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我想吻你(一)
距离江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十分钟车程的仁宁精神医院,是全国排名第一的精神专科医院。
仁宁病院外观与普通综合医院并无差别,只是这栋主建筑的设计颜色以草绿和天蓝为主,看起来更像是一幢疗养院。
走进门诊大厅,全双层玻璃落地窗的设计,能够保证日光照射量充足。
精神病院的设计理念以为病人营造温馨温暖的环境为宗旨。一楼墙面是浅绿色,二楼是浅黄色,再往楼上依次是浅粉色,浅紫色,浅蓝色,每层分区功能不同,设施颜色也不相同。
周予夏凭着上次来这里看望孙木苇的直觉,一进大厅直奔正对面左手边的拐角处,找到直达电梯。
到达6楼,按照指示走到一间办公室前,从门上的玻璃窗往里瞧,一位医生正在伏案写字。
她礼貌叩门,间隔两秒,听见里面的人应声。
此次拜访的是赵庭之介绍的师姐,单攸宁教授。
北市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出身,现任仁宁精神医院主任医师,江立市精神疾病研究中心导师。
周予夏开门站立,微笑问好,“单主任,你好。”
单攸宁停笔抬头,直接从办公桌后站起来,说:“周予夏医生是吧,快请进。”
又走到饮水机旁边倒一杯温开水给她,笑道,“你来,我可算有了救星,小赵也真是的,有你这样优秀的学妹也不早点给我介绍。”
单攸宁看不出年龄,皮肤紧致光泽,没有丝毫皱纹,及肩短发被利落地梳在脑后,还带了一副无框的老花眼镜。
周予夏道谢,接过水杯放在桌前,说:“我也是偶然和赵前辈有工作往来重新熟络,多亏他,才有幸能参与您的研究。”
单攸宁也在会客的小沙发上坐下,道:“也不是什么重大研究,只是一直在做的反社会人格治疗。心理、药物、手术都在尝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周医生可以参考一下,不用急着回复我。”
接着,她从沙发旁的铁皮柜子里拿出一沓文件,是病例的阶段研究报告以及相关测试。
周予夏双手接过病历本,本子厚得像一本书,随意翻到最后一页的页码,居然有足足200多页。
她缓缓折回至第一页的患者信息。
姓名:白时祺。
年龄:27岁。
学历:高中毕业。
危险性等级评估:4级(最高5级)
家庭概况:父亲以及一名同父异母的姐姐(暂未接受遗传基因鉴定)。
人格描述:
善于伪装情绪状态;
从未成年起反复出现违法行为,具有冲动性,不顾后果性;
漠视自己以及他人生命安全,缺乏基本人伦道德观念;
缺乏同情心,同理心,经常欺骗,利用,操纵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病情概述:
18岁被确诊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伴边缘性人格障碍。
周予夏翻到下一页微怔,白时祺的犯罪事实密密麻麻写了几乎一整页,她只是大概浏览了几下,就能看见盗窃,故意伤害等等多项罪名。
看来情况颇为严峻。
单攸宁缓了一下,解释说:“白时祺的父亲在得知儿子患病后就对他置之不理,我们的研究员先找到他父亲,表明希望通过研究治疗改善白时祺的人格障碍。当然是有志愿补贴的,他父亲签了同意书,从那时起白时祺一直住在医院。”<
“他住院的第一年反抗意愿强烈,危险性评估直接升至四级,到现在也维持在这个级数。虽然平时看起来和正常人毫无差别,但是只要有机会得手,就会造成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周予夏边听边点头。
人格障碍的造成因素有很多,先天遗传以及环境影响,甚至十岁前如果有品行障碍或者多动都会导致成年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
就目前阶段,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特定治疗可以长期改善人格障碍,这条路上注定反复试错。
这份厚厚的资料里试了许多治疗方法,包括现在十分推崇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药物使用。
周予夏又往后面翻了十几页,上面详尽描述了每次心理访谈内容,还有电休克以及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甚至还和神经外科联合尝试了深部脑刺激手术,也就是治疗严重精神分裂的脑立体定向手术。
也是无不尽其用了。
这时,她的目光落到其中一个令人心滞的名字上。
合作导师这栏写着:黎初临。
她紧绷的神经在默念这三个字时明显放松些许,淡声道:“原来黎医生也曾经参与过。”
“是。不过手术效果不明显,这方面的治疗方案暂时搁置了,”单攸宁答了一声,忽地想到什么,抬头望她,“他是你们医院的吧?”
周予夏弯唇回答,“他是我大学时期的学长。”
单攸宁听见这话,轻轻一拍手,欣喜道:“是吗?这样看我们四个应该一起吃个饭,你我,赵庭之再加上黎初临。”
周予夏微怔。
事情的发展方向出乎她的预料。
单攸宁教授是行动派,立刻约了当晚的饭局。
等她和单教授先一步到约定的饭店时,她慢半拍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