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第七十二章安澜
第509章第七十二章安澜
岁末最后一天要守岁,辛筝原本的计划是搞个大活动,几万人一起过年,看节目打发时间守岁,热热闹闹的,但那只邪灵搅黄了她亘白1123年最后一个季度所有的计划安排。
于是乎守岁便只有她与龙伯崽崽两只了,她的从子从孙们倒是表示想尽孝心陪她守岁,辛筝很欣慰的夸赞了从子从孙们的孝心,然后将所有的从子从孙,一个不落的打包送去了辛国最南端,连年都不让人过完,离开马上就走,一个时辰都不能拖。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上半年的开疆拓土,辛国的最南端已经从条邑变成了浮络山,就是分开了兖州与澜越两州的那条浮络山脉。
新的最南端土地广袤,宁静自然,不至于方圆百里没有人烟,但没有城邑,只有蛮荒落后的山民,即便是山民也非常的稀少。
本来想打包送去炎洲的,但想到辛鹿临终前几个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点都不做妖不要任何酬劳的为她干各种脏活烂活,甚至死后的葬礼都为她创造了不少价值,觉得做人还是要有点良心,遂将兖州改成了浮络山脚。下次再肖想不该想的东西,再打包送炎洲也不迟。
虽然只有两个人,但辛筝也挺满意的,过年嘛,若不能为政治服务创造价值,自然要清清静静的,和亲近的人一起守岁,找一群自己不想看到的人陪着守岁,没事找虐呢?
为政治服务那是看在利益的份上,哪怕一起吃饭的是一坨屎也是一坨香喷喷的屎。
不为政治服务无利可图的话,屎再香再美那也还是一坨屎。
去岁守岁干了一个通宵的公文,但今岁因为邪灵捣乱被迫增加工作时长收拾烂摊子调整未来计划的缘故,好不容易将烂摊子收拾完了才恢复正常的作息。
到了岁末辛筝实在不想再跟公文难舍难分,便弄了个烤肉架准备吃一晚上的烧烤。
反正她的食量因为锻体操越来越大,只要控制好进食的节奏,吃一晚上不难,哪怕没控制好实在吃不下也还有安澜崽崽,
烤架刚弄好便看到安澜崽崽抱着厚厚一摞纸质书籍回来了。
纸虽然因为不耐保存容易损坏的缘故饱受诟病,但在辛筝的意志下还是在辛国境内全面扩散了开来。
纸是不耐保存也容易损坏,但人族又不指着它来保存历史和知识。
炎帝要求巫即殿将所有的典籍都要在石碑上留个备份,这也是元洲所有种族,不对,是这颗星球上所有种族的共同点,根据望舒游历全球的见闻,她见到的每一个会记载历史的种族都有在石头上刻字为历史留个备份的传统。
传统源头是什么,没人知道,但这是所有物种都会遵守的传统。
望舒推测是因为把字刻在石头上能够保存最长的时间。
写在草纸上,纸容易损坏,还会发霉,写在皮纸上,这个保存倒是比草纸长,但容易被虫鼠啃,铸于鼎上,这个防虫了,但费铜料,而且铜料是钱,很容易被缺钱的人拿去熔铸。
对此望舒还在信上对辛筝表示过惊奇,你缺钱缺到连祖坟都刨居然没干出熔铸铜鼎的事,太不可思异了。
辛筝回信表示:铜鼎上的文字所代表的历史价值为铜鼎增值千百倍,卖铜鼎承载的价值比单纯的熔铸成钱更赚钱,而且别人买走了,日后灭了买家的国,铜鼎自然就回到自己手里,还可以卖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无数回,别人只是代为保管罢了,还是倒贴钱给她这个主人的代为保管。
刻在石头上就不一样了,铜鼎会被熔铸,但石头不值钱,值钱的是上面的字与画,不论是谁得到了都不会闲的没事将石碑给砸了,哪怕是单纯的为了财富的人也会非常用心的保护它。
只要东西本身没被破坏,哪怕被卖了抢了,就还有抢回来的机会。
但这并不代表刻字于石的做法成本就低了,真低了的话诸侯们选择记载自己家谱的方式便非铸鼎铭记而是刻石以铭记了。
巫即殿是巫宗一宫十殿中最吞金的,若巫宗的收益有一半用于维持各地神庙的社会职能与自身的运转,那另一半便是花在了巫即殿。
某种意义上,巫宗可以说是为了供养巫即殿而存在,其它所有的一切好的坏的都是在为巫即殿赚钱这一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都有巫即殿负责历史与典籍保存了,普通人还是方便点好。
刻在石碑上,铸于鼎上,刻在简牍上需要一间屋子来保存,写在纸上,不过薄薄的一册。
崽崽抱着的一摞纸书换成简牍、鼎与石碑的话,能塞满台城所有的房间,哪怕是慢慢读也能读很久。
辛筝疑惑的看着崽崽。“你抱这么多书来做什么?”
