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98章欠五七一个解释
第98章第98章欠五七一个解释
观沅在公主府内焦急等待,直到大半个时辰之后,终于看见公主一脸傲气地回来。
她手中握着明黄的圣旨,看向观沅,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走吧,咱们去窦府,看看那个老东西还敢不敢嚣张。”
窦府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水成冰。
窦相国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冰冷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件事不必再议,当年寒锦之死甄氏固然有罪,却也罪不至死。我窦家自有家法处置,岂容外人插手?”
沈老太爷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使劲拍着扶手:“荒谬,简直荒谬,寒锦是我沈家之女,何为外人?窦嘉山,你堂堂相国之尊,竟然包庇罪妇,难道真要我将你告上朝堂不成?”
窦相国毫不退让,冷笑相讥:“沈老太爷可别忘了,当初是如何与寒锦断绝父女关系的、?她痛苦而死更有多半原因是被你们逼的。此刻跑来说什么为女儿讨回公道,您不觉得讽刺吗?无非还是觉得寒锦当初有辱沈家名声,想要借此机会挽回颜面罢了。但您沈家的颜面固然重要,我窦家亦非任人欺凌之辈。若真要将此事闹上朝堂,我倒要看看,世人会如何评价您这位德高望重的前祭酒大人,当初对女儿见死不救的高尚行为!”
沈老太爷被窦相国一番言辞犀利、直指要害的话气得浑身颤抖,一口气堵在胸口,几乎要厥过去。
沈母连忙拍着他的背替他顺气:“父亲息怒,身子要紧!”
沈父上前一步,厉声道:“窦相国如此咄咄逼人,是想连家父性命也一起要了吗?我沈家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今日之事,不过是为求一个公道,将那罪妇送官而已,何曾如你刚才所说那般不堪?想我妹当初执意嫁给你,以为能得一良人,享一世安稳,却未料到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早知今日,当初就该打断她的腿,也不嫁给你这人面兽心的畜生。”
窦相国想到宋寒锦,眸中隐有泪光,但语气依然强硬:“寒锦自然是我窦嘉山一生挚爱,我绝不会姑息害她之人。但她的死是甄氏与胡氏共同造成,胡氏已故,甄氏也将受到她应有的惩罚。将她放去庄子上劳作思过,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咄咄逼人的是你们,难道非要将此家丑宣扬得满城皆知才罢休吗?”
窦炤脸色苍白地听着他们来回争执,心中早已对这个父亲失望至极,不禁冷笑道:“说来说去,你不过是害怕这件事被外人知道,会影响你虚伪的相国颜面和窦家声誉。你口口声声说爱母亲,却在她死后连一个公道都不肯为她争取,这也叫爱吗?真是可笑至极!原本我们可以悄悄将甄氏送官治罪,但你执意包庇,就别怪我不顾父子情面,我这就去面圣喊冤!”
窦相国大怒:“你敢!”
“有什么不敢的?”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公主高傲的声音:“相国大人当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仪清公主带着观沅及大理寺一干人等鱼贯而入。
仪清手持圣旨,大步流星地走进厅堂,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本公主今日就是要看看,你窦相国究竟多大的脸面,连挚爱之死都不能让你稍减骄横,是否这天下之事,皆需依你之意而行?”
观沅随即走到沈父沈母身后,关心道:“爹、娘,你们还好吧?”
沈母欣慰点头:“还好你来得及时,不然要被那个老顽固给气死,难为你了。”
观沅微笑:“希望能帮上忙吧!”
说完,她擡眼偷偷看向窦炤,发现他也在看她。
两人视线相碰,窦炤便微微笑着朝她轻轻点了点头。
观沅心下一暖,知道自己这次做对了,便撇开目光,看向公主那边。
窦相国没料到公主会带着大理寺的人在这个时候突然赶来,脸色铁青,却也不得不强行压下怒气,行礼道:“公主驾临,下官有失远迎,只是这府中家务事,恐不宜劳烦公主和外人费心。”
仪清冷笑一声,扬了扬手中的圣旨:“家务事?窦相国此言差矣,民既有冤,岂能不查?相国大人是打算抗旨不遵吗?”
