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248章实际上事情到了这一步,不论是谢宝庆他们到底是有什么想法,他们都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而王书生刚刚说的方法,是谢宝庆最中意的方法,他不想和李维硬磕,因为硬磕他的实力就对绝对会受损.
而实力受损后,对于谢宝庆来说,那就是他后面可以论功行赏的筹码减少了.
如今只需要拿下城门,他们只需要再李维被拖住,城里又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剁下就行.
而城门又是一个狭隘的地方,自己只需要放在哪儿一些人,那城里的那些人,就很难攻破城门,更别说他们两方兵力相差无几.
至于说李维看到后什么反应,会不会转头攻击他,这个问题王书生和谢宝庆都没有考虑过,他们不觉得叶晨会给李维这个机会的.
想到这里,谢宝庆忽的看向秦怀玉道:"秦将军,这个计划可行?"
谢宝庆也没有忘记,自己这边可是还有一个秦怀玉呢,他可是叶晨派来监视自己等人的.
秦怀玉闻言别有深意的看了两人一眼,而后摇摇头道:"就这样吧!"
说完秦怀玉就大踏步离去,谢宝庆和王书生的小心思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无非就是这两个家伙想要保存实力而已.
而对此秦怀玉根本无所谓,或者说叶晨无所谓,谢宝庆他们的作用就是勾引李维出城,李维已经出来后,那他们做什么已经没太大的关系了.更别说现在,王书生他们要做的是占下大门,这对叶晨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毕竟叶晨他们消灭李维后,城里还是有些人的,他们要是死守还真有些麻烦,现在谢宝庆他们废物利用,这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见秦怀玉离去,王书生和谢宝庆对视一眼,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都是快速的向着自己手下聚集地而去.
……
不多久,长平的城墙上,战鼓响起,城门突然大开,李维领头率着一万三的士卒冲出了城门,而谢宝庆和秦怀玉部的七千士卒,紧随其后.
最后,整整两万人,直接在城下摆开了阵势,黑压压的一片,与叶晨的五千先锋锦衣卫遥遥对视,而两方相距不到两百步.
见到这种场面,后方压阵的叶晨神色一肃,随后也不迟疑直接命令两千守备军压上,不消片刻就和五千锦衣卫汇合.
说实在的,锦衣卫还好一些,他们知道自己大人有计划,自己同僚就在附近埋伏着,而那两千守备军此时一个个却是浑身有些颤栗.
毕竟他们只是郡县的守备军,而且还不是大唐边境的守备军,很多人当兵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亲历战争.
当然了,这两千人并不是第一次,他们之前就已经和这些流寇战斗过一次,不过那次是他们守城,流寇攻城,这两方的占位是不一样的.
而这次可是实打实的两军对垒,而且对方人数还数倍高于自己等人,他们也不知道叶晨的谋划,此时他们能不心惊吗.
两军对垒的场景,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人自然也是一样,就像这两千守备军,他们不是处于边境,几乎战乱和他们无缘,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就是待在自己的守备范围里.
而向这样的对垒,除非是朝代更迭,到处都在打仗,否则普通人也是一生都见不到.
如今他们七千人对抗对面两万人,虽然对面只有几千的精兵,剩下是一万多的流民组建起来的,手里的武器也是杂乱不堪,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加起来也是两万多人啊!
这种大场面的对峙,这些守备军虽然感觉自己武器装备上占优势,可是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惊胆颤.
这就是战场上的气氛,不管你再怎么勇猛,实力再怎么强悍,但是两军交战的情况下,战场自己就会产生一股肃杀气息.
而就在李维大军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之前叫嚣的厉害的蒋余,猛的眼睛一缩,而后直接躲到了大军的后方,此时,他全然忘记了之前自己在城下那通嘴炮是有多么的嚣张.
而蒋余之所如此,那是因为李维这家伙出城后,啥都没说,第一时间就把目光投向了蒋余,而眼里的恨意,是个人就能看出来.
