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孟婆2
(四)
奈何桥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每日鬼来鬼往都携带着无穷无尽的回忆与眷恋。有苦有乐,有哀有喜。我已数不清多少次被人拽着衣角苦苦哀求让我允了他们带着前世的所求所爱去投胎,又有多少人恨不得这汤可以浓些,再浓些。
我问来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可对前世还有留恋?”
“大人可知我等来生之事?”
“这我是不知的,你等既能来此。此生业障已破,业果已结。来生之事自有上天安排,你等此生是行善事,抑或恶舆,都在来世有所果报”
来人似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人既已亡故,留着那些执念做什么?倒不如欢欢喜喜喝了这碗汤重返阳间去”
“可否劳烦大人将我那头牛的命数置到下一世我家去?”他对我深深做了一揖“许烨恳请大人成全”
我有些失声“怎地?助你一世劳作还不嫌够?你家牛自有其畜牲道,说不定几世劳作已可入轮回道。莫要再说,快去投胎是正事”
“大人误会了。那牛是我家爹爹留下的,我自十二岁便坐牛车与爹爹一起去拉水砍柴。待年岁长些用牛种地,我在后面套车。架完犁呼一声‘爹,走了’爹爹便赶着牛车往前走。后爹爹在战乱中亡故,只留此牛与我相依。我赶其拉车总是不愿走动,某日我呼‘爹,走了’,牛竟瞬时走了,此等异事说与旁人听了都说是爹爹阳寿未尽托魂来照顾我母子”他顿了顿“此牛情深意重,只因战乱才被军旅强行夺去运送粮草,后劳务太重竟被累死,死时尚泪眼朦胧望着我。而今我既能见着大人,还请大人成全,允我来世好好照顾它。”
“好,我会与畜生道星君说明此事。你且先去投胎,莫要妨碍了后面的人”
崔府君不知何时也到了这奈何桥边“孟婆啊孟婆,你倒是哄的一手好人。你这几千年来此等承诺怕是接了无数了吧?以你的惫懒性子当真会大老远跑去求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我年轻时候倒也同你一般应承的多,不过做的极少,来世都已忘了前尘记忆,做了又如何?还不定是否会悉心照料那头牛呢”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崔判官大驾光临,有劳,有劳了。判官想必劳累了,喝碗汤先歇歇吧,我再差小鬼搬把椅子来。”
“嘿,你孟婆何时这么客气了?汤我喝一碗也无妨,这孟婆汤又不能影响神仙记忆”
“自是无碍,判官身份尊贵修为精湛。区区孟婆汤权当解渴罢了,判官先休息着,我去接着送汤”
要说这地府众仙法力如何,崔府君约能排在前五。要说这仙品如何,他崔府君说第二,绝无人称第一。自然,是品低,连严肃古板不喜说话的钟馗都要比他讨喜些。他偏又喜欢与人说话,这些年不知招惹多少仇家,只是碍于身份无人敢言而已,办事却又从不含糊,阎王也就由他去了。
“孟婆,孟婆。本判官怎有些头晕?”
“无妨无妨,今日这汤是忘川水熬的。失忆前有些头晕也是正常”我想起白无常满脸堆笑的样子对着崔判官也做了一副,还深深作了一揖。
“真是最毒妇人心,我不过与你说了两句话难听些,你竟做出此等事来。你等着,等本判官回来饶不了你”虽然嘴上逞强,崔府君已经趴在桥头的柱子上拼命呕吐起来,还将手伸进嘴里开始抠嗓子,全然没有平日道貌岸然的样子。
我从后面走过去,对着屁股就是狠狠一脚“判官你可听好了,我孟婆从未应承过任何事,今日是第一件。无论如何我也是要做成的。莫言以为我真就与你一般厚颜无耻!”
