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写诗 - 崖山遗篇 - 东楚少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崖山遗篇 >

第2章写诗

第2章写诗

张弘范又命人将文天祥带进中军大帐。须臾,两名小校押着文天祥进入大帐。那文天祥虽为元军的阶下囚,蓬头垢面、披发跣足,但仍是眉若寒剑,目射冷光,器宇非凡。张弘范瞧他神色,暗赞文天祥:身陷囹圄,不失其节,真乃大将也!

张弘范假意斥责小校:“还不快给文丞相松绑。”小校立刻解开绳索。

张弘范又喝退小校,对文天祥作揖道:“文丞相近日在我军中受罪啦!弘范在此赔礼致歉。”

文天祥昂首道:“我现在是元帅的阶下囚。元帅又何须如此客气。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张弘范道:“我知文丞相早有死节之意,可我不忍杀丞相啊!一是敬重丞相,二是为了赵家。”

“为了赵家?你们蒙古人在这里驻军二十万,兵围崖山,不就是想斩草除根,欲除我宋室余孤而后快吗?”文天祥横了一眼张弘范。

张弘范道:“文丞相此言差矣!我大军驻扎在此,乃是敦促广王来降。若广王来降,也可像德祐皇帝一样,可得终身富贵。总胜过如今颠沛流离。”

广王乃是赵昺在宋恭帝年间的封号。张弘范以广王相称,认为宋恭帝之后已无宋朝,不承认赵昺的皇帝地位。

文天祥冷笑道:“簧簧竖子,你不用多说了,你今日见我,是否想让我写劝降书,劝说圣上归降蒙古?”

张弘范喜道:“文丞相不愧是大宋第一聪明人。你猜得不错,我想让文丞相亲自修书一封给张世杰,劝他率部来降。不仅是赵家,还有你,都能够安享富贵,免受这牢狱之苦啊!”

“我不能捍父母之邦,乃教人叛父母,这样也行?哼哼哼!”文天祥讥道。

张弘范本意好言相劝,却不料被文天祥反唇相讥,登时瞋目切齿,大声喝道:“文丞相,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帅敬你是个英雄,故给你几分薄面。不要真把自己当成本帅的座上宾客,胆敢讥嘲本帅。”张弘范一吐心中不悦,顿感畅快。

文天祥在元营中备受肉体的折磨,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张弘范突如其来的怒斥,仍然闻声不动,斜目昂首。

张弘范暗觉适才言语不当,又将语气变缓,续道:“如今两军对战,互有死伤。文丞相可知死的这些人是什么人?是汉人,不是蒙古人!你们在抗蒙吗?不是,是汉人在自相残杀。你们即使在此打败我,可是以后呢?蒙古的铁骑还是可以随意践踏你们。到那时死的不仅是眼下在崖山的汉人,还有更多的汉人。你们打仗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一姓之荣,可是为了老百姓?而我打仗是为了尽早的结束战火,让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崖山之战只要结束,四海便能太平。难道这不是我们这些父母官想看到的吗?只要大宋归降,就不会有更多汉人去送死,也不会再有战乱。文丞相,为了天下苍生,我希望你好好斟酌!”

张弘范乃是元臣,文天祥乃是宋臣,二人代表着各自王朝的利益。纵使张弘范将天下苍生的命运说出,文天祥也只是将这番话当做张弘范的诡辩之词,心道:蒙古异族,未服王化,嗜血成性,残害生灵。天下若为他们掌控,岂有太平之日?

文天祥不愿再与张弘范发生口舌之争,深知徒劳,静心细想:我已经身陷囹圄,早无抗蒙之力。然而在崖山上还有我大宋十万抗蒙义士,我应需激励他们,王业未就,须当奋勇。

文天祥瞟了一眼张弘范,道:“劝降书,我写!不过你得向我保证圣上的安全。”

张弘范大喜,以为文天祥服软,有心帮他劝降赵宋残部,拍手道:“好!本帅答应你!”当即着人准备笔墨纸砚,并亲自为文天祥磨墨。文天祥思忖片刻,笔走龙蛇。盏茶功夫,将信交予张弘范。张弘范不加一阅,迅速将信装入信封,命人将文天祥带下去,好生款待。

张弘范又唤韩承进帐,将文天祥所写的劝降信交给他,令他再去宋营劝降张世杰,并反复叮嘱此去一定要谨慎谦卑,莫要逞一时口快,误了国事。韩承连连称是。

日过子时,韩承又独自划着小船来到宋营,求见张世杰。张世杰料定韩承又是来做说客,便下令将其逐回元营。

韩承闻之,暗叫不好,心道:若是这样回营,有负弘范舅父所托。今日无论如何也得见张世杰一面。

韩承强忍欢颜,对那宋军的传令兵道:“麻烦小哥速去通报你家元帅,说我此行前来是转交文丞相的书信。”

传令兵听闻是文天祥有书信交与张世杰,不敢怠慢,飞奔营内,报知张世杰。张世杰闻之,先是一喜后是一疑。他喜的是文天祥虽然被俘,但性命暂时无忧。他疑的是文天祥此信的内容,难道也是有意劝他降元。张世杰立即差人将韩承押到他面前。

韩承被押进主舰中军舱。张世杰急道:“速将文丞相的书信呈上来。”

韩承先是一怔,万没有想到张世杰如此激动,后迅速从怀中掏出信件,道:“这是文丞相的书信。请舅父过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