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启航新途 - 未世之创新世纪 - 爱吃鱼的小卡拉米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启航新途

刺耳的警报声如同尖刀般划破了原本平静的早晨,红色的灯光在整个基地疯狂闪烁,每个人的神经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挑动起来。我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发生什么事了?”王工程师猛地站起身,语气急促地问道。

还没等值班人员回答,通讯器里就传来了一阵慌乱的声音:“报告指挥官,不明飞行物入侵,正在接近基地,初步判断……初步判断是……”

通讯信号戛然而止,只剩下令人窒息的电流声在空气中回荡。我立刻意识到,事情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所有人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我果断地下达指令,眼神坚定而锐利,“王工程师,立刻启动防御系统!”

基地内顿时一片混乱,但每个人都井然有序地行动着,多年来在末世中求生的经验告诉我们,慌乱只会加速死亡。我紧握着拳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绝望的时候,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保护自己,保护来之不易的希望。

基地外,警报声依然刺耳,却掩盖不了远处传来的阵阵轰鸣。我快步走到监控室,屏幕上显示着几个巨大的黑影正朝着基地逼近。

“这是什么东西……”李研究员喃喃自语,脸色苍白。

我紧紧地盯着屏幕,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些不明飞行物的外形我从未见过,它们散发着金属的光泽,充满了冰冷和死亡的气息,像一群来自地狱的使者,带着毁灭一切的决心降临人间。

“准备战斗!”我深吸一口气,沉声下令。我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拼尽全力,守护最后的希望……

刺耳的警报声逐渐远去,基地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每个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些不明飞行物的出现,像是一记重锤,敲碎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我明白,要想在末世中生存,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我决定研发一种能够净化辐射的科技装置,让人类能够重新踏足那些被污染的土地。这个想法得到了张科学家的支持,我们召集了基地里最优秀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成立了攻关小组。

然而,研发过程比想象中还要困难。末世之后,大量的科技资料遗失,我们只能从一些残存的书籍和数据库中寻找线索。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地翻阅着那些泛黄的书籍,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灵感。

“辐射净化装置……辐射……能量转化……”我一边翻阅着一本古老的物理学著作,一边喃喃自语。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符号看得我头晕脑涨,却始终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日复一日,我的焦虑与日俱增。研发团队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他们的实验多次以失败告终。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楚队。”王工程师忍不住来找我,眉头紧锁,“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案,但都没有任何进展。这项技术实在是太超前了,我们现在的理论基础根本无法支撑。”

“是啊,楚队,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把精力放在其他更现实的项目上?”李研究员也提出了质疑。

我看着他们疲惫的神情,心中五味杂陈。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换做是我,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我知道现在很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想想那些因为辐射而饱受折磨的人们,想想我们肩负的使命!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的话语短暂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但很快,实验室里又陷入了沉默。我知道,光靠言语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我必须找到突破口,才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抹温柔的身影走了进来。我抬起头,看到卢瑶端着托盘,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卢瑶端着托盘,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像一缕阳光照进了这间压抑的实验室。“大家辛苦了,”她柔声说道,“我做了些提神的饮料,先休息一下吧。”

托盘上放着几杯热气腾腾的姜茶,还有她亲手烤制的小饼干,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简单的关怀,却像一股暖流,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里。

我接过一杯姜茶,温暖的液体顺着喉咙滑入胃里,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卢瑶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握住我的手,她的手柔软而温暖,仿佛带着某种神奇的力量,让我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楚河,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她轻声说道,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支持,“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她的温柔和鼓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我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感激。我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会为了她,为了人类的未来,坚持下去。

短暂的休息之后,我重新振作起来,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设想。“各位,”我站起身,环视众人,“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我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描绘我的构想。“我们一直以来都试图直接净化辐射,但这条路似乎走不通。现在,我想换一个思路,从能量的逆向转换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解释道:“辐射本质上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将这种能量逆向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电能、热能等等,那么辐射不就自然而然地被消除了吗?”

我的设想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议论。张科学家扶了扶眼镜,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对辐射能量的转化机制了解甚少,其次,即使能够实现能量转化,如何控制转化的方向和效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工程师也提出了质疑:“楚队,这个想法的理论基础太薄弱了,我们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实现。”

李研究员虽然年轻,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能量逆向转化?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现实中真的可行吗?”

面对众人的质疑,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我知道这个想法很超前,实现起来也很困难。但我们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新的思路呢?即使最终失败了,我们也能从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我走到实验台前,开始准备一些基础的实验器材。我知道,要证明我的设想,必须拿出实际的成果。我拿起一个盖革计数器,对准一块被辐射污染的石头,指针迅速偏转,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先从最基础的能量检测开始吧……”我低声说道,拿起一个闪烁晶体探测器,连接到一台老旧的示波器上……屏幕上,绿色的波纹开始跳动,我凝视着这些跳动的波纹,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闪烁晶体探测器连接的示波器屏幕上,绿色的波纹杂乱无章地跳动着,代表着辐射能量的波动。我调整着探测器的灵敏度,试图找到某种规律,一丝可以被捕捉、被利用的规律。

“楚队,你这…有点像大海捞针啊。”陈技术员站在我身后,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的想法太超前,实验方法也太原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知道很难,”我头也不抬地回答,“但我们总得试试。万一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把自己锁在了实验室里。我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从基础物理学到量子力学,试图找到任何一点可以支持我理论的蛛丝马迹。我一遍遍地调整实验参数,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希望能捕捉到辐射能量转化的一丝迹象。

然而,现实远比我想象的残酷。实验结果一次次地以失败告终。示波器上的波纹依旧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辐射能量就像一个顽皮的精灵,在我的掌控之外肆意跳动。

“楚河,别太累了。”卢瑶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丝心疼。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了进来,轻轻地放在实验台上。“先吃点东西吧。”

我抬起头,看到她眼里的关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她身边,接过粥碗,慢慢地喝了起来。

“怎么样?有进展吗?”她轻声问道。

我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还没有。辐射能量的转化机制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她握住我的手,眼神坚定地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她的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我放下粥碗,重新回到实验台前。我知道,我不能放弃。为了她,为了人类的未来,我必须坚持下去。

我开始重新思考我的实验方案。或许,我之前的思路错了。我一直在试图直接捕捉辐射能量的转化,但也许应该换一个角度,从能量的本质入手。

我翻阅着资料,突然,一篇关于能量场理论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中提到,任何能量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能量场中,而能量的转化实际上是能量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新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成型。如果我能够构建一个特殊的能量场,将辐射能量引导到这个能量场中,然后再进行转化,是不是就能提高转化的效率?

这个想法虽然大胆,但也并非完全没有理论基础。我开始根据这个新的思路设计实验。我需要一种特殊的材料,能够构建出我设想中的能量场。

我翻阅着基地现有的物资清单,一种名为“星核矿石”的材料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矿石具有极强的能量传导性和稳定性,或许可以用来构建我需要的能量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