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第四十六章辛筝 - 孰能不朽 - 都广建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孰能不朽 >

第787章第四十六章辛筝

第787章第四十六章辛筝

一座座比人还高的石碑林立着,数以百计,一眼望不到边,蔚为壮观。

随同巡狩的公卿忍不住问辛筝:“王,当真要如此?”

辛筝双手笼在袖中。“我碑都已立起,你们还有意见?”

“非是有意见,只是赫胥之事....”公卿纠结道。“并非无错。”

赫胥之事,要说不冤,那是扯淡,但要说冤,那也很扯淡。

辛筝道:“赫胥之事,对错难分,但氓隶们却是最无辜的。上位者的权力博弈,代价却是他们的生命,也别说什么是氓隶逼赫胥侯降的,组成一个国的基础是氓隶,有民才有国,不是有君侯才有国。当君侯的利益与氓隶的利益背道而驰,双方翻脸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指责氓隶不体恤上位者的为难,不愿为上位者的决策去死,多大脸?真当自己是氓隶的父母了?遑论这种假父,便是真父,逼儿女去死,也有九成的概率被儿女弄死。”

公卿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如此大张旗鼓的立碑,先人的颜面未免有损,且北边便是羽人。”

丢人也就算了,让邻居看热闹,感觉更丢人了。

辛筝不以为然:“丢的不是我的脸,会被戳脊梁骨的也不是我的子孙,被邻居看热闹的更不是我,我受得住,你亦如此,瞎操心什么?”

公卿有一瞬的愣神,是啊,他是宛州人,赫胥之事丢的也同样不是他的脸,会被戳脊梁骨的也不是他的子孙,被邻居看热闹的更不是他,他操心什么?

想了想,公卿很快想明白了,前两个也就算了,但最后一个,被邻居看热闹,哪怕他与自己的先人都与当年之事无关,他也会觉得躁得慌。

辛筝揣着手溜溜达达的在碑林立转了起来,为了遮风挡雨,石碑都有配套的小亭子。

望舒刻碑时是按籍贯来分组的,将籍贯相同的名字刻在同一块或同一批石碑上,辛筝立碑时也不嫌事大,将石碑按籍贯立在不同的亭子里。为了让游客一眼就明白石碑上的名字籍贯,每座亭子都有名字。便是石碑上名字的籍贯,以籍贯名为亭名,准保令人印象深刻。若游客游览时看到了自己的祖籍名,无疑会令人更加印象深刻。

行至最中间的一座碑亭,辛筝的神情难得的有些复杂。

某种意义上望舒还挺一视同仁的,不仅细致的用文字和图画描绘别人干了什么,也同样书写了自己的复仇。

将别人全族几百口人尽数活埋是常规手段,但谁也不能说她这么做有什么毛病,教会她活埋的人正是当年的王师。

需要处死的氓隶太多,因而王师当年选择了坑杀,让赫胥的氓隶自己挖坑,坑挖好后将人推进去,再让另一批氓隶填坑,非常物尽其用。多年后望舒找上门如法炮制的回报,搁谁都得承认:昨日之因,今日之果。

只许你活埋别人全家,不许别人活埋你全家,那太没天理了。

活埋没什么错,活烹也没什么错,哪怕被扔镬鼎里活烹了的人不是诸侯贵族就是王子王孙,但都不是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疫病之事。

辛筝凝眸望着石碑,石碑上刻画得赫然是投瘟/疫于赫胥城,后为防疫病扩散又屠城,但终是有漏网之鱼的景。

石碑上少了一个人物,找遍每一座石碑都找不到三途的身影。

辛筝都能预见未来望舒会被世人怎样的唾骂。

纵是无心,瘟魔肆虐死了那么多人,总要有人负责。

不过,未来若有想屠城的权贵,在动手时应该会三思,辛筝心说。

屠城的人从来是不会思考未来会不会有人找上门屠自己全族报复的,从未有过这种先例,正常人自然不会思考这种从未设想过的事。有能力屠城的都不是一般人,杀人盈野,即便不得善也只是因为权力斗争中失败,与曾经的屠城之举无关。

望舒开了一代先河,证明了屠城这种事真的会有报应,全家被活埋被活烹那种。

无关权力争斗失败后不得善终,便说是屠城造了太多杀孽,故而不得善终那种鬼都不信的扯淡报应,而是实打实的幸存者找上门的报应。

哪怕这种案例会很稀少,但只要有那么一例,便无法令人不忌惮。

权贵可舍不得拿自己全族的命去赌自己不是那个万一,因为一城贱民招来全族被活埋被活烹的报应,不值当。

辛筝轻揉眉心,觉得石碑便由着望舒好了,遗臭万年、万世唾骂这种事望舒也不会在意。真的好奇与想要了解历史的人不会只听信一面之词,肯定会去翻《大荒纪年》、方国的国史、方志、墓志等东西,多方对照,拼出怎么回事并不难。而不在意历史真面目只相信自己认为的历史的人,史料甩脸上也是伪造的,无须在意。

检验了碑林,确认工程质量甚佳,辛筝开始为望舒准备葬礼。

虽然过世已十一岁,但望舒就一直都没安葬。

落叶归根,青州打下来之前没法修陵,青州打下来后修陵又需要时间。

陵墓与碑林都是乔请缨修建,选址选得都很微妙。

碑林底下是万葬坑,当年赫胥国人被坑杀的地方,陵墓则修在赫胥都城的旧址。

鉴于望舒臭得不能再臭的名声,葬礼并未大办,认识且不会在葬礼上搞破坏的人相送,并按巫宗的传统由新任玉主扶灵。

在淮水流域务农的青蘅因此得到了假期。

“你怎么穿成这样?”辛筝讶异看着青蘅身上的丧服,丧服也有等级之别,根据与死者的关系分不同等级,青蘅身上穿的丧服赫然是重孝,父母死了穿的那种。

虽然师徒如父母子嗣,但玉主之间并不需要守孝,都是神灵的化身,地位平等,最重要的是神灵不能死,所以玉主也不是真正的死亡,自然不需要守孝。

青蘅眉目黯然的道:“太父前些日子去了。”

辛筝皱眉:“发生了什么事?”

虽然将青蘅按在了乡野里种地,但她也不是放着不管了,有暗卫盯着,按时回报,但因为距离之故,最新的汇报是一个月前送来的。

知道辛筝在想什么,青蘅解释道:“无病无灾,只是年纪到了。”

辛筝闻言只能道:“节哀。”

死亡有许多种,病死、被杀死、饿死...等死法都是人力尚且能挣扎的死法,唯有老死,人力连挣扎都无法。

辛筝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最好早点适应,因为你以后还会送走更多的人。”

玉主的标准寿命是两百岁,哪怕损耗了一部分寿命,青蘅也还是能活很久,而普通人....哪怕是习武之人也很好有能活到百岁以上的。

一个人若能活到一百岁,那百岁时亲朋必定死得差不多了。

青蘅噎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