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我想造车!” - 2003:从外贸开始 - 如梦如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3章“我想造车!”

第243章“我想造车!”

“你真的把汽车生产资质搞到手了?工信部的那种,你没被人骗了吧?”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顾领导有些意外的看向檀锦程道。

说实话,这事儿他知道一点,但具体细节还真不太清楚,赵锦生之前确实是参与了接待,但对方也没说是因为什么来的啊。

原本以为只是用这个由头来招商引资的,谁曾想还真让他拿下了。

“当然是真的啊,不然我费这么大功夫干什么,花了不少钱呢!”檀锦程坐在领导对面,翘着二郎腿略有得瑟的说道。

檀锦程的样子让他不由得一阵好笑,很配合的问道:“花了多少钱?”

“前前后后花了1000多万吧,另外还要在我们县里建一个电动车的仓储中心。”

锦鹏贸易的捐款也有我的一份嘛,说1000多万很合理吧?

“这个价倒是不贵,你小子算是捡着便宜了,不过伱要汽车生产资质有什么用?闪驰现在没能力造车吧?”

“我暂时确实没有能力造车,不过别人有啊,今天来找领导为的就是这事儿呢。”

“顾领导有些不明所以:“什么意思?”

“我听说永康有一家企业,厂房盖好了,车子也造出来了,不过没有准生证,找了几家大国企,人家都不理他,现在正头痛着呢,区里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捞点儿好处?”

“众肽汽车?”

“是啊,领导也知道啊,咱们现在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是不是可以运作一下,争取个合作机会?”

“这事儿不需要区里出面吧,你把资质借给他们,虽然有点不符合规定,但问题也不大,闪驰每辆车收取一定的费用,你收购的钱是能赚回来的。”

檀锦程一笑道:“如果只想挣这点钱,我费这个劲干什么,多卖点电动车不就行了,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想办法帮区里争取到一个汽车项目,领导我这也算投桃报李了对吧?”

看着对面依旧有着稚嫩的面孔,嬉笑间说出自己野心的檀锦程,顾领导有些震惊了。

年轻人真是敢想啊!

“你现在大小也算个企业家了吧,做生意的该不会不知道一家汽车企业对当地意味着什么?北仓区有什么理由让对方搬过来?”

汽车产业链,这玩意儿是随便能动的吗?真挖过来了,永康那边不得恨死自己。

“没说全部搬过来啊,但是入股,往后搞个产业基地总是没问题的吧,不知道领导对众肽有多了解,他们的母公司已经借壳上市了,所以实力还是有的,弄一个甬城分公司还是没问题的。”

2006的上市公司,不像后世么泛滥,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是有一定实力的,物以稀为贵的年代,辖区里有几家上市公司,是政绩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目前区里上市公司这一块儿还是比较薄弱的,后世号称纺织业里的富士康申州公司,也只是去年年底在香江上市,檀锦程第一次去香江买qq腾讯的时候,他还没有上市。

北仓区真正上市公司大爆发,应该是在2014年之后,0几年的北仓,其实也就是刚刚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很活跃,但其实也远没有那么的强。

不像后世,有很多隐形的细分行业头部企业。

当初闪驰科技的计划书里,檀锦程曾根据规划设想提到过,若是能够完成既定目标,闪驰科技会在未来5年之内上市,这也是吸引区里的一项内容之一。

总体来说,闪驰科技受到区里重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行业爆发期以及出现的时间点都恰到好处,加上今年头两个月闪驰科技的出货量大大出乎区里的预期。

作为实际牵头人的顾领导,自然是面上有光,不光是带动了区里的就业以及税收,更落下了一个会识人,敢用人的美名。

一路以来,对于檀锦程,顾领导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位年轻人虽然跟其他生意人没两样,喜欢胡乱吹牛,但那也只是在一些具体销售数据上吹吹牛逼,对于公司的规划从来不会胡乱言之。

相反,对于公司发展的规划,小檀同志有着自己特有的坚持,盲目的扩张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檀锦程此时的提议,领导是比较重视的。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别磨磨唧唧的了,这也不是你的性格。”

檀锦程嘻嘻笑道:“就知道瞒不住领导,您真是英明,我这里有份计划书,您给过目过目,把把关,看看可行不可行。”

说罢,便从随身的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文件,这是这几天檀锦程写的一份关于入股众肽汽车的可行性方案。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口才好确实能说服一些人,但对于这类体制内习惯一板一眼工作流程的人来说,显然书面的方式要更正式一些。

文件里的内容其实也很简单,闪驰科技以及北仓城投以汽车生产资质以及现金的方式入股铁牛集团,换取众肽汽车未来在北仓建立分公司,汽车产业基地等等。    大型汽车公司未来的发展不可能只局限于一座城市,因此只要不让众肽搬走,只建设一个分公司,还是有合作机会的,拉上北仓城投,一则是为了牵线,二则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未来,如果众泰依旧还是按照老路子走下去的话,檀锦程可以跟北仓城投形成一致行动人,到时候就可以谋夺其控股权了!

此时此刻,谁也不会想到弱小的闪驰科技最终的目标是众肽的控股权,由北仓城投出面牵头,也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

众肽前期自从拿到汽车资质之后,其实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爆雷应该是在2018年附近,2016年保时泰上市之时还曾经火爆全网,创造了3天卖了两万台的记录。

保时泰的成功得以让众肽在2017年通过借壳母公司旗下控制上市公司的方式登陆a股,当年的市值一度超过300亿,不过从其2017年借壳上市,2019年就爆雷来看,似乎这就是一场提前做好的局。

到2017年众肽借壳上市,还有10年的时间,这10年时间完全够檀锦程布局,拿下他的控股权了,反正众肽老板的本意无非是资本套现,没有长久造车的计划。

最不济,万一自己到时候把握不住,也能够通过减持的方式,将这笔投资最大利益化,这就相当于在其发家之前的a股投资了,做得好十倍,百倍的收益。

这是闪驰科技以及檀锦程的利益,而对于北仓区来说,他们的利益诉求其实也不差,有一家发展前景不错的汽车公司,未来可以在区里设立分公司。

增加了就业,税收,同时还丰富了产业链,北仓区这边目前做汽配的工厂不少,但都苦于没有汽车产业,而无法突破,像是后世上市的拓普之类,这会儿还都是小厂子。

事实上前世北仓的汽配产业,也是等到吉利入驻之后,才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间段的北仓民营经济,还处于转型时期,以服装,化工还有摩托车汽车产业为主的模具产业。

张明灿之前的公司就是做摩托车汽配的,像他那样的厂子在北仓区有很多,这些厂子都面临转型问题,转型得好对于企业主还有地方zf都有好处,转型得不好就要走向没落。

通过引进一家汽车企业,丰富区里的产业链,效应是立竿见影的。

檀锦程提交的文件写得很详细,可行性也非常高,最重要的准生证闪驰科技已经搞过来了,只需要居中牵线,打消永康那边的顾虑就行。

至于城投公司的投资,风险自然是有,但投资有赚有亏,这不是正常的吗?

亏了不过损失一些现金,但促成了就有大大的好处,这笔四方或者说是三方的合作确实是可以搞。

文件不长,10几分钟领导就看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