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第十七章浊山姮
第758章第十七章浊山姮
朝会如期举行,虽然平时也有小会,但朝会这样的大会才能看到所有的官吏齐聚,每个官吏都要将自己手头上遇到的麻烦提出来,然后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倒不是说官吏们无能,而是不少问题想要解决必须得到别的部门配合,没法单干。拿到朝会上主要是为了得到上级的准许,不然官吏私底下合作当上级不存在,纪律就崩了,其次才是集思广益查漏补缺。
最先扔出来的都是比较容易的问题,解决的速度很快。
随着一个又一个议题得到解决,扔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难,哪怕集思广益,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每隔半个时辰辛筝便会暂时中止一刻时间的朝会让公卿百官方便的去方便,不需要方便的也缓一缓一直在运转的脑子。
会议时长若超过了两个时辰,食堂更是会将有鱼有肉的午餐的打包送到公卿百官手里。𫗦食也有,但一般不会送到手里,除非发生了特别严重的事,否则辛筝拒绝让朝会时长超过三个时辰,不论有多少问题都必须在三个时辰内全部解决。
一路破题到后期,格外棘手的问题开始出现。
连接云水与漓水的大运河终于告成,前后动用人力超过千万,宜这个武将大半辈子都搭进这条运河了,耗时....也不能说只有载。单单载,哪怕每年保持千万人力都不可能干完这样的工程,即便理论上能干完,也会在工程竣工之前亡国。
能够在载看到这条运河竣工必须感谢过去两千多年里的人王们。
帝国的扩张与开发是自西向东,随着对兖州、沃西、澜、越州等地的开发,人王们也意识到蒲阪对这些地方的掌控力太弱,开始有意识的修渠。虽然每任人王都只修了一两条渠,很短,有几任人王甚至因为被架空得太厉害根本没钱修渠,架不住千年积累。
宜修建运河时将这些渠都给连进了运河中,一些淤平的旧渠若能利用也会重新开凿利用起来——开凿淤平的旧渠成本比真正的从头到尾凿一条新渠便宜,这才能在短短数十载中竣工,不然辛筝下辈子都别指望能看到运河竣工。
运河的竣工意味着云水流域与漓水流域联系的加强,是一件大好事,云水流域这块地缘心病可以治愈了。须知历史上兖州与沃西风姓氏族分裂的裂姓之乱一半原因是因为彼时少昊部的内部矛盾,剩下一半是外因。地缘导致帝都无法强有力的控制云水流域,于是地方坐大,帝都无法安睡,其它的诸侯们看着过于强大的少昊部也睡不踏实。内外交织的结果便是那场令兖州与沃西风姓氏族决裂,同族相残的裂姓之乱。
兖州与沃西的风姓氏族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历史上帝国每一块地缘心病的那个地缘上都发生过类似的事。这种做法无疑是内耗,于人族不利,但不这么干,放任地方坐大,帝国迟早毁于地方坐大,虽然最终还是败在了这个问题上,但能多活几天没人希望早点死。但又很难说诸王十恶不赦,他们要没这么搞,人族打出狗脑子就不是最近一千年的事,而是两千年前。
完美诠释什么叫历史没有好选择与坏选择,全是糟心的坏选择,当代人最大的意义就是从一堆坏选择里选出不那么糟心的坏选择。不论后人看诸王多无语,多无能,人还真不是废物,在一大堆烂选择里选出了最不烂的,并做到能做到的最好,一般人没这能耐。
若能避免这种只能在烂选择里做选择题的事情还是极好的事,运河虽不能解决所有的地缘心病,却能解决半数地缘心病。云水流域与漓水流域是帝国版图中最重要的两块,最肥沃的粮仓之地全都在这两条河的流域中,只要能牢牢控制云水与漓水流域,别的地缘哪怕不能强有力的控制也不能保证人安分不闹事,且手里有足够的钱粮才能解决其它地缘。
之所以棘手还是在于运河竣工后腾出来的人力与物力,运河竣工了,原本用于修运河的万劳力与数十万劳力的口粮都可以用来干别的。也不是说就得从蒲阪征发劳力,这万劳力回到原籍后可以耕作土地,运河除了通航还能灌溉的功能,蒲阪之地的粮食产粮无疑会节节攀高。其它地方要修路修水利,当地有人无粮,可以调蒲阪之粮,若无人无粮,也可以从周围征发劳力,调蒲阪之粮。
这万劳力与口粮怎么分配是个大问题,运河还没竣工时每个部门都明里暗里的向辛筝哭穷,运河竣工后各个部门的眼睛都绿了。
人还是其次,关键是粮食,辛筝征税不会征走氓庶手里所有的余粮,但这不代表她会允许氓庶手里留有余粮,每年粮食收获且完税后都会派遣官吏揣着钱挨家挨户收余粮,确保氓庶手里除了口粮外不会有一粒余粮,顺便了解一下当地的粮食产粮,比较与地方官吏汇报的有多少差异。
算一算,运河竣工后,多出来的口粮至少能喂百万劳力。
如此庞大的份额,若不能分配好问题无疑会很严重,运河还没竣工辛筝就在计算怎么花,为此更是加快巡狩进度提前赶回帝都为此事做准备。纵是如此朝会上也还是吵了起来,一吵就是半个时辰,热闹得堪比菜市场。
中途休息时浊山姮看了一眼日晷,会议时长已然超过三个时辰,顿觉时间流逝的速度堪比蜗牛。
终于结束如何分配这一麻烦问题,心力交瘁的公卿百官只想回自己的部门缓缓,浊山姮更是第一个直起身体准备起来,却听辛筝道:“都别急着走,还有两件事要跟你们说一下。”
浊山姮皱了皱眉,重新𫍪坐,其余人亦是大差不离的神情,不论辛筝本性如何,大部分时候都会保持一种广纳谏言的姿态,表示有个问题我们开个会商量一下怎么解决,直接通知不与人商量的时候很少,但没有一次是什么轻松的问题。
“第一件是关于望舒的,她的刑期再过两个月就到了。”辛筝道。
一名官吏忍不住问:“我记得王判了她一千载。”这才过去多少年?居然就可以放出来了?徇私枉法也不能做得这么不加掩饰吧?
