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对峙
第144章对峙
公元前二百一十四年,暨秦始皇三十三年!
咸阳宫,麒麟殿内!
秦朝大将,也是秦始皇的娘家亲戚赵佗,站立中央,聆听只有他才能听的圣意.
"陛下,您说的,是真的吗?"
时年二十六岁的赵佗,很是惊讶.眼前的这个老人,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
的确是老人了,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四十六岁的了.在大秦时期,是绝对的老人了.
只见,头戴九帘鎏冕,身着黑底大龙袍,腰别太阿剑的秦始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身姿挺拔,那坚定的眼神,还有严肃的表情,让他的祖龙气场无比强大.
其实已经不用开口了,这眼神和表情,已经告诉了赵佗.这个老人,还没有老痴呆,神志非常的清醒.
始皇帝刚才那番话一说,赵佗真的有点儿怀疑这个老人,痴傻了.
他连‘江山都可以不要,大秦亡了也没关系’的话,都说得出口,谁都得怀疑他傻了.
"不用惊讶,朕没有痴傻."
"你要记住,朕是始皇帝.朕不仅仅是大秦的始皇帝,还是华夏民族的始皇帝!"
"朕当然希望,大秦得以延续万世!"
"但是!"
突然,始皇帝目光如炬,看着赵佗,激动万分道:"相比华夏民族,大秦可以亡,可我泱泱华夏不能亡!!!"
紧接着,始皇帝看向赵佗,斩钉截铁道:"如果匈奴等异族入侵了北方,咱得给华夏民族,留个东山再起的地儿."
"南方是个好地方,山好、水美、土肥,尤其是键尾堰所在的蜀地."
"南方在,华夏在!"
"你,可明白?"
赵佗看着这个激动万分的老人,瞬间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当即行跪拜大礼:"臣,明白!"
始皇帝淡淡一笑:"记住,我们征服岭南,不仅仅是为了征服,是为了大一统.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记住,我们是一个国家,是华夏民族."
"只有团结,我华夏,才能与天同寿!"
"朕相信你,可以做到!"
"宣旨!"
话音一落,这个老人转过身去,背对着赵佗,独自流下一滴眼泪.
他流泪,是因为他的亲戚,还有六十万老秦人明天就要出发了,就要永别了!
他背对着流泪,只因为他是始皇帝,脆弱的一面,只有藏起来!
眼泪落下,太监开始宣旨了.
"大将军赵佗,领六十万老秦军民,移民岭南,与当地百姓成亲,落叶归根,世代守护南方."
"南方在,华夏在,秦可以灭,华夏民族,不能灭!"
"大秦始皇帝—赵政!"
赵佗带走六十万老秦之后,没过几个月,始皇帝又让蒙恬带走三十万老秦,移民北方,守护长城边关.
这个老人,为了华夏民族,做了两道防线,第一道就是守护长城的三十万老秦.
如果他们没了,匈奴等蛮夷进来了,那就该守护南方的六十万老秦,挑大梁了.
可谁知道,始皇帝驾崩后,没过几年,刘邦和项羽就带兵攻打咸阳.
百万老秦真的没有管,真的没有回来.只有章邯带两万囚徒军和刘邦项羽作战,结局是肯定的,输了,大秦亡了.
可是,华夏民族,却安定了!
大汉崛起,赵佗因为不想投降刘邦,立国南越.同时,也不发动内战,依然守卫华夏南大门!
终于,在汉武帝时期,赵家投降了.
当时的赵家后人,手捧大印地图与降书,在未央宫说了一句话.一个降臣,因为一句话,获得了满朝文武的尊重!
"有一个老人说过,我们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以,我投降,也不要你封王,只愿继续执行始皇帝遗旨!"
汉武帝非常感动,当即拟旨.
"南方在,大汉在,大汉王朝可以灭,可我大汉民族,不能灭!"
"朕之旨意,与始皇帝遗旨一致,赵家军可在南方自行募兵,永世听调不听宣,守护大汉南大门!"
"若有外敌入侵大汉南大门,可自行出兵御敌!"
"犯我大汉,虽远必诛.凡敢持兵戈凌我者,必戮!"
"大汉皇帝—刘彻!"
从此,南方赵家军秉承秦皇汉武遗志,对于中原王朝的更替,一概不管.皇帝胡来,本来就该被取代.只要是汉人当皇帝,只要对百姓好,就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