与此同时,薛仁贵在和叶晨汇合后,直接让叶晨到大军后方,他虽然知道叶晨武力也是超凡,但是这是战场,刀剑毕竟无眼,他还是有些担心叶晨出现什么问题的.
叶晨倒是也没有拒绝,毕竟这次他已经把所有的指挥权都交给了薛仁贵,现在薛仁贵让他去后方,他也就无所谓了.
叶晨离去后,薛仁贵李刻将大军进行调派,因为两千守备军都是守城的将士,所以他们携带的都是弓箭,于是他将两千郡兵调到了阵前,个个手持弓弩,搭弓拉箭,箭尖45度仰角,朝着敌军方阵.
这是大唐如今最常见的唐弩,亦是大唐的制式装备,他们的前身是仿造秦弩制造的,要知道秦朝的时候他们的秦弩可是秦军的大杀器,大秦帝国曾靠它称霸天下.
不过后来大秦被汉朝替代,随之秦弩的资料也就遗失了不少,汉高祖刘邦曾经花费大代价寻找完整的秦弩,可是他最终也没有找到.
最后他们只能是根据残存的资料,已经残存的秦弩进行仿造,不过可惜,这些仿造的弩虽然比之普通弓弩要强,但却是达不到秦弩的威力.
当然了,这只是普通秦军的弓弩,他们还有更厉害的重弩,以及大型连弩,这种弩采用机械结构发射,一次可发射数十支粗如矛杆的箭镞,杀伤人十分的惊人!
而这种弩已经是完全的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哪怕后来有人成功复制出来一些,可是那也是比之差远了.
而汉朝防制的秦弩,在经过五代十国,到了大唐的时候,早就已经再次被遗失在了历史洪流之中,不过根据那些汉弩改进的通用弓弩却是被流传下来.
而这些弓弩之所以会被流传下来,那是因为制造材料普通,威力也是减小很多,就连射程也降低到了百米左右.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大唐也有自己的底牌,那就是锦衣卫如今手持的连弩,这个之前也说过,他们是根据诸葛连弩仿造的,一次性可以射出三支弩箭,而且威力射程都是远超普通弓弩.
并且这种连弩体型还极为轻便小巧,很好携带,可是大家也都明白,越是厉害的东西,那制造起来也就越是麻烦.
这连弩就是这个情况,他倒不是制造麻烦,而是制造的成本过于巨大,他使用的材料实在是太过于稀缺了.
以至于此时的大唐,明面上暴露出来的也就三万多只,实际上加上暗地里隐藏的,估计也就十万顶天.
而李维作为幕后之人的棋子,他对于大唐如今的弓弩自然是很清楚,所以这也是他为何会在两百步开外整队,摆开阵势,因为这个距离,不在弓弩的射程之内.
对此薛仁贵自然也是清楚,可是他并不着急,也不为此觉得有什么可麻烦的,毕竟现在就看谁先撑不住而已.
更何况,承认过还发现了一件让他有些欣喜的事情,那就是他发现,敌方这两万多出城的兵卒方阵当中,前面一半方阵是打着李字旗,而后面的士卒方阵,却是打着谢与秦字旗.
很明显,这是薛仁贵发现了谢宝庆和秦怀玉等人,同时他的心里也开始有了计较.
原先他们的计划是,李维出城迎战,谢宝庆等人在城内反水,这样就能最简单的把长平拿下.
但如今谢宝庆和秦怀玉竟然被裹挟着一起出城了,虽然之前的计划被破坏了,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无非就是要多费一点精神罢了.
"冠军侯叶晨,你不是这次平乱的领头人吗,你怎的躲到了最后面,有种你出来跟老子决一死战啊!"这时,李维看着前方只有薛仁贵一个人,不由得冷笑着开口道.
叶晨自然是听见了,但是他却没有搭理李维,而是薛仁贵开口了,只见他道:"李维,你以为侯爷和你一样,是一个莽夫吗,侯爷才不屑于和你单打独斗,只有你这莽夫才会被人骂两句,就真的傻逼逼的带着人冲出来要大战一百回合,你要想和侯爷战斗,那就得先过我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