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驻车场跟嘉年华现场紧密相连,游人是步行入内。但为节约时间和体力,苏榛走的是内部通道,通行车马。
尽管只是内部通道,但每隔一段距离也有冰雕矗立。
冰牌坊之间拉起了一道道用冰柱串成的珠帘,每隔几步就挂了冰灯,在晨光映照下光芒闪烁。
路两旁还有兴盛湖的娃娃们堆出的不少雪塑,总之绝对不让这条路单调便是了。
一路上随处可见身着厚棉衣的兴盛湖商贩,有的肩挑扁担,两头箩筐装满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香气四溢的烤红薯;
有的赶着小驴车、还有的拖着冰撬、雪板,上面摆放着糖葫芦、面具等年节时兴的小玩意儿,全部热热闹闹地朝着里头走。
人虽多,但每一隔距离就有志愿者在岗上疏通引导、查验“工作牌”,所以整条内部通路也是井然有序。
不到一刻,苏榛的车就进到了嘉年华里头,直奔向头鱼拍卖的冰台。
其实本来的规划中,头鱼拍卖就用戏台冰台的,但后头仔细一盘算还是不成。一是腥气没办法解决,二是戏台的冰台是有后台幕布和置景的,不可能上午拍卖、下午再把置景复原。
于是就在冰嬉场旁边又重新搭建了一处。
新台子规模宏大,长约五丈,宽近三丈,拿厚实的冰块堆砌成的,晶莹剔透。
冰台的四个角立了四根冰柱,每座冰柱上都雕刻着祥鱼瑞兽的图腾。
冰台正面设了三级冰阶,正中央摆了一张巨大的冰桌,桌上铺着柔软的红丝绒布,待会儿头鱼就将放置于此。
在冰台的各个关键位置都提前安置了人手随时待命,准备了干净的手巾、水桶,以便及时处理拍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斐熙作为首场的“冰拍牙郎”,天刚破晓就到了。
他也换了身崭新的玄色棉袍、棉帽,整个人精神抖擞在冰台上来回踱步,口中还念念有词,显然是在反复演练着开场致辞和拍卖流程。
冰台下面也是置了桌子,由斐熙在通泰牙行选了位帮手负责记录拍卖价格。另外还有数十名小厮穿梭于站位之中,拍卖开始后他们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见苏榛来了,斐熙赶紧小跑着过来拱手行礼。
苏榛也不想耽误他演练,便只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就下了冰台子,朝着暖棚方向走过去。
拍卖冰台底下没有设置座位,所有参与者会默认先到先得的原则站位。
但在远处视野最好的高处,设了一座白水村特制的暖帐。那里是为真正的参拍富商们准备的贵宾区,他们并不会亲自在冰台底下喊价,而是通过预先安排好的小厮,借助旗语进行遥控指挥。
至于这暖帐,帐面自然还是用桐油加帆布的基本组合,但跟时下普通的帐蓬不同的是,它是组合而成:顶棚是天幕帐,四周是风挡帐帘片儿,衔接处一概采用系扣。<
换句话说,这帐想怎么组合就能怎么组合、想扩多大就能扩多大,一切都按人数来灵活调整。
这也是现代流行的组合帐加风幕,总之搁在这儿是又省银子、又省人力。
暖帐里面的摆设就更不说了,与其说它是供参与拍卖会的富商休息所、不如说它是白水村户外用品的展销平台。
先就是它的取暖用的不是黄炉铁炉或者炭盆,而是折叠可拆卸的户外焚火台、以及便携帐蓬炉。
配的烟囱管也是伸缩式的,跟苏榛房车里的设计一样,帐顶也专门加了火浣布,防止火星子溅出来。
座椅是白水村跟盛家木工坊在嘉年华开幕前赶制而出的,木质肯定谈不上多么豪华,但胜在新奇。
苏榛进棚里巡看,刚好就碰到丽娘带着小枫进来送茶点:白水村美食组做的曲奇饼干。
曲奇饼干是要搁在蛋卷桌上摆着好看的,模子还是寒酥给制的玉佩形状,边缘还有细腻的云纹,搁在桦树皮小船形的碟子上。
苏榛选了一碟质检,先凑近了闻,是黄油的香气裹挟着淡淡的奶香。再捻起一片,掰碎尝了下,口感酥松、尾韵还带着甜。
丽娘略紧张的站在一旁,见苏榛脸上终于浮现出满意了,眼眸便瞬间亮了起来,带着小小得意,“咋样,这回烤制的火候没给你的手艺抹黑吧?”
曲奇胚虽然是苏榛“秘制”,但烤制全部交给丽娘带人做,也足足尝试了几窖的火候、时辰,才有所成。
苏榛对于好东西向来不吝夸赞:“大好,顶呱呱。”
夸完便把掰开的曲奇又分给丽娘跟小枫吃。其实一块儿不过区区半两,但原料矜贵,哪里有人舍得浪费。
丽娘跟小枫自然也不可能嫌弃这是碎的,都是双手接过曲奇,一小口一小口的咬。
尤其小枫,平日哪里吃过这等香香的点心,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酥酥甜甜的,比我之前吃过的所有点心都强。”
说话间,还不忘用手指把掉在下巴上的碎屑抹进嘴里,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苏榛跟丽娘看着他的小样儿都乐了。
丽娘也不再耽误,仍旧挨个桌的摆曲奇。
这每日茶点是嘉年华筹备组向白水村的订制,不止暖棚这里会摆,购置珠宝及异域珍品的客栈贵宾藏室、琼涯客栈的等候厅内也会摆,且每日的餐单都不同、换着样儿来。
今日就是黄油曲奇,筹备组一共订了二十五斤,约为五百枚左右;但反正都要烤制一次,美食组直接做了五十斤,足足一千枚,除了“官方供给”,余下的一半儿都会搁在大食代零售。
其实这东西成本很高,主要是时下也没有电力,纯手工制黄油的工作量很大,再加上糖也贵、牛乳也贵。
所以苏榛也把价格定的颇高,每斤七十文。筹备组买则打了八折,每斤四十九文。
因这暖棚里的只当纯茶点,所以每碟先只摆上四枚,不够再添。
等曲奇摆好了,暖棚里的小厮们再在桌上搁置红泥小炉以及提梁紫砂壶、青瓷茶盏。最后是纹瓷碟子,里头盛了蜜渍橘子。
蜜渍橘子是兴盛湖商户提供的,柳嫣严选,个个色泽金黄透亮,裹着晶莹蜜液。
瓷碟摆放在茶盏与曲奇中间,整套茶点搭配得雅致大方。
至于茶汤也是备了三两种,一种普通茶叶、一种是人参茶汤、一种杏仁茶。
等客人来了、落了座,再由小厮询问客人喜好,注入壶中加热便好。这套程序在苏榛脑海中演练了无数次,也由柳嫣给小厮们做了培训,想必实操起来也会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