但这笔钱实打实的到了巫宗手里。

第三收益来源是旧时代留下的漓水漕运。

第四收益来源是畜牧,但不是养寻常牛羊,而是驯养传信的猛禽与可以做为船只的鼋,利润很大。

益来源是香油钱之类的东西。

第六收益来源是售卖书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收益,在辛筝的压力下巫咸将巫宗世俗化得非常彻底。而不论是哪一种收益都是来自于氓庶,因而氓庶手头上宽裕,巫宗的收益也会增加。

很显然,不赚放贷的钱,巫宗也能盈利,还拿得更踏实。

四,让氓庶增加食谱,手头宽裕起来,税赋也会增加,而辛筝许诺用不完的税赋可以给他们修鸿沟。

林林总总掰扯了十来条,最终说服十巫,澜州所有的巫都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带来的群巫与本地的巫有一个算一个都往死里用,上山下乡,用一切手段引导乡野农人增加食谱,种果树、种藕、养鱼、种牧草养羊,吃什么都行,就是别吃粮食,将口粮都省出来。

嫌累的青蘅也很大度,允许退出巫宗,做回庶人,不用受这份罪,不过群巫皆任劳任怨,再苦再累也没有半点怨言,没人选择退出。

澜州的巫都忙起来,北方的巫自然也不能闲着。

澜州人口太少了,靠自然增长,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巫宗果断效仿辛筝,从北方薅人口。

辛筝薅人口的方式是多方面推动。

绝对长子继承制下让非长子的子嗣继承不到任何财产,而在这样的财产继承制下,次子三子四子们在老家想要和长子竞争是不可能的,哪怕长子是个白痴也可以靠继承的资源摁死后头出生的弟弟妹妹。

优渥的家庭中余子们虽然继承不到一厘的财产,但教育条件还是有保障的,也更能看清自己的处境,长大后要么依附长子生活,要么去南方发展,有点心气的都会选择后者,这也变相的削弱了大家族。虽然财产高度集中在长子手里,但旁支人口全都跑了,这样的肥羊杀起来不要太容易。

底层家庭的余子不像上层家庭的余子那么有选择权,但人口是会增长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越来越少,新生儿必须等老人死了以后才能分到土地,还要排队,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分不到土地,无法增加收入,支出却增加了,以前出现这种情况,人们会有意识的举子。但在辛筝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年轻人没有土地没有收入是吧?要不要加入屯垦兵团,去南方垦,每年都有旱涝保收的俸禄,干得好还有奖金,走之前也可以预支俸禄当安家费。

大部分人都很难选择回去,不仅不会回去,大概率还会将重要的家人接过来。

就算有人故土难离,这对辛筝也不是重要的事,因为北方诸州每户人家都要出一个孩子加入屯垦兵团和徭役一样,是强制要求。但因为有俸禄,留下还有土地、家畜、农具与政策帮扶,也没引起什么民怨。,一些孩子多的家庭甚至让多个孩子都加入屯垦兵团。如此多的人,哪怕只有一成留下,那也不是小数字。

而这个期间辛筝也没花多少钱屯垦,半军事的军卒拿的是俸禄,地里所有的产出都是公家的,安置军卒的开销基本是从这里头来的。

巫宗走不了这个路线,辛筝不会分权,但又缺人,便向辛筝写信多迁些人口南下,惨遭拒绝。

让氓庶自己迁徙,迁徙路上必定九死一生,为了保证迁徙的人口不死在路上,北方人口南下都是官方组织迁徙,一路上的食物也都是国库掏钱,国库如今没钱迁更多人口。

巫宗内部商量了下,决定退一步,巫宗欺骗(划掉)劝说北方人口主动报名南下,沿途路费也由巫宗掏,未来用鸿沟漕运之利还。

辛筝欣然应允。

巫咸拿着辛筝的回书莫名觉得别扭:“我怎么就觉得那么怪呢?我们发动氓庶南迁,我们掏路费,我们修鸿沟,未来修好了,王权拿八成收益。剩下两成才是我们的,我们拿了后还要收养更多的孤儿。”

青蘅道:“收养孤儿不一直都是我们的职能吗?”

远古部落时代便是巫负责教导幼崽,而且其它人也没太多时间照顾幼崽,部族里的幼崽,不管是有父母的还是没父母的基本是由巫与老人一同照顾。

即便后来时代变迁,家庭观念发展与成熟,人族的政治体制也变了好几回,照顾无父无母的孤儿、孤寡老人、教育这些巫的职能仍旧保留了下来。

“是我们的职能,从有文字记载就是我们负责的职能,因为我们是巫,所以我们如此与被辛筝要求去做,感觉不一样。”巫咸想了想,描绘道:“没那么爽。”

“我感觉一样,只是要求你如此做的人从上级与巫宗的规矩变成辛筝的规矩。”青蘅淡然道:“当然,你若是出于同情心而非出于职业做这些就另当别论,你介意更多的还是因为辛筝吧?”

巫咸想了想,点头。“大概吧,我感觉她要不是钱和人都不够,会选择将这些本该由巫负责的事都抢走,然后让巫宗消失。”

“但她没有。”

巫咸嗤道:“那是因为她的钱和人都不够,这才妥协允许巫宗继续存在,这些事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国府做不了,总要有人做,让已经干了七千载,证明有能力做好的巫宗做比让民间野蛮生长要好。”

青蘅道:“只要有人做,做好了就行。”至于是国府做还是巫宗做,她个人感觉无所谓。

巫咸无奈的看了眼青蘅。“不一样,凡存在必有价值,无价值的事物注定被淘汰,巫宗也不例外。七千载的岁月,人族从部落进入城邑,从城邑到方国到王朝,多少煊赫的姓氏、方国诞生与消亡,我们始终在,没有任何人任何氏族能与我们比历史厚度。这不是因为我们有神迹,也不是因为我们代表神灵,而是因为我们七千载来一直都对人族有价值。不论时代如何更叠,人族的社会体系换了多少回,社会上永远都会有失去父母的孤儿,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有接受不了教育的人,而巫宗收养孤儿、照顾孤寡、教育,同这些存在捆绑在一起,所以我们始终有价值,有价值就不会被时代淘汰,消亡。”

元情不自禁的赞赏:“这是我七千载来见过的最清醒的神棍。”

知道自己是骗子的神棍虽然少,但放到七千载这个时间尺度上还真不少,但大部分知道自己是骗子的神棍都只知道自己是骗子,要努力捞油水,不会去思考宗教是谎言是欺骗,为什么巫宗能够那么长久。

巫咸却很有自己的特色,做骗子也要做不一样的骗子。

青蘅安慰道:“你说的这几个问题王也解决不了,只要世俗王权没有富裕到独自解决问题,人族就还需要巫宗。只是因为王也开始做这些事让巫宗的工作量少了,但她既然不能抢了所有的事让巫宗消失,那你可以往好处想想,工作量减少了,管那些孤儿、孤寡老人、教育的人和资源多了,会有更多的人受到帮助,怎么想都是好事。”

巫咸忍不住笑。“谢谢。”难得不气我。

虽然不满辛筝的惠而不费,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