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烟罗手记
第30章烟罗手记
愿我们都很努力,不被命运放弃
每次出书,觉得最愉悦放松的时候,大概就是写后记。
因为出版是一件精确、烦琐却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留下擦不去的遗憾,然而随着你想表达的一切以它独一无二的方式一点点呈现出来后,你会充满开心与感慨——此时在后记里,和心意相通的读者随意聊聊这一段感触,就有点像令人期待的老友相会下午茶时光了。
2015年,我出版了三本书:《星星上的花2》《我们的青空》,还有这一本《小情书·彩虹》。
有人问我怎么突然变努力了。
这让我回忆起一些很久远的事情。
十九岁那年,我开始写稿子,那时用的不是现在这个笔名。
很长一段时间,我保持着一天写一万字的强度,很多很多的杂志都发过我的文章,传统文学型的,地摊小说型的,还有网站。
那时的单笔稿费少得可怜,所以要用数量来弥补。我一笔一笔地记下稿费,最大的担心是开学时学费还凑不够。
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我住在朋友好心借出的毛坯房里,睡着从工地拖来的一块尚算平整的门板当床,水管上连龙头都没有装,要接水可以用扳手把螺丝拧动,在南方七月的流火天里,一瞬间喷出来的水柱晶莹如雪。
唯一值钱的财产是一台旧电脑,显示器很大,机箱很重,是搬家时最大的负担,也是希望。
那时的境遇就像小说情节,善良的母亲因病撒手而去,自私的父亲欠下巨额赌债逃逸,唯一能安身的家被变卖,而在那以前,我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甚至还久病缠身的废物女孩。
幸好我找到了写稿为生的路,我拼命地写,寻找一切能够寻找到的投稿邮箱,这里的拼命不是形容词,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不多久,我靠写稿拯救了坠到谷底的自己,同时还得到了一份让我脱胎换骨的爱情。
二十二岁,我成为一家民营出版公司的编辑,不久后成为行业里最年轻的总编辑。我有了稳定的收入、闪亮的前途,而压力与机会并存,我不得不做出选择。
我做了一个决定,我放弃了写作。
这大概是我最遗憾的一个选择,我用了八年时间,用心策划了几百本畅销图书,监制了几百本畅销期刊,而八年来写过的全部零星小文,集中起来,不过一本十几万字的《小情书》。
我对这本书,有着特别的感情。
很少有人第一次出版自己的小说,是从短篇小说集开始的。
但是我是。
因为那时想要重新写作的心已经蠢蠢欲动,而我依然放不下手里的工作,有人出主意说你先把这些年的旧文集中起来出版试试。
《小情书》初版的上市,令它成为那一年出版社最受欢迎的年度图书,长期盘踞各书城榜单,多次加印,三年来累计卖出了二十五万本。
这在纸质图书出版日渐艰难的环境下是个惊人的数字。
很多人第一次给我写信,信上都会有那句话:这一生,天空太远,花期太短,幸好我们曾相遇。
有人看了你写的故事,被你感动,给你写信,有人认真地说喜欢故事里的人,那种感觉私密而美好,像是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悄悄交换了温柔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