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第三十章鯈
第661章第三十章鯈
“送水车来了!”
四头健牛吃力的拉着巨大的瓮车走至农田边,说是瓮车是因为这车的四个轮子上不是供人乘坐的车厢,而是巨大的水桶。
农人纷纷提着水桶至水车前排队,也不是没有想插队的,但前些日子有人插队甚至为此打了起来,然后就被扣了用水量。
湟水之地已经很多天没下雨了,不是所有的田地都在水边,虽然也在修渠修井了,但渠和井还没修到能覆盖所有的土地,灌溉甚为不方便。
灌溉关系干系到作物的收成,平时不过是多跑几趟或是等待渠修过来,但旱时,为了水源,氓庶只会打出狗脑子。
临近水源水够用要多储备水以防不测,水源不够的更要抢。
为了平息争端官署最终出台了新的政策,旱时控制用水量,根据每户人家的田亩数量、种植的作物以及家中人口规定每个月的用水量,下发凭证,靠着凭证领水。
官署将治下的牛马家畜全都集中了起来拉水,将水送到农田边,也省了农人忙活,总体而言还帮农人省了不少事,若非水不能饱饮堪称完美。
也不是没有人有异议,但湟水是军事重地,有大军驻守,瞅瞅披坚执锐的甲士,有异议也没异议了,最终相安无事。
鯈拿着用水凭证,提着水桶跟着排队,很快排到,将两个水桶放到水车前,报上自己要的水量,递上用水凭证,每张凭证二十斤水,根据需求给役者凭证,役者便会打对应的水给农人。
让农人自己打水一定会多打,然后又是狗脑子打出来,官署干脆就不让农人自己打水了,而是让服徭役的役者打水。
役者拿着有刻度的水桶从水桶里提水,给鯈看水桶里的刻度,确定打的水量是多少斤再倒进鯈提来的水桶里。
水桶里打满,鯈将草编的盖子扣在水桶上,即防止蒸发也防止水溅出。
拿扁担将水挑到不远处的田里,再打开盖子,拿长柄的勺子舀了水小心的浇在麦株的根部,小吏与书上都说这样浇灌能更好的浇透植株的根部,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不论真假,都没人敢放开了用水。
“据我所知,你写文章的钱应该足够你衣食无忧。”
声音有点熟,给麦株浇水的鯈迟了半拍才反应过来哪位,惊喜道:“望舒!你是巫....一定能下雨,能不能为蒲阪下一场雨?”
看着激动的鯈,望舒怔了下,苦笑道:“抱歉,我做不到。”
“你不是巫女吗?”鯈不解。“你有神力。”虽然巫女的身份已经被废了,但巫女的神力并非君王一言就能转移的,除非前任死了,否则是不会转移的。
望舒解释道:“水不会凭空产生,我在这里下雨,雨水是来自其它地方的水。”
鯈瞬懂,用其它地方的水在蒲阪下雨,蒲阪是不旱了,但其它地方该旱了,鯈不由露出了失落之色,但还是道:“不好意思。”
望舒叹道。“无妨,本就是我能力不足。”
巫女享有帝国最好的待遇与教育,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是这一代人族比较倒霉,摊上了她与青婧。
“不过你怎会在这里种地?”望舒疑惑的看着鯈,鯈写的游记与见闻辛筝是很喜欢的,一喜其写实,连人吃人都能如实的写进去,可以让何不食肉糜的人开开眼界;二喜其中天地之大,可以让井底之蛙知道天地很大,不止一方井。
官序的教材里录入了许多鯈写的文章,他自己也将游记整理成书,司书刻了雕版,印刷了不少,很受欢迎。
书里的内容太丰富了,有如何在野外生活得优雅精致、有各种各样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也有时事如途经某国结果正好赶上政变差点被牵连....堪为最佳课外读物,更别说这课外读书还是连载的。
鯈基本不会在一个地方长久停驻,这也使得兖州境内的人能够通过他的游记知道很多外面发生的事。
销量可观,收益自然也多。
靠着游记的分成,鯈的生活并不成问题。
种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般来说能够通过其它途经赚到钱的人都不会愿意种地,太累了。
鯈道:“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事情做,正好看到官府招人耕作田地,便来种地了。”
望舒知道这政策,兖州地广人稀,如今的蒲阪也是,哪怕按人头分地也还有大量的荒地缺人开垦,但辛筝又不想修改分地的面积。改了是方便了,但以后出生的人就没地分了。可辛筝也不想这些荒地一直荒着,遂让地方上的官府花钱雇佣短工开垦与耕作荒地,接受佣耕的一般为那些效率高,先忙完了自己地里的活想赚点钱的农人与还没落户暂时没别的收入的外来者。
鯈是有兖州户籍的,但他没有耕地,律法规定分到的土地不能荒着,只要不荒着,哪怕是种草都行。若是荒着不种,官署会先给予警告与处分,都没用后会收回土地,你不想种,有的是人想种。
鯈从不在一个地方常住,显然没法保证土地不荒,与其到时候被官吏找麻烦,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地。但不方便分地,短期在一个地方接受雇佣种会地还是可以的。
望舒瞅了瞅焉嗒嗒的麦株们,一看就很渴水。“我虽不能下雨,却可以找地下水脉,你们可以打井。”
打井也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往下挖就行了,下锹之前得先确定底下有没有地下水脉,有才能往下挖,不然很可能挖到累死也挖不到水。
地下水脉虽然纵横密布,几乎遍布地层中,但它不是呈水平分布,而是立体分布,每个地方只要一直往下挖,肯定能挖出来,但往下挖一丈是出水,往下一百丈一千丈也是出水,可谁有那闲工夫挖个百丈千丈深的井?
不仅时间不允许,工具也不允许。
但人没有透视眼,看不到哪有水脉,能够一眼看出有没有水脉的,无一不是专业的水利人才,再次就是术士。
术士与天地自然交感,对自然比较敏感,能够通过自然气息判断一个地方的水汽浓度,从而判断有没有地下水脉。
拥有神力的巫女自然更敏锐,整个就一人形探测仪。
若有人翻阅史书便会发现早期时巫女巫觋们展现的神迹主要有三。
一,指哪哪出水,在那个水利行业还没发展起来的时代,这能耐足以称之为神迹。
二为预警天灾,一定范围内能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天灾,如旱涝、地动、火山等。
三为四时咒,春之咒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但只要没死透就能捞回来;夏之咒与冬之咒就是大范围杀伤术法;秋之咒可令农作物丰收。
第一种神迹随着文明的发展开始消退,第二类随着帝国版图扩张超出了巫女的感应范围而稀少,第三类从稀少变成更稀少,四时咒每用一次都会损耗巫女的寿命,除非万不得已,巫女们都不乐意用。
“那太好了。”鯈露出了喜悦之色,官署的专业人士定位水脉十次能中,若是术士,还能更高一点,但准确率再高也不可能比巫女更高。“我带你....你等我一会儿,我将水浇完了就带你去寻里正。”
打井需要人手,哪怕是青壮,独立打一口井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且打了井还不一定能出水,对于辛筝而言这效率自然是没眼看,因而干脆设了负责打井的官吏。
井吏提供技术支持,城官署有负责打井所需材料的部门,里正负责组织当地的青壮,整个里聚的青壮轮流打井,需要的材料到位及时,一般几天就能打好井。
这种安排也使得只要能找到准确的打井位置,里正马上就能带着人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