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欧洲战场(4)
第4章欧洲战场(4)
丹王和首相鉴于德国人保证不加干涉,也在4月9日发表了一项声明,在抗议之下承认占领这一事实,命令人民不要进行任何反抗,并呼吁他们遵守秩序和保持克制。这种态度无疑是颇为奇特的,但是鉴于国王的威望,大多数丹麦人接受了这一现实。
就这样,德国仅用4小时就占领了丹麦全景,达到了“和平占领丹麦”的既定目的。
■挪威沦陷
挪威土地面积为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0多万。全国只有人数不足的6个步兵师、1.5万多人、飞机190架、超龄舰艇64艘。挪军的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上。计划规定,挪军和英法远征军的主力在南部展开,西海岸由英法海军掩护。挪军预定在4月7日开始动员和集中展开,并于10日前准备好港口,供英法军队第一梯队登陆之用。
1940年4月9日凌晨5时20分,德驻丹麦和挪威大使分别向上述两国政府发布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放弃抵抗,立即接受“德国的保护”。并宣称“德国军事行动的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北方,以防止英法军队企图占领挪威基地”。半小时后,挪威政府严词拒绝,并表示决不自动臣服。
5时50分,德军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登陆,同时出动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从空中压向挪威。由于挪威的军队还没充分动员,因此有些仓猝应战。
当时驻守纳尔维克的将领是个法西斯迷,因此当德军刚抵达纳尔维克港口,便命令部署投降,为此海军指挥官对此特别气愤,拒绝服从,命令挪威舰艇立即向德军开火。当10艘德国驱逐舰迫近港湾时,港内两艘挪威古老的装甲舰“艾得斯伏尔德”和“挪奇”号向德舰发出信号,要他们说明身份,试图阻止德军进攻。随后德军假装听从,在挪威军舰放松警惕的时候,立即用鱼雷将其击沉。两艘挪舰先后被鱼雷击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阵亡。到上午8时,纳尔维克被德军占领。
在特隆赫姆,守卫该港的挪威第5师师长遵从吉斯林的号令,未作任何抵抗便交出了这个良港。这使得德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而易举占领了这个港口。
在卑尔根港口,德军遇到了挪威的抵抗,但也取得了成功。4月9日凌晨五点半,以“柯尼斯堡”号轻巡舰为首的德国舰艇群逼近港口,挪威守军对此进行了猛烈射击,致使“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和一艘辅助舰受到了重创,尽管如此,但其他德国军舰还是闯关成功,在港口安全登陆。于午前便占领了整个城市。
在对斯塔万格的攻击重点集中在索拉机场。德军认为如果攻占了索拉机场,德军的飞机就可以从这里起飞攻击挪威沿海的英国舰队,同时也可以袭击德国北部的主要海军基地。在此次作战中,德军使用了新的作战形式,空战。数十架轰炸机对挪军机枪阵地进行轰炸,使后续伞兵部队得以顺利着陆并控制机场。经过训练的空降兵,眼扣风镜,钢盔帽带的下端紧紧勒住下颌,身背着鼓鼓的伞包。这一切都超出挪威的想象。与此同时,德军登陆部队也在港口上岸,很快就占领了整个城市。
再说德军对挪威南部海岸克里斯蒂安桑的作战。德军也进行了空军作战,将要塞炮台一一摧毁,德国军舰才得以入港,并于下午3时占领克里斯蒂安桑。但离港却不那么顺利,“卡尔斯鲁厄”号遭到英国舰艇的攻击,沉入海底。虽然在这次作战中德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与攻占首都奥斯陆相比还是较为顺利的。
德国海军由“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和“吕佐夫”号战列舰为首,共14艘军舰和9艘共载有2000名登陆官兵的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海上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
9日凌晨,德军按照预定时间驶入奥斯陆峡湾,但立即遭到挪威军舰的拦截。在激战中,德军的一艘鱼雷艇被击沉,还有一艘巡洋舰受伤。此时,两岸炮台也展开猛烈轰击。德军趁夜幕派出一股兵力登陆,从翼侧攻占炮台,掩护舰队继续向峡湾深处开进。在奥斯陆南约25公里处,海面变得狭窄起来,沿岸还设有奥斯卡斯堡炮台。挪威守军发现德军后立即开炮,并发射鱼雷。这使得德军“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中弹沉没,巡洋舰上1600名德军军官和准备逮捕挪威国王的秘密警察,以及一些其他官员全部葬身海底。德军宣布从水路进攻的企图未能得逞。
尽管如此,在这一天快结束时,德军还是如愿以偿地攻占了首都奥斯陆,以及一切主要港口。接着,德军全线向挪威内陆发起进攻,战争的第三天占领了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等地,控制了主要机场,迫使挪军退出沿海地区。到4月14日,德军已从奥斯陆推进到挪成和瑞典的边境。这时,挪军已经动员,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军队由于决心不果断,行动迟缓,直到4月14日和16日才开始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纳姆索斯登陆。在中部登陆的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因未掌握制空权,部队及交通运输线遭到空中袭击,大量船只被击毁,物资供应中断,进攻失败。德军尾追,于5月1日夺取重要铁路枢纽当博斯。英法联军深恐被歼,便在4月30日和5月1日从原登陆地点撤出。在挪威北部登陆的盟军,曾于5月28日攻占纳尔维克,但由于当时西欧战场英法军队已遭惨败,便于6月8日从挪威撤出。6月10日德军便占领了挪威全境。这时,吉斯林政府组成了出卖国家的政府,但这一行动并没有得到德国主子的欢心。德国驻挪威大使布劳尔拒不承认吉斯林政府,他在大使馆门前布下岗哨,严禁吉斯林出入。德军总司令法尔肯霍斯特将军也宣布不再支持他。4月15日吉斯林被免职,转而出任主管复员工作的长官。直到1942年德国才重新恢复其首相职位。德国战败后,吉斯林以叛国罪被挪威判处死刑,这便是一个卖国贼的下场。
■
此战役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潜艇4艘;英法和挪威军队共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
挪威的沦陷,保障了德铁矿砂供应通道的安全,为德国海军打开了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这也为即将到来的大西洋海战创造了条件。
挪威战役,是德军陆、海、空三军进行的第一次联合行动战争已具有立体性。在这次战争中,德军之所以取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同盟国态度的举棋不定。在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前夕,英法拥有800艘舰艇,但都停泊在本国的基地内按兵不动。战争爆发后,英法当局举棋不定,直到4月14日才派兵在挪威登陆,已为时太晚。英法军队在作战中又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各行其是,终于无法挽回败局。
第二,德军重视伪装和欺骗。德军在海上作战并不占优势,因此他们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的船只,航行时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并利用雾天的掩护,避开了英国海军的监视,登陆兵和空降兵同时登陆和着陆,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迅速攻占对方的港口和机场,航空兵对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打挪威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德军利用吉斯林分子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吉斯林分子占领电台,颁发假命令,指令各要塞和舰艇投降,为德军的入侵和迅速取胜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像一次大战时的英国海军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斯佩将军的评价一样:“有如插在瓶中的花,外观尽管艳丽多姿,但为时不久,必将凋谢。”但在挪威战役中,他们却连艳丽多姿的外观也不具备了。
荷兰战役,第一个
战役规模的空降作战
作战时间:1940年5月10日~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