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入夏 - 再写蔷薇 - 砚丞书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再写蔷薇 >

第18章 入夏

赵兮词听完只觉得耳朵滚烫,手拿开时,发现是手机烫了耳。

海先生取了车开过来,终于像个绅士一样,下车帮赵兮词打开副驾座的车门。

赵兮词的思维还停在刚才钟时叙留下的那些话里,究竟怎么上的车都没发觉,等回过神来还自己吓煞自己,看清开车的人是谁才冷静下来。

心里怪自己傻里傻气,被人拐走了都不知道。

这一会海先生临时又起了主意,“时间尚早,有没有兴趣一起看场电影?”

赵兮词心不在焉,顺口就问:“什么电影?”

问完就后悔,怪自己多嘴。

海先生说:“刚才取车的时候我问过了,前面商场5楼有家电影院,最近放映的一部文艺片,听说口碑不错,要不要去看看?”

赵兮词理了下头发,正想着找什么理由拒绝,可惜一撞上对方热情的目光,心里就没底,支支吾吾就答应了。

因为是周末,商场里面人多,看电影的人更多。

海先生兴致勃勃排队买票,像个小孩子一样雀跃,还说自己很多年没有出来跟朋友一起在电影院看电影。

其实赵兮词同样很少会在电影院看电影,“我比较喜欢在家用电脑自己看。”

海先生一听,眼睛放亮,“我也是,看到深受感动的地方,可以随意拉回进度条重新感受一遍,比较自在。”

赵兮词倒不是这个原因。

而是因为她习惯了独处,旁边有个人杵着,反而会分散她的注意力。

一部上了院线的文艺电影,镜头和美感都有了,只是感情内敛,语言隐晦,总要人猜,需要人似品茶饮酒般反复观看,如琢如磨,才能发现导演埋的线。

赵兮词心绪浮躁,电影看完仿佛只看了个大致框架,一条粗暴的故事线。

海先生则感同身受,长吁短叹,仿佛在看自己的戏。

电影结束,有人疑问――

男人究竟有没有爱过女人?

为什么文艺作品里的爱情,总是女人演绎飞蛾扑火?

为什么男人离开?

为什么女人等待?

值不值?

盛世太平,唯有第十三下钟声,如果响彻终生,那就值一句兵荒马乱。

看完电影出来,天色已黑。

海先生又要吃饭。

赵兮词想了想,也好,前两次海先生热情买单,现在请回去就算不拖不欠了,省得留着人情,有借口往来,岂不是拖泥带水。

今天海先生尽心尽力,倾情付出,赵兮词真心感谢,也真心觉得抱歉。

因为她始终不若对方那么认真,心离得太远了。

回到家,赵兮词又去看鱼。

自从斗鱼烧尾之后,她索性把鱼缸搬到书桌上,方便时时照看,那张买回来放置鱼缸的长条桌案,为了不占地方,被她拿到阳台放盆栽了。

听说斗鱼很聪明,通人性,也会有情绪有性格。

赵兮词每天上下班,趁着喂鱼的工夫,会特意在两条鱼面前混个熟脸,久而久之,确实有效。

鱼见到她,会甩尾巴,大概有点刻意卖弄的意思。

这日下午,杨小果把一沓整理好的计划表,评估报告,上会资料等等上交给林见霜,接着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就又有新八卦聊了。

她有八卦第一时间就找赵兮词,“刚才我去洗手间,听商务部的人说他们部门有人晕倒送医院去了。”

赵兮词停下鼠标,“怎么了?”

杨小果小声说:“内分泌失调吧。”

赵兮词以为自己听岔,“什么?内分泌?”

杨小果一股危言耸听的架势,“忘了之前在哪听谁说的了,商务部那班人,每个月领着几千几万的薪水,手头负责价值上千万上亿的项目文件,却要顶着亿万量级的压力。内外承受比例严重失衡,必定导致内分泌失调。”

话虽然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赵兮词有几分认同,她这两个月以来,确实有了点这样的感受,每一份文件每一处细节都关乎生死,须得反复核对,工作量多少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心里承受的压力。

其实转来转去,哪一行都有难处,哪个岗位都有压力。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钟时叙回了一趟家,经过前院,看见湖边凉亭的贵妃椅上躺着个人,刘医生坐在对面,气氛和谐,两人相谈甚欢。

邹姨端着果盘出来看见了他,惊喜道:“钟先生怎么回来了?”

钟时叙冲凉亭轻撇下巴,“这两天怎么样?”

邹姨脸上挂着笑,“这两天老太太状态非常不醋,刘医生每次来她都配合治疗,吃得下饭,晚上也睡得好,早上起来精神充足。”

钟时叙往屋内走,一边说:“我出趟差,大概两天,有事再给我电话。”

邹姨连声答好,问需不需要收拾衣物,钟时叙步子快,没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