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数字化火控
张楚应道:“没错,有导引头和没有导引头中间,还可以增加一个类型,数字化火控。”
众人听后似乎不太理解,满脸疑惑。
张楚解释起来:“我们现在生产的火箭弹属于无制导火箭弹,误差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发射状态,发射架的角度存在偏差,就会导致着弹点发射偏移,还有燃料燃烧过程本身也不完全一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会影响到弹道。”
“当然,加工工艺也会有所影响,公差,质量分布不均等等,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种是环境因素,比如发射时的风速、空气密度,温度等等。”
“这些条件对误差的影响占比可以达到三四成,现在一般来说,都是靠经验,炮兵经验丰富的话,可以根据当时的条件进行一定程度调整,但这种感觉是比较模糊的。”
“数字火控,其实就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把测到的环境条件输入模型,输出的则是调整量,调整发射初始状态,弥补这些误差。”
众人就像是学生上课,听得很仔细。
听完之后,马锐进率先开口:“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不过……这个模型的搭建可不简单啊。”
张楚应道:“这件事情交给我就行了。”
这件事情对张楚来说反倒是很简单,因为系统里面就有!
对张楚来说,他现在担心的不是模型搭建不起来,或者模型不够细致。
他需要担心的反倒是模型太过于细致,现在的计算机算不过来。
毕竟多引进一个参数,模型复杂程度和计算量是几何上升的。
到时候张楚需要根据现有计算机的能力,进行参数的筛选。
张楚看向顾清远:“顾主任,我们厂没有相关的人才,只有我一个人懂也不行。”
“我的想法是,你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先学习导引头相关的知识,以后就算我不在,你也可以主持这边的工作。”
顾清远连忙说道:“没问题!感谢张主任的信任!我会尽力而为!”
张楚感觉有点尴尬:“顾主任,你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就当是朋友之间的聊天,叫我小张就行了。”
在一年之前,张楚还是顾清远的下属,是顾清远给他安排工作,现在反过来了。
李厂长打圆场:“不论职位高低,说到底都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是对等的,对吧,小张同志。”
张楚应道:“嗯,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样我们效率也能更高。”
“事情就这些,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没问题的话,可以开展工作了。”
于是顾清远先和马锐进交流,他们一个是火箭弹领域的专家,一个是导引头领域的专家,得要互相有所了解才能展开合作。
而张楚,进入系统,准备先完成数字化火控的模型搭建。
“9527,干活了。”
张楚先把9527叫出来。
“正在待命!”
张楚原本是打算直接下命令,让9527给他一套多管火箭炮的数字化火控系统方案。
然后把其中数字模型里的参数进行删减,也就是做减法。
减少模型大小和计算量,适应现在的计算机性能。
但是,张楚突然想到,或许可以让9527直接生成方案。
于是他选择换一种方式:“9527,生成一套122mm多管火箭炮的数字化火控系统方案,主要通过设定初始发射状态,弥补发射时因初始参数差异带来的误差。”
“要求,适用于计算能力0.3mips的计算机,列出主要参数,立即执行。”
“好的,正在执行。”
mips,每秒处理的机器语言指令数,单位是百万。
0.3mips代表着每秒可以执行30万机器语言指令。
这是现在市场上能买到,同时价格相对便宜的计算机。
因为要低成本,所以不能用太贵的计算机。
这种等级的计算机现在价格也就一两万。
再贵一点的,几万到十万的。
对于那些小金主买家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
张楚还是一样的想法,设置价格梯度,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等会验证这个模型没问题,就可以生成更复杂一点的模型,应用到更高级的产品上。
过了不到一分钟,9527的声音再次传来:“已生成满足要求的火控模型,参数已列出。”
张楚走到屏幕前面,画面上有一张参数列表。
1、气象数据:风速、风向,空气密度,环境温度。
2、地形数据:海拔高程差
3、发射平台参数,姿态(俯仰/横滚),多管发射时序控制
4、记忆学习,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