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见识 - 太平记 - 克里斯韦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太平记 >

第302章见识

第302章见识

段颎没有回答,他皱眉眉头,看着岸上那绵延十几里长的船坞,码头,工棚,半响说不出话来。这时水面上传来一阵鼓点声,两条单桅帆桨快船迎了上来,犹如水面上滑翔的蜻蜓,白色的船桨上下翻飞,段颎看到一名军官站在船首,正朝自己这边大声叫喊,随后“长捷”号的船长大声回复,段颎没听清他们说了什么。但随着一声号角,那两条快船分向两侧,然后掉过头来,与“长捷”号并肩而行。双方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段颎甚至能看清快船船首两侧的蛟龙画像。

“这是市舶司的巡船!”船长笑道:“负责搜寻水面,免得有异国商船偷入境内,私自交易,逃避税收的!他们知道是您来了,便护送我们靠岸的!”

“哦?”段颎看了看两边的巡船:“这么说来,番禺的异国商船很多啦?”

“很多!”船长答道:“尤其是这两年,增长的非常快,算起来,一年官面上的少说也有上百条,私下的就不知道了。结果就是市面上香料,玳瑁、珊瑚这些南洋珍货价格跌了不少,而丝绸、铁器这些南洋商人喜欢的货物价格涨了不少。官府每年收上来的丝绸可是大大的赚了一笔呀,眼下交州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在开辟桑园,准备大干一场呢!”

“上百条?”段颎皱了皱眉头:“那往年呢?”

“魏侯,不,应该说大将军没来交州之前,一年也就十来条,主要是海路艰险,当地官员又只索要贿赂,啥都不做。现在不一样了,首先修了灯塔,清理航道,修建新码头,这样触礁迷航遇险的事情就少多了,其次他把原先的官员都裁退了,现在的官员虽然也要钱,但至少办事了,外来海商来了有自己的宅院商站,生意上遇到欺诈之人,也有法度裁判,所以就多了起来!”

段颎兄弟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疑惑,难道魏聪如此大动干戈就为了这百余条异国商船的贸易?好吧,的确海外贸易很赚钱,但相比起如此规模的造船业来,好像有点因小失大了吧?

身后的甲板传来脚步声,段颎回过头来,发现是虞温和士武,他们身着带着兜帽的粗绸风衣,腰挂佩剑,虞温面带笑容:“段长史,航程快结束了,可以准备上岸了!”

“嗯!”段颎点了点头,示意弟弟去准备下船的事情。虞温和士武走到他身旁,但没有出声,段颎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人虽然表面上对自己很恭敬,但实际上与自己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士武,在整个旅程中他就基本躲在自己的船舱里,几乎没和自己说一句话,这可不像是一个下属面对上司的态度呀!

没过多久,段颎的随员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收拾好行装,“长捷”号就靠岸了。不远处停泊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船只,有大肚子的捕鲸船、来自南洋的棕榈帆长船,来自合浦郡的运盐船,还有许许多多本地渔船和内河杂货船,段颎根本无法分辨。

栈桥上传来的鼓吹声打断了段颎的思绪,他看到栈桥上迎接自己的人群,从服色看为首的那位老者应该就是交州牧孔圭,他咳嗽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袍服,便从跳板走了下去。只见孔圭举起右手,鼓乐声停了下来。

“交州牧,番禺郡太守孔圭拜见段长史!”

“不敢,孔使君请起!”段颎赶忙躬身还礼,笑道:“何必如此多礼!”

“长史奉大将军之令前来,都督交州诸军事,我等皆是长史的下僚,又岂敢无礼,请!”孔圭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敢!”段颎拱了拱手,登上马车,随后孔圭也上了马车,随着一阵晃动,马车开始移动了。

“孔公!”段颎看了看窗外的景致,突然问道:“我在雒阳时,可不曾想到番禺会是这个样子!”

“是吗?”孔圭笑了起来:“现在看到也不迟,段长史应该明白为何大将军要派你来交州了吧?”

“嗯!”段颎笑了笑:“大概明白了,如此多的船舶,若只是用于商贸打鱼的确是有些可惜了。”

“呵呵!”孔圭笑道:“长史说的不错,其实若非要北上平定蛾贼,估计这一仗就大将军自己去打了。您来的正是时候,下个月初去南洋的商船队就要出发了,回来要等到明年,若是成功的话,前往南洋的海路就打通了!”

“哦?此番要走海路?”段颎问道。

“大将军有一个私人图书馆,里面藏有大量这方面的图籍资料。您到了之后可以先看一看,等看完了之后再说吧!”孔圭看了一眼段颎,语重心长的说道。

————————————————————————————

浴室。

“不得不承认,这个魏聪还是很会享受的!”段煨一边在温泉水池里伸展自己的四肢,一边惬意的笑道:“看这庄园,温泉浴室,马场、花园,果园,真的,他在交州过得富比王侯!不,他就是交州的王!他居然还愿意冒掉脑袋的危险去雒阳,真的无法理解!”

