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听劝
“那你说,输比赛是什么感觉?”
“不同比赛的输是不同的感觉,对我们这些项目,输奥运会的感觉就是最疼的。”
“输比赛就是你什么都不对,赛前采访说过想赢,那就是你自大失误看轻对手看不清自己葬送好局。”
“赛前采访如果说要拼,那就是你心气不够没有远大目标根本就不配赢。”
“输一次,你之前所有获得的成就全部会被剥夺,你和shit等同,打开电视看到的是XXX拱手送出第X金,打开报纸看到的是全方位剖析你丢金有多可恶,以及大家为什么有必要来骂你。”
“如果输的是外国人,而不是队友,那更是有登报道歉,发布会道歉,全国巡回道歉会等多种道歉方式在等着你。”
“但是道歉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花纳税人的钱打这么臭的比赛,纳税人想骂你就骂你,你道歉纳税人可以不接受。”
“媒体包括地方喜欢搞一些和家人共同观看比赛的噱头,输了比赛也很热闹,败者采访不光你有,你的家里人也会有。”
“记者朋友会采访你的家人,你觉得你儿子是为什么赢不下这么重要的奥运会呢?你觉得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他是训练不努力啊,还是心态不好不堪大用啊?”
“不开玩笑的说,如果你幸运的话,输一次奥运会,甚至可以体会一下什么叫全国上下十三亿人都在骂你的感觉。”
但外界的舆论其实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更多人过不去的是自己心里那一关。
“当然,羽毛球暂时还没到这种地步,这种全国十三亿人共骂的待遇是给国球和奥运卫冕冠军的。”
“输奥运会,更多的是自己会想不通,一届奥运会看似只有四年,可你为止做出的努力可不是只有四年啊。”
“为了上奥运会,你可能做过手术,骨折过韧带断裂过,身上打过几针封闭,奥运前又去补了一针。”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身上总会有一块在疼,让你不那么容易睡得着觉,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胳膊或者腿抬不起来了,但这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奥运会不是你到年龄就可以上的,每个国家的参赛名额都有限度,像我们这些竞速项目就很简单,成绩就是数字,大家比一比数字,一二三排个位置该是谁就是谁。”
“可你们就不一样了,你们需要综合考量,什么是综合考量呢,综合考量就是教练组基于专业的评判评估一个运动员到底能不能上。”
“但实际上谁不知道,发挥这个东西,他还真的不一定呢?”
“倒霉的话,你可能十九岁的时候因为太年轻教练组觉得你不稳定没有上,二十三岁状态波动上不了,二十七岁拿到世界排名第一了但是教练组说你年纪大了迟早得退这个机会不如给年轻人。”
“你做了这么多,忍受了那么多,奥运会就是你这辈子一生一次的奥运会,你觉得自己一定要赢也一定会赢。”
“但是最后一输了。”
“从输的那一天开始,你的梦里时不时地可以梦到你那天输的场景,可能是最后的几球,也可能是开始出问题的几球。”
“不光是梦里,清醒的时候你也会想,可能是训练,可能是某个比赛,你会突然想起来,我当时是不是这么处理,就会有机会赢了?”
“这些你都扛过来了,你继续去参加别的比赛,之前支持你的观众特意走到你面前,就为了跟你说一句,你奥运会真臭,你也配打羽毛球,我当年支持你真是瞎了眼。”
“你如果要脸的话,就早点退役算了,现在看你打球真是恶心。”
说到这里,李诺霜特意留了点时间等段宏宇消化一下。
“输其他比赛的感觉,大体上是相似的,但有一点,你可能会不知道自己输了哪个比赛就导致自己上不了奥运会了。”
“一个运动员没能上奥运会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因为你在一次比赛里输过让教练组彻底失去了对你的信任,可能是因为你的省队没有为了你可以上奥运会而努力。”
“还可能是他们虽然努力了但是没有别人是赞助商支持的那么重要,甚至可能是队内投票的时候有队友没有投你。”
“确定了奥运名单你就一定可以上了吗?不是的,可能在比赛前两天的晚上,你人已经在奥运村了,但是你突然就被通知你不能比赛了。”
“队里说,你有病,病很重,要换人,然后你就被换掉,来了也不白来,去场边给队友加加油当啦啦队。”
“看着队友在场上比赛,你会不会也会想象,如果在场上比赛的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不过,这些痛苦,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机会品尝到的。”
“跟你说一点离你比较近的。”
“比如说一年半以后的青年赛,百分之一万会有降年龄段来打的人,至于是降几个年龄段,那就看对方主管教练的良心了。”
“你的对手比你大两岁,手长脚长进青春期了长得比你高了快一个头,力量大得打球过来你看都看不清。”
“于是你只能再等一年再找机会进省队,可是进了省队以后,你发现他现在是你的前辈。”
“像你们这些球类项目,是需要陪练的,没有高水平的人跟你打,你没办法进步。”
“只靠训练课是一定不够的,只能在训练课以外自己再找大队员。”
“大队员一般都是不愿意跟小队员打球的,你得想点办法让他们愿意跟你打,比如说帮他们跑个腿打个杂,买点他们想要的东西,关系混熟了能换来他们愿意陪你打一两场的恩赐。”
“人生无常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一年之前他降年龄组把你的名额抢走了,但是现在你还得花钱求他跟你打球。”
“你说,碰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而竞技体育中的无奈远不止这些。
事实上,对大部分普通运动员而言,最痛苦的过程是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只能到这里了的感觉。
能走到专业道路上的人,谁小时候还没被夸过一句有天赋呢?
但在这一行里,就是有天赋的你不断地碰到数量更庞大的有天赋的人的过程。
人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平凡的,只能止步于此的感觉,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消化。
事实上,不仅是选择竞技体育会有接受平凡的这个过程,老老实实一路读书上去也会有。
可是和读书不同的是,你所需要接受这些的年龄是不一样的,竞技体育这一行,受到这种信心上的打击时的年龄很可能就是十五六岁甚至更小。
但走大家都在走的读书这条路,你可能到大学毕业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过了几年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