“守岁的时间那么长,反正无聊,先生你给我讲讲史呗。”崽崽将书放在案上。“我这段时间在读巫女本纪,但有很多地方官序里讲得我不是很懂,而且,我觉得你能有不同的见解。”
大荒纪年有不同的篇章记载不同阶层的人,本纪只记载巫女与人王的功绩,世家最开始记载的是方国的诸侯们的功绩,后来随着礼崩乐坏,大量的贵族氏族开始架空王权,无君之名行君之权,并且代代相承,巫即殿开始将这部分氏族也加入世家之列。这一举动为巫即殿带来了很大的舆论攻讦,不过巫即殿就是那么我行我素,反正我不掌权,只有巫女能处置我,巫女不发话你看我再不顺眼也没用,而巫女....只要巫即殿不在史书上胡说八道修改历史,从来都不会干预巫即殿用什么体裁来记载历史。
也不是没有人试图越过巫女对巫即殿动手,但....巫宗除了巫女与巫朌殿掌控着一支军队,巫即殿竟然也有一支,虽然这支军队不能攻击任何人和势力,只能在巫即殿受到攻击时自卫反击,但也是一支军队。
列传记载的是历史上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少部分叙述底层阶层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中人臣中有九成都是人王的臣子,诸侯们的臣子直到最近的一千年里才开始走入大荒纪年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传,更早之前都是做为世家中诸侯们的点缀而出现。
表则是记载大事纪年表,以人族为视角的将元洲的近万年的历史事件按照事件顺序拉了份清单,让人对着那厚度惊人的历史不至于太痛苦,无从着手。
书,记现行的,曾经行过的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辛筝往官序教材塞的最多的内容便是这个了,帝国近万年的历史尝试过的制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试过的。
巫女本纪是大荒纪年里篇幅最少的,帝国一共三十三任巫女,那些因为没有找到巫子而顶上的临时容器都死得太快了,很难留下什么,单独一篇拉个死亡名单便可了事。当然,历史长了,自然也有得到了独立篇幅的,但太少了。
那位特例是扶风之乱早期的人,巫女若愚死时并无继承人,也无后人,于是巫宗找来了前任巫女的后人。
这位倒霉蛋被迫接受了神力,只剩下短短数年的生命,正常人遇上这种很难心态不崩。
做为巫女的后人,衣食无忧还是有保障的,好的生活条件自然也会带来长命百岁。
能够为他人而燃烧寿命的圣人自然是有的,但那样的情操太罕见了。前辈们不是歇斯底里想要报复社会便是放纵自己,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可着劲的享受生活,至于烂摊子,那关自己什么事?他们就是容器。
这位倒霉蛋却毫无容器的自觉,她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一切手段收拾烂摊子,没让扶风之乱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阶段打出脑浆子来,并且安排了各地的神庙帮助难民南下,减少难民逃难路上的伤亡,抵达南方后的安置。
可以说,虽然只在巫宗宗主的位置上坐了三年,但这位容器用三年的时间救了别人一百辈子都救不了的人,也因此,虽然她不是巫女,只是代宗主,但后来巫即殿著史时仍专门为她破例,为她写了一篇属于她的本纪。
若说这位代宗主的本纪属于感动型的,多位代宗主的本纪是死亡名单的话,那么巫女们的本纪....世人戏谑之:奇葩展列史。
人有爱好没什么,但能够达到痴之境界,真心不多。
巫女们就不走寻常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仅专注还长久,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感兴趣一辈子,比如巫女沐槿,对蛊医感兴趣便一辈子都投入其中。
这本身没问题,不管是什么事,想要做到最好都得痴,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巫女。
“行啊。”辛筝问。“你想听哪个的事迹?听哪方面的?”
“都想听。”感觉这个回答有点太宽泛,安澜又补了一句。“我想听听你对她们的看法和评价。”
辛筝想了想,回答:“尽职,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