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大唐的裂变华夷天下》(13) - 大唐的裂变 - 王澄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的裂变 >

第七十八章《大唐的裂变华夷天下》(13)

公元九五六年,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后蜀广政十九年,南汉乾和十四年,北汉乾祐九年,辽应历六年

一征淮南

根据侦骑探报,南唐将刘彦贞率军水陆并进,步军已抵达距寿州二百来里的来远镇,水军数百艘战舰正向正阳浮桥驶来,唐军的意图显然是要切断周军的退路和援路。李谷听罢,心中不禁大惧,对众将吏道:“我军没有水军,一旦贼军抢占正阳浮桥,我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到那时,我军想全军而退恐怕都难了,不如暂时撤兵,退守浮桥以待圣驾。”诸将皆以为然,便将寿州城下的剩余粮草全都焚烧,撤离寿州。

回撤的路上,南唐各军迫近的消息不时传到军中。周军虽然训练有素,也不免有些紧张,皆想尽早离开险地,军纪因此有些松弛了,致使军需多有丢失,从淮北带来的一些民夫也被丢弃在了南唐境内。

此时,柴荣已率大军离开了大梁,刚刚行至圉镇,就听到李谷撤军的消息,不禁心中大急,急令中使飞马前往寿州制止李谷。但是,等中使见到李谷时,李谷已经撤退至正阳了。中使只好让李谷屯军正阳,以待圣驾。柴荣行至陈州,接到中使回报,心中很是生气,只好急令李重进火速进军,并带话给李重进道:“李谷退军,唐兵必会急追,卿应急速前往迎敌。”李重进接到诏命,连忙率骑军星夜兼程地向正阳赶去。

李谷闻听柴荣正率大军南来,忙遣飞翎特使送上奏章,说道:“贼军战舰皆沿淮河中流疾进,我军的弩箭、火炮均无法企及。如今,贼军战舰正在逼近正阳浮桥,而淮河水位日日上涨,一旦浮桥失守,军心必会动摇,我军将进退无路。若圣驾亲自临阵,万一粮道断绝,将有不测之危。万望陛下莫要渡淮,暂时驻跸于陈、颍二州,待李重进到达后,臣再与其合兵力战,如此才可抵御敌军战舰,待浮桥确保无虞,再奏知圣上。我军只需厉兵秣马,待冬日水枯之时,贼军将无战舰优势,再行攻取,犹未晚矣。”

柴荣看罢奏章,心中更加不悦,暗暗自责道:“李谷治政筹粮尚可,治军打仗却才显不足,朕用其所短,乃朕之错也。”遂令各军急速赶往正阳。

南唐神武统军刘彦贞出身豪贵,既无才略,又不知兵,但极善敛财,数年下来,竟积蓄财物有数亿之巨。如此,他便有了贿赂权贵重臣的巨财,魏岑等人得了他的好处,自然争相为他美言,皆说他“治政有龚、黄之能,用兵有韩、彭之略”。久而久之,李璟便认为他乃栋梁之才,对其日渐信重,故而,周军南下后,李璟在选用大军统帅时,首先便想到了他。

刘彦贞领命之后,起初听说周军骁勇迅捷,心中也有一些惧意,生怕遭遇周军,故而把声势造得很大,行军速度却非常缓慢。不想,此举还真吓退了李谷!李谷退军的消息传到军中后,他便像换了个人似的,传命全军急速追赶周军。他对偏将咸师朗、张廷翰、吴彦晖等人道:“刘仁赡这个胆小鬼,一再说周军如何如何骁勇,现在看来,周军不过如此!上天送给刘某如此大功,咱可不能白白丢了。传令全军,急速追击周军,只要追上,大功就到手了!”此命一下,五万多南唐兵士连早饭都没有吃,就饿着肚子开始急追了。一时间,前往正阳的路上,到处都是向北追赶的人流,旌旗辎重绵延有数百里之长。

刘仁赡听说后,连忙遣人劝阻刘彦贞道:“君侯前来赴援,君侯大军未至,而敌军先遁,这是敌军敬畏君侯之声威,君侯又何必一定要速战呢?万一失利,则大事去矣!”

刘彦贞前锋军将张全约也劝道:“敌军情势不明,不可急追。”

刘彦贞大怒,呵斥道:“本帅用军,你等怎知奥妙?你等只管追击,有延误我军事者,定斩不赦!”

刘仁赡见刘彦贞一意孤行,便对左右道:“刘君侯若真的遇到周军,必败无疑。大军若败,周军必会乘胜再来攻我寿州,我等需及早做好守城准备。”于是下令各军紧急征兵,日夜收集粮草,配置守城器械,拓宽寿州城壕,并将境内之军全召入寿州城中。

李重进率军疾进至正阳后,对李谷言道:“陛下有旨,请相公原地整军,等候陛下大军。”

李谷道:“据军探来报,刘彦贞已经与皇甫晖会合,八万多唐军马上就要到正阳,我军须依城坚守,莫要让刘彦贞与淮河中的水军会合。”

李重进道:“陛下命相公守御正阳,令李某阻击刘彦贞,李某这就率军出城,去会一会这个刘彦贞。”

李谷道:“既是主上之命,万望李公小心!”

韩令坤、赵匡胤等战将也纷纷要求率各自属军出城御敌,李谷道:“陛下让我等整军守城,诸公不可尽行出城,韩、赵、高、白四公可率本部精骑,随李公出城迎敌。不过,敌军势大,公等万不可恋战,一旦失利,请速速回城。”

李重进领命,当即与韩令坤、赵匡胤、高怀德、白延遇四将率领八千骑军出了正阳城,于城东二十里铺列阵以待。李重进对众将士道:“敌军势大,我军须严阵以待,阻住敌军。没有本帅军令,万不可擅自出阵!”诸将凛然听命。

没过多久,南唐军就陆续抵达了,刘彦贞见周军已经布好军阵,当即传令各军加紧布阵。皇甫晖不解,问道:“敌军只有数千人,我军正可趁势冲击,何必布阵?”

刘彦贞道:“我军尚未到齐,周军全是骑兵,不布好阵形,敌军若来冲击,我军如何应敌?再说,听刘仁赡说周军约有二万之众,对面只有数千骑军,步军肯定埋伏起来了,此等伎俩焉能瞒过本帅!”

张全约道:“斥候探报,敌军步卒正在防守正阳浮桥,这儿只有骑军。再说,我军滚滚而来,敌军若冲击,必会陷入重围之中,周军即便人人都是赵子龙,也会被累死的。”

刘彦贞不听,立令各军布阵。一直过了两个时辰,南唐各军才陆续到达,全都列成军阵做好迎敌的准备!李重进放眼望去,估计唐军有六七万人,军容甚为壮观,且军阵前全横布着拒马,拒马之上皆用铁丝捆扎着利刃;阵前还放置了一些用木头刻制的猛兽,看上去红红绿绿的,个个张牙舞爪;又见南唐军士从皮囊中拿出了铁蒺藜,布撒在拒马之前。

李重进看罢,对赵匡胤等将道:“敌军滚滚而来,我本想他们会一鼓作气冲击我军,不想,他们竟停下来列阵,而且在阵前摆放这些劳什子,显见是作防御之态。看来,刘彦贞还是有疑惧之心啊!”

赵匡胤笑道:“是啊,敌军这是胆怯,竟然用‘猛兽’给自己壮胆。”

李重进高声道:“既是如此,我们又何必与他们费此周折呢?擂鼓,铁甲军冲击!让他们看看咱大周的军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