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心结
◎“殿下,出箭吧……”◎
圆安壹年五月初六,景军全面出击,强攻鹭城,来势汹汹。
唐绮从城墙上退下来,奔马赶回宅邸,刚到宅子门口,就见一名小卒迎到她马前,抱手对她道:“殿下,八百里加急!”
“何处送来的?”她将马鞭扔给随行的白屿,接过那封信函。
小卒走近一步,放低声音道:“椋都谍网‘天’字处,送呈令主。”
唐绮摆手让小卒退下,随后掀袍进院,步伐急切。
距离上次唐绮下令密切注意都中各处动向,已过去不少时日,这还是第一次有密函送达,白屿跟在唐绮身后,见她并不看信,便忍不住出声询问。
“都中来函,殿下不先看看么?”
唐绮边走边道:“你知道召谍令为何能拆分成十块吗?”
白屿道:“属下不知。”
唐绮:“皇爷爷以武定国后,为防召谍令落入外戚之手,命前朝名将康悯怀,也就是你的师父怀公,将其一拆为十,自此彻底将我国谍报机构化整为零,散入民间,后来经我恩师柳老踏遍四境五州,重新将其寻回,才能稳坐都中而知悉天下事。上次让你拆开后,发往椋都的那‘天、地’两块,便能号令椋都谍网。”
二人经过假山,院子里的合欢树开起了花,枝桠上一簇簇粉白针绒垂散如丝,清风缓抚,摇曳生姿。
白屿瞥见合欢花,忽生感慨,眼鼻泛酸。
唐绮未曾停步,又接着道:“你不说,我也知晓你想问什么。山雨,青跃那边没有信来,怀公的事就且先放一放,眼下鹭城危机迫在眉睫,我们要先解决最棘手的。”
“是。”白屿低了头,心中有愧,“属下知错。”
唐绮没有责怪他,穿过月洞门,拍着他肩道:“去忙吧。”
时近正午,灰云盖顶瞧不见日光。
杨依依坐在院中石凳上,仰望墙角花树正出神。
唐绮快步到了她跟前,负手道:“这一仗怕是难打。”
“是么?”杨依依收回目光,转而看向唐绮,“愿闻其详。”
唐绮与她对视,眼中流露出探究的意味。
“你与城中大小官员商讨共同对敌,结果并不理想。”
杨依依面上波澜不惊:“殿下才从城墙上下来,宅中事竟已知悉。”
唐绮干脆坐下来,将胳膊搭在石桌边沿,二指敲了敲桌面。
“他们只答应帮忙维持城中秩序,但不愿开放城中粮仓供给守备军,并声称城中没有储备粮食了,以此搪塞你。就算不放人在你身边,本殿也能想得到。”
“地方官员对守备军有芥蒂,是罗鸿夕当初搜刮民脂民膏留下的旧怨,若非如此,殿下此前也不至于靠林霜姑娘从通州买粮贴补。”杨依依推锅,叠手说:“依尽力相劝了,事没办好,任殿下罚。”
唐绮摇头,眉间紧皱:“本殿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杨依依倏然浅笑:“自然。”
唐绮一愣,心道景军都打到家门口了,她竟然还能笑得出来,这还是唐绮初次见她脸上有别样神情,不由得道:“奇也。”
杨依依倒是从容,起身朝唐绮而跪。
“殿下亲自去为前锋将军敛了尸,又亲自登上城楼,察看了敌情,想必心中对此战胜负,已有定论。”
说到景军,唐绮挑眉:“景军像疯魔了一样,不惧刀箭杀伤,战意正浓,嗜血凶残之态实在是前所未有。季充这次连个攻城的阵型都没要,全然是让士兵以命相搏,他们为卷土重来的攻城战,准备了新式投石车和攀岩的铁索铁钩,图的就是一鼓作气拿下鹭城。再这么下去,只怕等不到辽东援军到来城就被破了。你想要什么,便直言吧。”
聪明人不绕弯子,唐绮早知她有退敌的办法,所以让她尽快直言,是因唐绮不想耽搁,再耽搁下去,一旦城破,城中百姓必遭灭顶之灾。
杨依依思及此处不再犹豫,果断俯身大拜。
“民女养父杨俭荣自任衍州城主以来,受周氏胁迫,曾犯下欺君罔上贪污受贿等大罪,但杨俭荣对民女有养育大恩,他膝下无女无子,民女不得不报此恩,请殿下重返椋都之日,能为他在御前求得一条生路,只要殿下允诺,民女便献上退敌之策。”
“你在威胁我?”唐绮攥拳,垂眸凶光乍现。
杨依依直起脊背,朗声道:“并非威胁!民女所求只图个功过相抵!”
唐绮顿时拍掌:“好!很好*!你能出山助我,便是为着今日吧,因为你早便知晓,杨俭荣勾连周氏,迟早要被查出。”
杨依依面不改色道:“不错。”
唐绮愤然道:“现下你同我说要报养育大恩,我且问你!杨依依,你生于唐国,长于唐国,若无国!何来家?前锋部队全军覆没后,我带回将领尸首时,你已对此战异状有所觉察了,却只字不提!等我亲自去领教,再来问我要个功过相抵!你可知被你耽误的这近两个时辰,有多少同袍死于守城?!”
“战祸之下总会有所牺牲。”杨依依目光冷如冰雪,“民女远不及殿下,心中未存什么大义,如此庸碌之辈比比皆是,这才是人之常态,而国事家事天下之事,终究离不得一个欲字,谁人所行何事无所图?若殿下当初一举登高,何须今日受困于此?是殿下做了随波逐流的人,还偏要坚持赤子之心。是您愚昧。”
唐绮被这当头一棒砸得全身发颤,可是她无言反驳。
诚然,人心都自私,杨依依所说并无半分虚假。
没有谁可以举着大义的旗帜,去强迫他人与其相同,而趋利避害等物相易,的确才是人之常态。
她既愤然,又着实无奈。
以饶杨俭荣一人性命,去换取鹭城满城百姓性命,这绝对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但若她真的允诺,又置唐国律法于何地?
想当初,她就是在这里。
在这鹭城。
面临过与之不同但类似的困局。
那是立安十四年的寒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景军首次进犯唐国,连续作战打下数座城池,攻占了飞霞关,鹭城作为边南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守,七郡百姓将要沦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