没杀望舒,很多人哪怕不支持也能理解,彼时废除了死刑,虽然望舒的罪行足够死一百次不止,但废除了死刑,自然就没法杀。
当然,不杀和不会死是两回事。
辛筝废除死刑的目的是为了废物利用,医学实验需要实验材料,水利道路修建也有不少安全因素不确定的岗位,这些被免除了死刑的罪犯都是现成的工具人,推上去哪怕死了也不心疼,死了也不用掏赔偿金。
辛筝的废除死刑本质上就是通过合法的方式压榨死刑犯的剩余价值,毕竟一些事情,比如医学实验,总不能随便抓个人当实验材料,那是侵犯人/权,后患太大,用死刑犯就不一样了。
因而达到死刑标准的罪犯在刚开始时本质上就是换一种死法,后来废除死刑则是发现权贵和有钱人把废除死刑玩出花了,哪怕杀了人,进了监狱也能利用废除死刑保住生命,然后捞出来。辛筝遂改了主意,还是斩立决好,人头落地干干脆脆,大家都省心。
那些跑了的罪犯也被抓了回来处死,连坐全家乃至全族,至于那些有风险大、死亡率高的岗位?小事,下调标准,默认重刑犯为死刑,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去,既可以维护社会治安又可以节省人命。
在这一众罪犯中望舒无疑是最靓的那道风景线,刑期达千年,却一直没死。
现在居然还要刑满释放,偷摸着来还行,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怕引起民怨?
辛筝颌首。“判的是一千年,不过这期间有减刑。”
辛筝一脸感慨的示意书吏将几份档案给公卿百官传阅,凭心而论,她也没想过这么早就将望舒放出来,原本的想法是最起码也关个一两百年,反正望舒寿命长,莫说一两百年,便是真的关一千年也关不死她。
当手下人提醒她望舒的刑期将满时她也很惊讶,为此专门抽了半天时间了解怎么回事。
罪犯若是能立功,是可以减刑的,不过希望不大,因为一件事若需要用到罪犯只有一个含义: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
拿到减刑也得活着才能享受到,不然就不是减刑,而是提前结束牢狱生涯,虽然减刑也是如此,但没人会喜欢这种提前结束。
望舒她不一样,让她做的事并不危险,辛筝也舍不得让她去搏命。因而望舒就是一直搞发明搞研究,研究出一样利民的东西辛筝就会给她减刑。而这几十年里望舒研究发明的东西很多,列成清单能看得人眼睛疼,太长了。
若只是如此还不能这么快就刑满,但望舒她不是一个人在干活减刑,元也不想天天蹲牢里,因而经常与辛筝做生意,用做事换减刑,同样减了不少。去了巫彭殿后元更是如鱼得水,不愧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炼出长生药与不死药的医道中人。
两个人一起干活减刑,愣是将判的一千年刑期给减到了四十余载。
辛筝也只能在朝会上通知此事,光明正大的走合法流程怎么也比偷偷摸摸的安全,若偷偷摸摸的,回头被人发现一定会以为她心虚包庇望舒,占理也会变得不占理,光明正大的干就不一样了,哪怕所有人都咬牙切齿也没法说她徇私枉法。
公卿百官都是人精,看完元与望舒厚厚的减刑记录便猜到辛筝为何如此。
反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合法,辛筝不可能践踏自己制定的法律,但想一想蜚疫肆虐中直接间接害死的人,一口气卡在喉咙里就是咽不下去。
更不得劲的是,觉得法律不妥应该修改也没用,因为辛筝已经恢复了死刑,若以后还有人学望舒,肯定死刑起步。但在恢复死刑之前犯事的望舒就不可能为此死刑,法无禁止为所欲为,法律没有死刑,除非受害者的血亲与受害者感情深厚且有能力,可以走最原始的血亲复仇法的路子,否则杀人杀着玩都不需要以命抵命,何况望舒这种。
辛筝待公卿百官都看完后才道:“有意见吗?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只要合理我会考虑。”
公卿百官:“....”提个鬼的意见,这是赤/裸裸的法律空子典型案例,除非今朝剑能斩前朝人,否则提什么意见都没用。
“既然不说话,想来是没意见,既如此就让望舒刑满释放,继续下一件事。”辛筝道。
你还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