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办事要懂得行为艺术(2)
第11章办事要懂得行为艺术(2)
微笑不但能够保持你自己外在的良好形象,而且也影响着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真诚地微笑能调节体内的荷尔蒙,让人由内向外放射着愉悦的光彩。而笑容又能够影响他人,让他们像你一样产生愉悦的情绪,心理学家分析后认为,如果你对他人微笑,对方也会回报以友好的笑脸,但在这回报式的微笑背后,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便是对方想用微笑告诉你,你让他体会到了幸福。而这是一个良性的传播快乐的过程。
一些不懂得利用微笑价值的人,实在是很不幸的。要知道,微笑在交往中能发挥极大的效果,无论在家里,还在办公室,甚至在途中遇见朋友,只要你不吝微笑,立刻就会显示出你优秀的一面来。对于一个高情商者来说,微笑是不可缺少的。
把笑容展示给别人,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别人对你的认可。
(第二节不了解情况不随便表态
当发怒和鲁莽开步前进的时候,悔恨也正踩着两者的足迹接踵而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勃然大怒,只不过是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已,绝不会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或是走出困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某企业的一个市场调查科长,因为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而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毫无疑问,企业总经理可以不问理由地对他进行斥责,甚至撤职。
但是,这位怒上心头的总经理还是忍了忍,他想得先了解一下:到底是这位科长本身不称职而听信了错误信息呢,还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导致的?
于是,这位经理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只是心平气和地把科长叫来,叫他把判断失误的原因写一个报告交上来。
事情就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几个月之后,这家公司因为这位市场调查科长提供的信息极为准确而饱赚了一笔。
于是,总经理又叫人把那个科长请来,说:“你上次的报告我看了,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太细致,有一定责任,但主要是不可预测的意外原因造成的,因此公司决定免除对你的处罚,你也就不要把它再放在心上,只要以后记取教训就行了。这一次,你做得不错,为公司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仍然一样地表扬你。”
说完之后,总经理随即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个红包递给他,这个科长接过来时,不禁眼眶泛红。
俄国文豪屠格涅夫曾经说道:“开口之前,应该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十个圈。”因此,千万要切记,在开口批评人之前,一定要了解事实,在心里问一下自己:“我不会搞错吧?”否则,乱指责人,不仅落了个乱骂人的坏名声,事后还得向下属赔礼道歉。
然而,就算是你能放下架子,坦率地向下属说:“对不起,是我弄错了。”下属所受的伤害和内心对你的憎恶,却很难一下子就冰释。
如果你了解这个错误确实是下属犯的,也还要进一步调查和思考:这个下属该承担多大的责任?错误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是一时的疏忽,还是责任心不强,甚至是明知故犯?因此,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口,要牢记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见到问题时,先别忙着发怒和批评人,而是去了解情况。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操纵在你的手里,你想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对他进行批评,完全由你决定。
多想办法,少谈主张
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一切事情总是喜欢发表主张。一般来说,办事应该有独立的主张,这说明你善于观察分析而能有所得,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你是不是一定要发表它呢?
年轻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同事都是毫无主张的庸才,只有自己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有主张,结果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很低。即使非采取你的意见不可,做上司的,也许会故意加以不重要的改变与补充来表示他的见解,以此高你一等,你也许因此有些不服气,要在背后加以批评,要知道这是你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结果。
“人微言轻”四个字,你必须记牢,你要忠于自己的本职,少谈主张,多想办法。
但是你的办法是否妥善,也有两种意思,一是办法本身的妥善,二是上司心理上的妥善。不合上司心理的办法,是善而不妥,合于上司心理的办法,才是善而且妥,因此如何揣摩上司心理,这是很要紧的问题。
有的上司喜欢详尽的办法,有的上司喜欢简明的办法,你把详尽的办法给喜欢简明的上司看,这当然不妥;你把简明的办法给喜欢详尽的上司也是不妥。揣摩的方法如下:
第一种是请教老同事,他们能够把经验告诉你,只要你执后辈之礼,他自然肯说的。
第二种是先行试探,同时拟就两样办法,一种是详尽的,一种是简明的,一起交给上司,请他选定。经过此次试探,他的心理你明白了,以后可以单做一种办法。经过此次试探,同时使得上司知道你的办法不止一种,他对你的印象会格外好些。
当你向上司请示“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时,上司或许会反问你:“那么你要怎么处理呢?”当上司这样反问你的时候,你会不知所措,无法回答吗?如果是这样,这就等于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当你要去请示上司时,心里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要怎么做,然后再去请示主管是否同意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