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小狮子的玉佩
小白刚满三岁,还不能理解宝园口中“幼儿园”的意思,只知道眼下木板上“幼儿园”这三个似云朵一般的大字很好看!
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对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的。当眼前这三只模样可爱,形象突出,别具一格,且极具有辨识度的小狮子,小兔子和小羊布偶出现,并着一侧悦耳动听的贝壳风铃,就从视觉和听觉上组成和构建了具象的童趣氛围。
对小白来说,这些就是强烈的,有吸引力的,而且可以被明确看见,摸到,感知到的新鲜事物。
这些新鲜的事物,欢乐的氛围,同宝园口中的“幼儿园”,还有木板上三个云朵般的大字很自然得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最直观的感受。
这种最基础和直观的感受,是最容易被宝贝记住的。
——这就是幼儿园。
一个充满了童趣,新奇的地方,和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地方。
“幼!儿!园!对吗,宝园?”小白依次指了指眼前的三个木板,然后询问般看向宝园,想确认是不是正确。
刘妈意外。
这就认识了?
宝园笑道,“嗯,分毫不差。”
受了表扬的小白很开心,又再次伸-出手,重新依次指了指,“幼!儿!园!”
这是真的记住了。
刘妈印象中,小祖宗最熟悉的还是那个“不”字,眼下就“幼儿园”三个字不离口了。
小白脸上都是兴奋,“宝园,我会了!我可以摸-摸吗?”
“当然可以。”喻宝园抱着他起身。
三岁的孩子喜欢用手感知世界,再小一些,在口欲期的孩子,还喜欢用嘴感知世界。遇到新鲜和感兴趣的事物,则是全都放进嘴里,所以经常会看到宝贝啃积木,啃手,啃一切对他们来说算新奇,想了解的东西。这是他们同世界打招呼的特殊方式。
大人要做的,不是阻止他们啃东西,干扰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同周围建立良好的联系,而是在适当合理的范围,保护他们的安全即可。
这都是小孩子的成长过程。
刘妈也朝喻宝园福身致意。
将军府的孩子虽然都是沈夫人在教养,但为了照顾细致,明月,阿哲和小白身边都各有一个管事妈妈。明月身边是陶妈,刘妈则是小白身边照顾的管事妈妈。
同陶妈一样,余妈昨日就告诉过刘妈,宝园公子行事有夫人首肯。
喻宝园做什么,刘妈就在一旁看着,没打扰。
而另一处,小白近距离看到这些木偶,木板和风铃了,眼中的惊喜简直藏不住。浓郁的好奇心都凝在指尖,轻轻碰了碰,小狮子,小兔子还有小羊虽然都是布偶,但在小孩子眼中就如同活了一般,顿时喜爱得不行,舍不得松手。最后,小白目光落在一旁的贝壳风铃上。
指尖轻轻推了推,风铃跟着响了起来。
“宝园宝园,这个是什么?”小白惊喜连连。
“这是贝壳风铃,有风的时候,或者是你碰的时候,风铃下面挂的铃铛就会响,贝壳之间的相互碰撞,也会响,但响声是不同的。”宝园的提示下,小白再次伸手轻轻触碰。这次,体验到了铃铛响声和贝壳之间碰撞声音的不同。
小白没玩够。
风铃的外观,铃铛和贝壳碰撞的声音,还有贝壳的触感,这些对小白来说都实在太新奇了。
贝壳风铃边角锋利的部分早已磨平,握在小白手中的贝壳风铃,每一处都是圆滑的不会割伤手的,小白可以翻来覆去,里里外外,仔细查看着,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风铃本身就是有声音的,在小白伸手触摸和探查的时候,风铃的声音和小孩子“咯咯咯咯”的笑声融合在一起,好似晨间的风都跟着变得柔软而温和了……
“宝园,我要带回去,挂在我屋子里。”小白眨了眨眼,清亮的眸间。
刘妈头大。
这才刚来呢,就要拿回去,只要喜欢就要拿走。
刘妈尴尬看向宝园。
在刘妈的认知里,四公子的要求应该让喻宝园为难了。
宝园其实没有。
希望将喜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是小白开始有物权意识的表现。
物权意识不仅体现在,会保护和明确自己所有的东西上,还会体现在,希望喜欢的东西也都属于自己。
尤其是后一条。
年纪尚小的孩子很难理解一件事,为什么他这么喜欢一个东西,也和这个东西玩了这么久了,但这个东西却不是他的?
而另外一些东西,为什么又是他的?
究竟什么东西是他的?什么东西又不是他的?
成年人很好理解的规则,对小孩子来说却是有些难界定的。
所以小孩子的成长才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初步在脑海中建立起模糊的物权与规则意识,会不断发展,一点点修正。
所以,并不是小孩子任性,或者不讲道理,只是他们真的还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
宝园温和引导,“小白,宝园知道你很喜欢这串贝壳风铃,但是如果我们带走了,幼儿园这里是不是就没有贝壳风铃了?”
小白愣住,好像是……
宝园继续,“我们将这串贝壳风铃放在这里,是希望我们每日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能听到它,但如果拿走了,那幼儿园是不是就没有贝壳风铃了?小狮子,小兔子和小羊是不是也没有贝壳风铃做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