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伊斯兰堡
巴铁人的国语是乌尔都语,这属于印度语言系,全世界有不少国家都说这种语言,虽然吴铭懂八国语言,但恰巧不懂这个,赶巧的是千面懂乌尔都语。
这帮村民唧唧喳喳的说带着他们去找医生,千面给翻译后,这才打开车门把小敏抱了出来,就这样在一帮人的簇拥下,直接来到了一个诊所。
不得不说,巴铁的建筑风格有中东国家的特点,就是土沙结构,整个世界给人一种黄色弥漫的感觉,再加上这里的人多数都穿白色长袍,头上还有黑方巾蒙头,给人一种很伊斯兰的感觉。
医生是个瘦高的巴铁人,听说华夏驴友的孩子生病了,他是一丝不苟的给检查照顾着,千面用乌尔都语跟他们交流几句,结果这些村民更加热情,搞得千面都不好意思了。
好不容易打发一批热情的村民后,千面擦了一把热汗,对着吴铭说:“这帮人要请我回家吃饭,我怎么感觉受宠若惊呢。”
蔡展鹏笑了,“我早就听说了,华夏人来巴铁,都会受到相当热情的待遇,要不要我跟你讲讲?”
“你说吧,我听听。”
千面和蔡展鹏去了一边嘀咕起来,其实这件事也很微妙,当时华夏建国不久,巴铁是亲美的,跟美国关系很好,但美印关系更好,巴印关系向来敌对。
历史上又一次,印巴发生冲突,印度有美国军方支持,却不支持巴铁,当时巴铁差点被美国坑死了,就在他们以为自己被世界抛弃的时候,华夏表明立场,无条件支持巴铁,给武器给金钱,这才保住了巴铁现有的国土。
此后经过多次事件,两国关系亲如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连喀喇昆仑山隧道公路,都是两国人一起,用生命打通的友谊桥梁。
甚至在华夏汶川地震时期,巴铁把客机座椅拆掉给华夏运送救援物资,可见两国关系绝非简单一个铁字能形容的。
这不,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不断有村民送来自家的食物,给这些华夏友人充饥。
小敏的病只是受了风寒,要输液打针,有热情的巴铁人民照顾着,吴铭等人并不担心,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后,千面说要出去逛逛,蔡展鹏就说要留下照顾,其他人都要出去看看这异国风情。
走在路上,不断有热情的居民对着他们打招呼,还有人拿着五星红旗挥手示意,仔细一看,原来是六星红旗,就是一颗大星星旁边,有五个小星星围绕,这也是巴铁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诉说他们对华夏人的感谢。
来到巴铁,吴铭真没想到能受到这种热情的接待,他本以为只是借路去阿富汗,但来了才发现借路已经没那么简单了。
溜达的时候,几人来到市场,这里有卖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主见到华夏人来了,用生涩的汉语说:“打折,全部。”
千面臭美,买了一顶帽子,一个方巾,又给大家挑了太阳镜,结果一算账特别便宜,都不超过50块钱rmb。
千面感慨的说,“真希望我也是华夏人,这样我再受这些恩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吴铭笑了,“你还能不好意思,我还以为你天生不要脸呢。”
“老大!”
“哈哈哈。”
逛了一圈回到诊所,小敏的针也打完了,千面要付钱,可医生说什么都不收,还说:“能给华夏人治病是我的荣幸,我怎么能收钱呢。”
不收就不收吧,结果临走之前,还附送了很多抗生素,感冒药这些,这更加让千面感觉不好意思了。
回到车里,千面发动车子征求意见说,“老大咱们走吧!”
朴正浩有些诧异不解,“这不挺好的吗,干嘛要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