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欧洲第二战场(3)
第24章欧洲第二战场(3)
6月6日夜间10点,隆美尔终于赶回了他的司令部,而在登陆战线上的第7集团军和第21装甲师,正拼命阻止猛扑前来的盟军的攻击。他立即命狄特里希指挥第21装甲师和第ss12党卫装甲师于7日清晨发动反攻,可是第21装甲师经开战以来的苦斗仅剩下70辆坦克,而第ss12党卫装甲师从120公里外的驻地冒着盟军飞机的猛烈轰炸,7日9时才赶到战地,沿途损失惨重,急需整顿。狄特里希不得不一再推迟反攻。此时,李尔装甲教导师在盟军飞机的猛烈轰炸下进展缓慢,还在赶往战地的途中。就这样整个7日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相反,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率领下,进一步巩固登陆场,肃清海滩附近残余德军。当天英军攻占巴约。
6月8日,德军3个装甲师向卡昂地区英加军结合部猛攻,遭到英军反坦克炮和海军舰炮联合抗击,损失极大。至此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都明白以现有兵力是无法消灭登陆的盟军了,于是只得下令就地转入固守。这一天奥马哈的美军与金海滩的英军取得了联系,初步封闭了两地之间的缺口。盟军三天来,总共上陆部队25万人,车辆2万辆。
6月9日,希特勒在龙德施泰特的极力要求下,同意从驻加莱的第15集团军抽调17个师用于诺曼底。但在盟军“卫士”计划的影响下,午夜时分希特勒又下令停止增援诺曼底,并将其他地区部队火速调往加莱。龙德施泰特得知后仰天长叹:“这场战争输定了!”同一天,美军第2步兵师在奥马哈海滩上陆,美第5军在得到该师加强后,向西向南大步推进。
6月10日,隆美尔和西线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格上将一致决定集中在诺曼底的所有装甲部队,在第二空降军的配合下,全力反击,以阻止盟军继续扩大登陆场。不料盟军的飞机轰炸了西线装甲集群司令部所在地,施韦彭格被炸成重伤,他的参谋长和很多参谋人员丧生,使得这次反击还未实施就破产。
6月11日,美第五军推进到科蒙—塞里亚—伊济尼一线,其先头部队正越过维尔河口,努力打通与美第七军的联系。为了阻止美军的这一行动,德军全力以赴,但是在这天的黄昏,美军第5军还是同第7军建立起了联系。
同一天,盟军的人工港被拖到诺曼底投入使用,使盟军的卸载速度大大提高。至6月12日,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已在岸上站住了脚,在正面80公里、纵深13~19公里的区域内建立了一个连成一片的巩固的登陆场所,面对着德军第7集团军。
6月13日,德军的第一颗飞弹(v-1)落在了伦敦,想以这种恐怖空袭迫使英美同意议和。但实际上这对盟军登陆没造成多大影响。到这时,德军已经不能把盟军赶下大海去了。德军此时的计划是尽可能长时间地把盟军封锁在登陆场内,以免盟军突破防线后向纵深挺进。
■最后胜利
6月13日,英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西南的维莱博日推进途中,与正从亚眠赶来的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师遭遇,双方随即爆发激战,英军人员、坦克损失很大,被迫后撤。虽然英军的进攻没有进展,但却将德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吸引在卡昂地区,为美军进攻创造了条件。当美军占领卡朗坦后,德军从卡昂地区无法抽出部队,只好从布列塔尼半岛紧急调来党卫军第17装甲师,攻击美军侧面以消除美军对瑟堡的威胁,美军经激烈战斗,击退了德军,并乘胜于6月14日突破德军在圣索沃地区的防线,最终于6月16日攻占了圣索沃。17日,希特勒飞赴西线,命令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从巴约向海岸发起反击,分割盟军部队,并不惜代价守住瑟堡。
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汤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6月19日,美军出色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汤坦半岛拦腰切断。同一天,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达8级,浪高1.8米,给盟军带来很大损失,使得很多沉箱被毁。
在登陆滩头,盟军共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和1艘渡船因相互碰撞而损坏,还有一些舰船因汹涌的风浪引爆了德军布设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狂风暴雨还将近800艘舰艇抛上陆地,迫使盟军的卸载中止了整整5天,使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风暴造成的物质损失大大超过了13天作战中的损失,并迫使盟军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困难。但当时德军的兵力不足以反击,错失了这一大好时机。
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距瑟堡仅8公里处。6月25日,美军攻占港口要塞瑟堡,可是港口已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同日,英第2集团军也向卡昂发起了进攻。7月1日,德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被希特勒免了职,代替他的是克鲁格元帅。德军损兵折将,处境危急。7月3日,龙德施泰特被免去西线总司令职务,由克鲁格接替;7月17日,隆美尔被英国飞机炸伤,返回德国,其职务由克鲁格兼任。
至7月初,美、英、加拿大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余辆,补给品近60万吨。因登陆场过小,盟军展开了扩大登陆场的作战。7月6日,盟军除了借助登陆艇外还借助“桑葚”人造港、“醋栗”防波堤与“冥王星”海底输油管,将92.9万名官兵、58.6万吨补给物资和17.7万台车辆输送上岸。这与德军守军的兵力形成2∶1和火炮形成3∶1的优势。7月18日,英军终于攻占了卡昂西城。与此同时,向圣洛方向进攻的美军也占领了圣洛城,从而在西欧大陆上建立起从卡昂延伸到圣洛的稳固战线。至此,诺曼底登陆成功,盟军也因此具备了收复西欧大陆的条件。
■
盟军登陆取得成功。至7月18日,共有100万人和17.2万辆车辆上陆。在登陆战役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万人,英军和加拿大军4.9万人)。德军被歼11.6万人(其中包括4.1万人被俘)。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
盟军能够成功登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盟军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在登陆前空军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对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绝对掌握,是此次成功登陆的重要原因。
第二,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从而无法抵御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第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此外,还有战前的逼真训练,使得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这些都是此次登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德军失败的原因:
第一,兵力部署太分散,使得德军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去攻打。这也是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在战术上,指挥不统一,德军战役司令无权指挥海军和空军,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三军协同抗登陆。这样就严重削弱了德军本已不强的防御力量。
第三,海空力量过于薄弱,实力太过相差悬殊。这也是其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
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看,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
——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
历史上最困难,最复杂的战役,战争的结局使盟军重返欧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