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怒
激怒
是夜,离国军帐。
从盛京飞鸽传书而来的消息,被楚越呈上:“殿下,皇后娘娘在天牢自尽了。太后娘娘说她是疯妇,害死了陛下,直言要将之挫骨扬灰。”
元君白将纸条放到烛火处点燃,放到桌案上的小瓷盆里。
待火舌将纸条舔舐干净,他才淡淡开口:“依太后之意办理罢。”
楚越应下,又道:“邺王在天牢中嚷嚷好些天了,要面见您,自皇后自溢后,他经常半夜三更在牢里叫唤,说……说皇后找他索命,要他陪葬。”
元君白批阅奏折的手一顿,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无需管他,叫人看管好即可。到底是父皇一丝血脉,太后亦搬出了赐给他的免死金牌,待时局稳定,就将他发配到偏远之处,过完下半辈子,也算全了长辈们的挂念。”
他应该是厌极了这个兄弟,但他们这一脉子嗣确实不多,太后既替他寻了个被迫胁从的罪名,元君白也不好在这个震荡的时机不给太后面子。
前皇后虽有野心,没有干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她当政期间,唯一干了一件让元君白感念的事,就是将太后在朝中的势力拔了五层。
既如此,她明知尽失人心,也要护住邺王,他便全了她这份心也未尝不可。
楚越又将京中近况一一告知,元君白或点头或批示接下来要如何处理,说完,他揉捏了下眉心,疲惫地问:“有她的消息了吗?”
楚越道:“只知入了摄政王府,再也没有出来过。摄政王府戒备森严,探子暂时还混不进去。”
元君白“嗯”了一声,挥手让他下去。
人走了,他靠坐在圈椅上,强制将挥兵立刻攻打陈国的想法按捺住。
自他接手离国军政,离、陈两国隔着望江对阵已有月余,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秦淞不善战,并未在前线,但陈国底下的将领并不弱,且离国经过这段时日的内耗,纵有元君白亲自领兵,这场仗打得也并不轻松。
而他此时此刻思念的人,正大开着窗户,迎着冷风望着夜空中的一轮孤月。
“姑娘,夜里风冷,仔细受凉。”
浮香将饭菜放到桌上,走过来准备将窗关上。
班馥却挡了挡她的手:“不必管我,我再待会儿。”
浮香去将食盒里的菜放到桌面上,向班馥的背影行了一礼:“姑娘,若无别事,奴婢告退。”
班馥并不吭声。
浮香走到门口,犹豫半晌,忽然道:“姑娘,前日主公颁布了公文,大告天下,要娶您为侧妃。从离国来的那位王妃听了,听说快要气疯了,姑娘小心这段时日,她找你麻烦。”
她口中所说的那位王妃,正是在离国就经常与她作对的明珠郡主。
此前她在前皇后当政期间,转投了她的阵营,与太后有了隔阂。后来战事吃紧,离国向陈国求和,前皇后选了她来当摄政王妃。
当年出嫁还算是风风光光,可到了陈国却没有想到秦淞直接将她当了摆设。
自班馥回来后,她见到秦淞屡屡到她院中,以为摄政王金屋藏娇,先头因离、陈两国开战,她也没有闹起来,如今不知从哪里知道关在这里的人是班馥,这才按捺不住火气上窜。
浮香讲了始末,班馥的身影依旧未动。
待浮香走后,她又站了片刻,这才走回桌边,大口吃起饭来。
……行,拿我树靶子,我偏生要看看,是谁能占到便宜。
翌日,沈明珠果然找上门来。
没有摄政王的令牌,哪怕她是王妃,也进不来班馥这小小院子。
她在门口闹了些时候,直到将睡梦中的班馥闹醒了,伸着懒腰出门,对护卫道:“还不快放王妃娘娘进来?打她的脸面,可不就等于打了义父脸面?”
她到底在府中生活多年,她在秦淞身边是什么地位,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因而两个护卫对视一眼,便将阻挡的刀挪开了。
这倒更让沈明珠气怒交加。
她冷冷望着班馥,班馥却全然一副很自在的模样,踱步至躺椅边,一边打着呵欠一边问道:“义母找我何事?”
这“义母”两个字可当真刺耳。
沈明珠走过去,也不再像以往一样跟她维系着表面的和平,反而冷冷道:“我可当不起这两个字,若是殿下知道,你一身侍二夫,不知作何感想?”
班馥笑了笑,也没有被她激怒,反而道:“什么感想?嗯……也许在想是自己捡了便宜,竟曾有机会得了我这祸水的青眼?”
“你……”沈明珠气得手指都在发抖,“你恬不知耻!”
到底是闺秀,骂人的话都不新鲜,班馥甜甜一笑:“既然义母不乐意见我在此,不若去义父面前替我求求情,放我自由,可好?”
沈明珠气急,认为她是反讽自己见不到自己的夫婿。
她眼眶红了红,竟骤然拔了头上金钗往班馥脸上划去,尖尖的钗头狠狠扎入躺椅上,若非班馥眼疾手快地撑着自己翻滚在地,她这张脸还不一定会被她毁什么样呢。
这里头的动静闹得那么大,门口的护卫立刻进来,将沈明珠拦住。
班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拍拍胸口站起来,“别这么凶嘛,我提个建议,你倒是想得挺多。”
她捡起地上的金钗,手从金钗钗身摸过,然后笑嘻嘻地插回沈明珠的头上。
“义母慢走,我就不送了。”
当夜,班馥正在用饭之时,秦淞来了。
他施施然坐到了班馥面前,见她视若无睹地继续吃她的饭,眸中含着笑,敲了敲桌子,说道:“你可知方才我替王妃请了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