沈老太爷与沈父、沈母皆是神色一振,目露喜色。
窦相国强作镇定,试图减小事件的影响:“殿下,不过是下官家中私事而已,何必动用圣旨和大理寺?不若公主说如何处置,下官照做便是。”
“你这会儿愿意听劝了?”仪清冷笑,“可惜迟了!”
“窦相国,接旨吧。”
窦相国面色一凛,不得不跪下。
仪清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窦府甄氏涉嫌谋害主母,证据确凿,着大理寺即刻介入审理,以正国法,钦此!”
窦相国脸色骤变,却也不得不接旨谢恩。
他心中明白,这道圣旨意味着甄氏之事已非他能左右,窦家颜面受创,已是无法挽回之势。
仪清公主念完,将圣旨丢给窦相国,也不管窦相国此刻吃人一般的脸色,笑嘻嘻走到窦炤跟前:“你今日要如何谢我呀?”
窦炤拱手:“自然忠公主之事,替公主解忧。”
仪清眉头一挑:“原本我还对咱们所议之事有些担心,如今多了你心上人的加入,可就有把握多了。”
窦炤皱眉:“公主何故将阿沅拖入其中?我说过,这件事炤自会替公主解决。”
仪清横他一眼:“我何曾想拖她?是她自己一头撞进来的,说今日我帮你解决家务事,她便替我做一件事。你想想,让你去劝说五七,难道不比她更有用吗?这么好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
原来,祁王那边执意不肯交出兵权退兵,皇帝震怒之下打算大义灭亲,再与围城之军血战一场。仪清公主不想看到这样的惨剧,便去劝说哥哥。
最终,祁王看在妹妹的份上决定退让一步。
他想将兵权交予仪清公主,由她带兵退回岭南,他则继续在京城做他的富贵祁王。如此形成两相制衡的局面,皇帝不用担心岭南造反,他也不用担心皇帝以及太子等退兵后便取他性命。
但皇帝仍不放心,怕公主过去之后没有倚仗,会被外人夺权。而且历来也没有公主掌兵权的先例,便想找个有能力且朝廷信任之人,娶了公主之后与其一同领兵退回岭南,以后也与公主相互制衡,如此才不会担心大权旁落。
这个人选自然落在窦炤头上,他不仅能力出众,也是太子最为信任之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所以上回皇帝召窦炤入宫,说的就是这件事,但窦炤当场便以自己已经与萧红锦定亲为由,断然拒绝。为此惹怒了皇帝,当场革了他太子少师一职,并给他七天时间反思考虑,届时若再不从,就不怪皇帝拉他下大狱。
当天窦炤便去找了公主,想从她这里突破,叫皇帝另选他人。没想到公主也在为此犯愁,自从祁王将五七派去保护她以后,她就已经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窦炤,顶多是喜欢跟人争一口气而已。五七的到来才让她知道,什么叫真的喜欢。
所以她根本不想嫁给窦炤,反倒是嫁给如今在祁王军队中有些实权的五七,不仅能遂了她的心愿,也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好办法。毕竟五七不仅能指挥得动岭南军,也与太子有过许多交流,太子了解他的t人品和能力。
只要太子放心,皇帝便不会多说什么。
但这件事还有一个最大的阻力,就是五七现在还是祁王的人,他必须主动进宫向皇帝和太子效忠,表明娶公主的决心,皇帝才有可能放心将公主和一半兵权给他。
事情听起来很简单,可公主已经从太子那里了解到,五七喜欢的人是观沅,让他为了娶公主跑来向皇帝效忠,怕是不可能的事,公主为此十分苦恼。
窦炤与公主聊过之后,也向她坦诚自己一心只想娶观沅,跟萧红锦不过是假道伐虢而已。所以两人完全可以联手,由窦炤负责说服五七,公主负责稳住皇帝。
这几日内,窦炤一边为母报仇,一边试着联系五七,但效果不大好,五七对窦炤敌意极大,根本不想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