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替罪羔羊
养心殿。
“混账!混账!”赵元暴跳如雷地将奏章砸在地上,“朕平日里怎么待他们的?他们竟然联名要朕下罪己诏!”
虽然他竭力掩盖,虽然他施展了铁血手腕,但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皇陵坍塌的消息还是在京城的权贵层中流传开了。
这导致的结果是,有不少人将皇子暴毙,蝗灾爆发,天下动荡以及皇陵坍塌联系在了一起,认为是他失了德行才招致天谴,于是纷纷要他下罪己诏。
如果他是正常继位的皇帝,下罪己诏是有机会扭转乾坤的。可问题是,他本身得位不正,再下罪己诏无异于自杀,今后一切问题都会归咎于他“德不配位”。
所以,哪怕他与臣子死磕到底,也不可能下罪己诏。
“陛下,工部尚书杜浩大人与刑部尚书罗源大人求见。”
赵元神色一动,立刻意识到应该是案子有了进展,连忙将他们传了进来。
不多时,两人走进殿内。行礼之后,赵元立刻询问情况。
两人对视了一眼,杜浩开口道:
“陛下,臣等调查皇陵坍塌因由,确认乃是使用了劣质石料之故。”
“劣质石料!”赵元大怒,“修缮皇陵乃你工部之职!怎会有劣质石料?”
修缮皇陵一直都是工部进行的,材料采购也是工部在把关。
杜浩长叹一声,跪倒请罪:“陛下,是微臣监管无方,以至于错用了奸商!”
“罗爱卿,你来说!”赵元喝道。
罗源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陛下,此事是因有人托了关系,才用了那劣质石料的。”
“谁!”
罗源叹了口气:“荣国府贾琏,那石料商人乃是他荐入工部的。”
他之所以犹豫和叹气,是因为这事与贾琏,贾府有关。
赵元顿时大怒,罗源只是一句话,他就知道了事情大体的情况:
贾琏找到工部负责采买的官员,向他推荐了这名石料商。贾政本身就在工部任职,贾琮又圣眷正隆,于是那官员便做了个顺水人情答应了。
“那石料商人呢?”他立刻问道。
“他已于数日之前逃出京城了。”罗源答道。
赵元眼神一动,那石料商人提前逃了?这算是未卜先知,还是早有预谋?
“贾琏与他如何相识的?”
“贾琏与他并不相识,经由他养的外室月娘介绍相识,也是月娘怂恿他将这石料商荐入工部的。”罗源用了“怂恿”一词,他在尽力帮助贾府。
赵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冷芒:“那月娘何在?”
“贾琏回到家中,发现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月娘也不见了踪迹,怀疑为贼人所掳。”
“为贼人所掳?”赵元满脸冷笑。石料商提前逃走,这月娘又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个贾琏顶罪,这其中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
杜浩和罗源都沉默了,他们自然也能看得出其中问题。可这并不能减轻贾琏身上的罪孽。
“将贾赦贾政拿下严加审问,将荣国府围住,许进不许出!”赵元冷声道。
罗源心头一叹,这件事总有人要负责,看赵元的意思是要拿贾府开刀了。他不能“罪己”就只能罪人了,而贾府,就是这个罪人。
只是不知他会如何处置贾琮。按罪责,抄家流放并不为过。或许,他会顾念情分不将贾琮流放。只是,这功名怕是再也保不住了。
如此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才却折在了浑蛋兄长的手中,惜哉!
……
荣国府。
贾政忧心忡忡地来到贾母小院,这几天他的同僚被带走许多,这让他感受到了莫名的危机感。
他来到贾母房中,见到了不少姑娘,却是没瞧见王夫人和贾宝玉,问了之后才知道他们去王子腾家了。
见到他面带忧色,贾母追问因由,贾政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就在此时,忽然有婆子急冲冲地跑了进来:
“老太太,政老爷,大事不好!锦衣卫带人围了我们!”
贾母和一众姑娘们顿时大惊,贾政心头剧跳,正想询问缘由。却见袁彬带人冲了进来:
“陛下有命,贾赦,贾政,玩忽职守,有负圣恩!即刻起拿入衙门!荣国府许进不许出!”
听到这话,贾府众人脸色剧变,贾政慌忙道:
“袁大人,这是为何啊?我等犯了何事?”
“不必多言,拿下!”袁彬挥手,立刻有锦衣卫上前将贾政擒住。
“我侄儿贾琮与大人相交莫逆,还请瞧在他的份上,提点一二。”贾政求道。
听到贾琮之名,袁彬脸色一动,贾琮给他的印象很好,他也是靠着贾琮才能连破几个案子,得了赵元赏赐的。他叹了口气:
“贾公子才华横溢,本该前途无量,只可惜摊上了这么一个好色昏聩的兄长。此次,贾琏犯下泼天祸事,贾公子怕是自身难保。”
作为皇帝心腹,他当然明白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尤其还在这时局动荡,烽火将燃的关键时刻,为了保住自身,赵元一定会重判贾家。作为贾琏的亲兄弟,贾琮自然难逃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