“帮我搓搓背!”段颎冲干净头发上的皂沫。

“好嘞!”段煨从水池里爬出来,走到兄长背后,用沾了皂荚沫的丝瓜瓤用力搓洗段颎的背:“兄长,魏聪还真是慷慨大度,来这种地方打打蛮子,就有三万户,还有三公。您当初还怎么选错!”

“你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段颎问道。

“不简单还怎的?”段煨不解的问道:“番禺如此繁盛,肯定不缺钱粮兵甲,征讨几个蛮夷又有什么难得?”

“要真这么简单,魏聪为何不让自己手下去干?他在交州又不是没有部下!”段颎冷哼了一声。

“兴许他手下没有大将之材,所以只能用兄长!”

“呵呵!”段颎冷笑了一声:“这一路来你也都看到了,你真的觉得没有为兄我,以交州之力就不能对付那些蛮夷?”

“这——”段煨顿时语塞,虽然他们刚刚到番禺,也没查看过户口武库,但至少有几样是可以确定的:冶金,造船、海上贸易都相当繁盛,尤其是后两者可能比中原还要强上许多。冶金业不错,军队的武器盔甲就差不到哪里去;造船业强,后勤和海上力量就不弱,而且制弓弩,工程器械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海上贸易强,那就会府库充盈,官府有足够的现金玩募兵,收买,而且情报间谍也会很好。至于兵员,满足以上三样之后,问题也不是太大了,毕竟再怎么说交州户口也有几十万,不在户口统计里的土蛮熟番就更多了,三户出一兵也能拉出来快十万兵了,再花钱买一些义从、募兵回来,怎么样兵源都够了,最多没法像中原那样玩无限流兵海一波波淹死对手罢了。魏聪那些手下没吃过猪肉,猪跑路肯定是见过的,有这个本钱打打蛮夷还是没问题的。    “那兄长以为是?”段煨低声问道,不知不觉间他手上的动作停下来了。

“现在我还不知道!”段颎冷哼一声:“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魏聪他的图谋比我们原先想的要大得多,明天就去那个私人图书馆看看,到底他要我开拓多大一片疆土!”

————————————————————

已经是黄昏时分,图书馆内阴暗而又静谧,最后一抹夕阳透过精心打磨的河蚌壳透入,为排列整齐的柚木书架笼罩了一层橘黄色的光。书桌旁的鲸油蜡烛摇曳不定,将书堆和段颎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当最后一名清洁工人也消失后,他脚步声逐渐平息。

段颎兄弟还没有离开。“时间不早了!”段煨低声道:“回去吧,明天我们再来就是!”

“明天!”段颎抬起头,他的面前是一本讲述东南亚疫病的书籍,已经看了大约三分之一了:“算了,我再看看吧,要看的书太多了,你要是想回去就先回去吧!”

“兄长,您这是何必呢?这么多书一时半会怎么可能看完?”段煨苦笑道:“再说人总要吃饭吧?你今天可就吃了一顿!”

“嗯,这倒是,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段颎抬起头:“你去告诉当值的仆役,叫他那些糕饼来!”

“兄长——”段煨急了:“您这是干嘛,您是大将军府长史,来交州是要都督驻军征讨蛮夷,可不是来当五经博士的!”

“五经博士?”段颎笑了起来:“这里面的书可比经学有用,你看,这本书里面讲了怎么给铁器淬火的,我看就讲的很有道理,难怪都说交州兵士的甲仗精利无比,胜于诸军,原来是在这里。还有,如何采矿,如何冶炼,都讲得很详细,还有图样,这在外面可看不到!”

“兄长,这种事情交由工匠去做就是了,您又何必自己去学?”

“这里面可不只是工匠之学,你看,这里还有讲如何筑城的,如何造船的,如何缝制船帆,制作机械,甚至还有如何烹调的……”段颎点着自己案前叠放的一本本书籍,叹道:“如果这些书大将军真的都看过,那学究天人也是当得起的,难怪他能够把交州治理成这样子!”

“兄长,您要当老学究我是没话说,可大将军让您来是为了让您征讨蛮夷的,您来了却整日呆在他的私人图书馆里,到头来你怎么和他交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大将军不会不知道!”段颎笑道:“快去,给我弄些糕饼来,再让仆役给我弄条毯子,我今晚就不回去了!去吧,快去!”

“好吧,兄长,我看你被这些书迷昏头了!”段煨无奈的摇了摇头,向外走去。

——————————————————————

州牧府。

虽然当上了交州牧,孔圭还是没有改变过往的习惯,对于政务他很少插手,只是交给身边的属吏们依照当初魏聪定下的律法处置,他主要的精力都花在本地的青年士子身上。而交州当地的青年精英也将这视为一条难得的上升通道,纷纷投至门下求学。而如果要说有什么与过往不同,那就是孔圭不再像过往那样只讲授五经,而是鼓励年轻人们把精力放在更广阔,更实用的学问上——而此时的番禺又是一个欣欣向荣,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些青年人们便在州牧府的后花园高谈阔论,交流各种学问,甚至有习练长枪、弓弩、骑术等武艺的,毕竟谁都知道,交州真正的主人是一位很偏好武艺的人,他手下有太多出身卑贱,凭借勇武获得高爵厚禄的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