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前沿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渔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52章前沿

第452章前沿

时至四月,不光今日资本,包括浙产投、启明创投都先后表示了对碳硅数据公司发展的关心。

这倒不是碳硅数据遭遇了什么问题,纯粹是一件互联网的大事刺激到大家的神经——阿里官宣了对美国上市事宜的正式启动。

自阿里的b2b业务从香江退市,大家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只是,没想到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阿里和企鹅的强力对峙,以及,阿里硬生生的啃下企鹅核心业务的一块骨头。

阿里要上市,业内都变得热闹,免不了就要分析它这次的融资以及市值预期。

据说,这次ipo极可能融到至少150亿美元,甚至有可能刷新科技股融资的记录,而这也象征着它能和那些全球知名的脸书、谷歌等公司在市值上一较高下。

相较而言,有望在5月份就挂牌的京东就显得黯然不少,它的估值预计在二三百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仍旧庞大,但确实被阿里掩去很多光芒。

俞兴陆续从投资人口中听到相似的话题,也有些感慨,私底下和刘琬英说道:“阿里这一上市就是奔着两三千亿美元去的,还是人家搞得好啊。”

“怎么?觉得过山峰只是小打小闹了?”刘琬英明白俞老板的意思,斜瞥一眼,“全世界有几个阿里?几个脸书?又有几个这样能短时间跌掉一两百亿美元的做空?”

她这么一说,忽然故作恍然:“哦对,做空确实没什么了不起,我手里还有几个疑似的情况。”

俞兴笑道:“我就是觉得风起云涌,你手里那也不叫疑似了,大众和雷诺的造假太容易复现了。”

“嗯,神户制钢混检的材料也陆续出现更多的问题,它的情况看起来也不是偶然和个例了。”刘琬英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但我说的疑似又不是说它们,我打算等这次车圈结束之后再想办法研究研究手里筛选过的线索,像东芝啊,htc啊,看起来也像模像样的。”

过山峰公布过邮箱,收到很多似是而非的消息,多数经过简单的分析就看出来没用,少数的仔细甄别后也问题不大,但有的内容很有条理,那就需要花更多时间检验了。

对于东芝,刘琬英以“真实行业情况案例研究”的名义委托第三方的行业调研机构进行初步的研究,整体上几乎还是没太大效果,很多部分都是糊弄了事,但也有一些细节值得商榷。

像东芝在日本的核电站配套工程,它的毛利是18%,而同类项目在10%左右,同时,日媒还报道过这个项目因为原材料涨价而出现了成本超支。

再加上,东芝前两天刚发布了去年的财报,刘琬英用它和留存的异常交叉印证,没发现上面体现出这样的减值,也就进一步把东芝的级别往上提了提。

魔鬼在细节里。

只是,这是小魔鬼、中魔鬼还是大魔鬼,那就需要进一步的调研。

企业一定不是完美无缺的,过山峰需要的是能够成为杀伤股价的大魔鬼。

“htc这两年在打专利诉讼呢。”俞兴听到这两个名字,第一反应是htc的近况,又笑道,“东芝也有一定的嫌疑吗?我前天还收到老熊发来的微信,说是日媒给过山峰起了个‘做空仙人’的绰号,你是杠上了是吗?”

刘琬英右手往腰间虚按,冷冷一笑:“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俞兴默然,这不是仙人,这是魔主啊。

日媒不识真魔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他想着已经确定的、即将确定的以及正受怀疑的,琢磨一会后说道:“日本的企业文化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如果东芝真有问题,我怀疑会是和三菱那种类似的长期造假,也就是系统性的。”

不是一天一月一年,而是类似三菱的三年五年乃至十年。

刘琬英微微一笑:“俞总要当商业哲学家了吗?骗局出现后总是能分析出各种原因,反而是交叉验证骗局就纯粹多了。”

“就是觉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次过后,汽车排放的检测标准肯定也会变了。”俞兴感慨道,“说起来,凡利亚的皮尔森到现在也没道歉啊。”

刘琬英给出一个强有力的理解:“皮尔森可能刚开始想道歉,然后一看‘过山峰阵营’爆料出来这么多家同行,他就又不急了,没准现在都想着继续保住自己ceo的位子。”

俞兴啼笑皆非,这也许真接近真相了。

刘琬英若有所思的说起另外一件事:“这几次下来,也没人说我们只针对中概股了,国内的线索还更好甄别一些……”

“过山峰女士,收一收你的杀意,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俞兴的念头跳转,“你刚才说东芝,如果东芝真有问题,那恐怕离不开这几年被冲击的厉害的家电业务。”

他小时候对于日本家电品牌的繁荣还有印象,但现在越来越受中韩的冲击,包括消费电子也是这样。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揣测,东芝确实存在迫切改变的压力,另外,日本福岛在2011年被震,发生事故的核电站就是东芝共同打造和管理的,那肯定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急就容易出错。”刘琬英简单评价,话锋一转,“你造车倒是不急。”

俞兴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我心里也急,但一想到三菱、雷诺、大众这些车圈前辈愿意帮忙,我又觉得慢一些也不错。”

刘琬英笑吟吟的走到俞兴背后,伸手给他捏了捏肩膀:“我相信碳硅集团一定能成功的。”

“哪里有什么一定的事情?”俞兴回手拍在小英的手背上。

“确实没有一定的事情,但我相信一个亲眼目睹和操盘戳穿车企造假的公司创始人,他在品质方面的坚持更能强硬一些。”刘琬英就事论事。

俞兴丝毫不谦虚:“那是肯定的,这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四月的第一个周末,坐落于临港的碳硅集团迎来一位来自百度的客人。

作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副院长,余凯把自己想要外出创业考察的最后一个目标放在了碳硅集团。

idl是前年酝酿,去年成立,也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最高水准成立的深度技术研发机构,属于国内互联网行业前沿技术的一部分,院长就是掌门人李艳红本人来担当。    不管纸面上的研发实力,还是公司里给予的重视,这都是十分不错的。

然而,余凯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觉得百度这里没什么意思,他想做的是人工智能,是深度学习,是从软件到芯片,从软硬件的联合优化。

但是,百度这里更多的是想把它在广告营收方面的功能发扬光大。

也因此,余凯动了外出创业的念头,思来想去的把方向定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上面,连公司名都想好了,叫做“地平线”。

他本想立即辞职,但刚帮百度从美国挖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吴恩达,实在不好意思扭头就走,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先走访走访国内的汽车企业。

从长安、长城到吉利、广汽、比亚迪,余凯走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但是越走访就越失望,到了最后一个本来寄予厚望的碳硅集团,也变得没有太多兴致了。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个方向在国内还是太超前。

相对而言,去年成立探索自动驾驶团队的百度还算有眼光,当然了,这也是注意到谷歌等国外企业的研究方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