(五)
甘棠地依洛阳,虽不如洛阳那般繁华,比同其他已是极其富裕一地。城内高楼林立,商铺密布。虽已入深秋,并不比庐州那般清冷。城道内人群熙熙攘攘,看着甚是热闹。
我掀开帘子向外看着,马车前面是随行仆从,两位公子骑乘马匹领头。大公子生的英武有力,同将军极为相似,性格也是如出一辙,都是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人物。二少爷性格同了二夫人,待人和善,谦恭有礼。车后是小姐的马车,左右及后还有另一些妈妈和杂等仆役。另有一些持刀的兵士护卫着。
“小姐,终于到甘棠了呢。我问过车夫此处已离三老爷家府邸不远了。这甘棠县虽不如大兴,却也是极其繁华,比如今的庐州都要好上一些”
“甘棠风水顺和,又无战乱。地理位置是极其好的,来往洛阳的商人军旅多先于此处落脚歇息,热闹些也是正常”
“哦哦”我低头应着,想起从前陪小姐读书时曾读到那篇《诗经·召南》,那篇是专为甘棠的,文章我还记得些: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想那召伯也是个奇人,能得人用数篇诗词来纪念。我在大兴时候曾见过许多次甘棠,可谓一树繁华无两,水红色煞是讨人欢喜。
也不知此地名为甘棠是否因得甘棠更加惶惶,闲些了问问县公府里的人或能知晓。
韩家不愧是百年世家,单这一代而论就很不简单。家主韩雄与长子韩擒虎不用说,俱是朝廷的砥柱人士。不论已故的大周,亦或是如今的大隋,天下格局并不十分影响韩家的地位。
这三老爷韩洪也并非简单人物,多年征战,战功赫赫。先前就已官至大都督,后又被加封为甘棠县公。在这甘棠甚至洛阳都有一定的威严。韩家家风纯诚素来为人称道,一众青年都当得起才俊二字。否则树大招风,怕是数不清的流言蜚语早已被那些小人所编纂传播。家族至斯百年不倾,那是随便阿猫阿狗可做到的。
县公府邸并不如其他官员那般紧靠着衙堂,而是在城西偏郊区的地方。韩家世代皆出武将,这三老爷早年也带兵,据说初来任职时曾对甘棠县政治吏法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卓有成效。三老爷每日里来往府邸衙门并不乘轿,多为步行,若有急事则骑马而行。
我刚服侍完小姐整衣,车队就已停下,随行妈妈已经搬来梯凳候在帘外:
“夫人,到了”
待我扶着小姐下车行至正门前,门口衙役已进去通报,两位公子正侧身候着,小姐马车虽远些却早早跳脱而至,也一并候着。
三老爷家府邸并不十分豪奢,衙前两座石刻坐狮,立柱只有丈余,顶铺黄绿色琉璃瓦,影壁镂空刻着些虫鱼鸟兽,隐约可见院中有河流假山,一应设置并无丝毫逾越规格,这与如今天下盛行奢华之气大相径庭,却也愈发显出韩家家风平朴不好浮夸。
众人正打量间三老爷已经同大夫人和三位小姐开了正门出来。三老爷未及四十,看着还很精壮的样子,身高六尺有余,留赭髯须,穿一件黑底红纹长衫,显然是为宴会准备的,看着很是喜庆。
三老爷左手边应当就是大夫人,这县公府的女主人。大夫人不愧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又多见过世面。举止优雅却不失稳重,一身素色广袖衣衫衬的格外有大家气度。大夫人走在三老爷侧后方两步远处,虽略有些跟不上三老爷的武人步伐但并无任何不适显现出来,踏出门槛后眉眼间笑意更胜。诞下小公子的那位二夫人并未一同出来,想来是还在产房之中静养。
三位小姐俱是中人之姿,论品相倒是跟三老爷像的更多一些。只是生在官宦人家,用的胭脂水粉都是极好的货色,又胜在家教礼仪严苛,知书达理。这些条件应付诸多情况已是足够,未必非生的好看才是。到底于我们这些下人要好上太多。
众人齐齐行礼,两位公子及小姐尊称着“三叔,三婶,几位姐姐”
论辈分小姐应当唤大夫人“弟妹”,只是大夫人要长小姐数岁,所以小姐唤了一声“姐姐”至于三老爷家那几位小姐,只点头示意而已。
被请进正厅后三老爷同众人寒暄着,除贴身丫鬟外其余仆役早在进门伊始就被管家领着去安排住宿以及放置随身携带的物件。
家庭聚会的缘故,气氛很是热闹。也并不谈一些家国军政的事,三老爷问了小姐适逢怀胎长途跋涉可有不适及韩家老爷的近况,又问着大少爷在军营的情况及二少爷读书读的如何。大夫人与小姐拉着手唠及一些家常琐碎事物。几位小辈也相谈甚欢。不过一个时辰过些晚饭已做好,虽不是什么奢盛宴席却也很是丰富。这一场家庭聚会也终于在吃过晚饭后众人散去而结束。
小姐始终怀胎六月有余,身子重了些。服侍完沐浴之后已有困色浮现。我找了几条毛巾帮她擦干头发简单束了起来就早早歇息了。我被一个丫鬟领着穿过层层亭榭往后房走去。
(六)
我爱喝酒与我性格懒散是地府众仙皆知的两件事情,本就疏于酿酒储酒,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四人一次便偷了我五坛,翻来翻去酒柜竟只剩下两小坛子。
这大概是我最小心翼翼的一次倒酒了,装满我携带的酒葫芦之后剩下的就刚刚只剩下一小酒壶的量,不由对那偷酒四人的恨意又重了几分。
连日战乱终于有所缓和,这几日来投胎的鬼魂已经少了许多,我也终于得了空闲去忘川河水的另一岸采些彼岸花来预备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