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钟情听凭风霜呼啸。
第114章钟情听凭风霜呼啸。
郑将军早已坦白他与缙王殿下的一切。
可待字闺中的小姑娘仅是得知郑将军肯为她的姻缘说合,就喜不自胜。小姑娘固执地想着,这般风流才子,少时好了龙阳之道又如何呢?
许王后曾以为,只要缙王殿下愿意娶,她定然能等到触及殿下真心那天。成婚后,殿下果然如她匆匆一瞥的印象中一样完美,对她无微不至。
她的衣履首饰永远新颖;她踏出殿门的鞋底,从来不必沾染尘土;她坦言自己身患怪血病,不宜生养,殿下便从宗室过继了幼子;她被宗室过继来的幼子闹得精疲力竭,殿下便将其交予郑将军亲自教养。
她与缙王,或许真的可以像善王和文怀王后,成为令七州人人艳羡的佳偶。直到流血身亡的前一刻,她仍是这么想。
情窦初开,少艾痴恋,最是天真如山中细雪飘舞,烂漫如雪中红梅陡落。听凭风霜呼啸,吹不乱一片去见心上人的裙摆。
-
夏至已至,姹紫嫣红的汴亭嗅不到花草芳烈。呼吸之间,鼻腔便要任霸道的热流灌个九分满。
这样的日子,可怜展凌君不仅要眼睁睁看着满桌的冰镇菽浆离咽口水,还要老老实实喝完面前热情洋溢的汤药。
当然,汤药没有感情。宁展与其朝夕相处多日,每回服药时,依旧躲不过那股小刀刮嗓般的辛辣。
比辛辣更无情的,是不知停歇提起勺子的宁佳与,
“我,唔噜......”宁展张开嘴,匆忙吞药,“什么时......唔......候才可以......唔......吃点别的!”
以宁捧着出炉的白粥进入里间,宁佳与便不继续当恶人。她放下空药盏,临走前煞是同情地朝宁展眨了眨眼,道:“这个我说了不算,得问以宁兄弟。”
以宁和宁佳与互相点头,除了寻常打招呼,倒另有些交接公务的意思。
他坐到宁展床前,一手端碗,一手搅动木匙散热,略显窘迫道:“殿下不能明示病因,为何药方子也只瞒着属下一个人。前些天若非景二殿下照顾您用膳,属下怕是又要犯错。”
托以宁的福,宁展终于找回点没用的面子。他不自觉微微仰头,道:“那你现在知道了?”
以宁低头称是。
“怎么知道的?”
以宁对上宁展隐含期待的目光,如实道:“先前与姑娘不在,属下负责熬药,景二殿下执意要为殿下做什么,属下便把早膳交给他。今日与姑娘替殿下熬药,属下自从二殿下那儿把早膳的活讨了回来。二殿下交代,粥,一定小口趁热吃。属下质疑,二殿下说,桂枝汤养正大、发汗弱,热粥有助药力。”
他深知以宁不爱医道,至少一天拖一天翻完了墨郎中备下的医书,不料仍麻木至如此地步......宁展瞧着武学路上狂奔不复返的以宁,遗憾道:“我哪里是只瞒着你一人,景兄也是自己发现的啊。你说你对着那药炉好些日子,怎的连四君子汤和桂枝汤都分不清?”
“属下志不在此。”以宁理所当然道。感受到宁展的凝视,他木着脸找补:“殿下明白的。”
他是明白,还明白得比谁都早,否则不会向缙王讨那本郑家军的武籍送给以宁。真要论起理来,他便是撺掇孝子顺孙走岔路的主犯。
宁展眉毛一跳,过意不去地劝:“但以氏不是向来传内不传外吗?从前家族兴旺倒无碍,到以伯父这儿,剩你和墨郎中了。”
以宁不是将重担压在家姊一人身上的小弟。
“祖母将以氏托付给元老夫人,就意味着从父亲开始,以氏不再传内不传外了。”以宁认真道,“父亲和阿姐说,是否收门徒,收什么样的门徒,阿姐该自有决断。”
以素兰愿意相信那位心善的年轻贵人,却不敢奢望兵荒马乱时的不费之惠。那些倾尽祖辈心血的医书,既是她不惜一切保全的家珍,亦是她报恩的诚意,哪怕代价是珍宝不再独属于以家。
然元叶终究悉数未动,原原本本交还以钟行。
一勺寡淡的热粥送来,宁展不进食、不说话,足见忧容。
以宁很不想在此事上谈及某个人,可他若不说,殿下能一直封嘴到底。至于与姑娘那番粗暴但管用的法子,他是没法效仿的。
他犹自举着勺和碗,平淡道:“阿姐把景二殿下视为入室弟子,景二殿下没让阿姐失望。日后回程北上,二殿下随阿姐坐诊,要比我合适得多。”
宁展总算松口,抿下一勺粥,斟酌道:“假如景兄——”
他言语未尽,思绪被外间的碎念念带了出去。
“又是麻糍啊......”宁佳与奋力咀嚼齿间的软韧香甜,含糊道。
景以承手捧油纸包裹的大肉饼吃得正香,闻言也奇道:“与姑娘不在那几日,阿宁吩咐小厮买的早点里一块儿麻糍没有。我问阿宁,为何今晨偏走那么远买麻糍,他说是与姑娘你的喜好......莫非他弄错了?”
“......我的?”宁佳与迟疑指向自己,“......喜好?”
里间两位面面相看。
以宁呆滞一瞬,随即收回空勺,小声问:“殿下不是说,与姑娘喜欢那些麻糍吗?”
宁展忍了又忍,这才没喷脏凉被。
他咽下白粥,低笑道:“我分明说的是,小与喜欢类似麻糍那般绵甜的吃食,平素布膳可以此作参考。但就是再喜欢,也不用她一在,就顿顿备着这么一样食物。阿宁啊阿宁,你总不开窍,日后娶妻......”
殿下所言,以宁十分不解,却沉思熟虑,回应道:“——为何要娶妻?属下日后不在殿下身边,便唯有从军一种可能。”
如此,娶了妻,岂非平白耽误人家?
宁展和以宁之间从未正经论过此事,而今话赶话说到,两人皆似误闯十里烟海,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判断。
“这......”
以宁的想法,确与宁展预测相差无几,也教他一时不知怎么反驳。
使命感将以宁和森冷的王室深深捆绑,若有个彼此牵挂的知心人,即使不能常常陪伴左右,起码日子还有鼓劲向前的盼头,而不是一味麻木接受。
在他看,以宁此生,值得拥抱刀光剑影之外的更多颜色。
“阿宁,成亲是你情我愿之事,也当讲缘分,可谁道作为将士,就与婚姻无缘?按你的想法,宫内伴驾的禁卫、军中为家国鞠躬尽瘁的将卒——远的不说,就说你最钦佩的公孙将军。公孙将军不善吟诗作赋,相貌周正而已,你觉得,许尚书的爱女愿意嫁他为妻,是看中听来威武的车骑将军名号,还是那点月例银子?”
显然都不是。
贫穷和疾病尚且不被将军夫人放眼里,空名和铜臭于她又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