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辅星
怀里的身子很轻,却又重若千钧。
谢绪凌抱着她穿过漫长的宫道,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踏得格外沉稳。殿内的暖气扑面而来,慕卿浔却冷得打了个哆嗦,将脸更深地埋进他的胸膛。
“陛下在御书房。”内侍总管在前面引路,脚步细碎而急促,不敢回头看这对刚刚在宫门外掀起滔天巨浪的夫妻。
御书房的门开着,一身明黄常服的新帝正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纷扬的大雪。
“臣,参见陛下。”谢绪凌并未将慕卿浔放下,只是微微颔首。
新帝转过身,他很年轻,眉宇间还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此刻却尽是复杂。“谢爱卿,你这又是何苦?”
“为国,不苦。”谢绪凌的回答言简意赅。
“好一个为国不苦!”新帝的声调陡然拔高,“你可知你这一跪,让朕陷于何地?让满朝文武陷于何地?民意汹涌,朕若不允,便是昏君;朝臣若再阻,便是奸佞!”
“陛下既知民意,便该顺应。”
“放肆!”新帝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笔墨乱颤,“谢绪凌,你是在教朕如何做皇帝?”
慕卿浔动了动,想从他怀里下来。谢绪凌的手臂却收得更紧,不让她动弹分毫。他抱着她,像抱着一件稀世珍宝,又像抱着自己的所有物,不容任何人觊觎,也不容她自行挣脱。
“臣不敢。”谢绪凌开口,“臣只知北狄铁蹄已破雁门关,再不发兵,失的便是国之疆土,寒的便是万民之心。”
新帝死死盯着他,又看了一眼他怀里的慕卿浔:“他们说,她是兵家大忌,会影响国运……”
“臣不信国运。”谢绪凌打断他,“臣只信手中的剑,麾下的兵。”
他的话,像是一把重锤,敲在御书房每一个人的心上。
新帝沉默了。他当然清楚,朝中那些人所谓的“国运”不过是借口,是党同伐异的工具,是打压谢绪凌这颗功高盖主之星的手段。可他是皇帝,他需要平衡。但谢绪凌今天这一跪,直接掀了棋盘,让他再无平衡的余地。
“朕准了。”许久,新帝疲惫地坐回龙椅,“兵部、户部,全力配合你。你要什么,朕给什么。”
“臣,谢陛下。”
“还有一事。”新帝看向慕卿浔,“国师夫人既被冠上‘兵家大忌’的名声,此番出征,便不宜再抛头露面,留在府中,为将军祈福吧。”
这话听似体恤,实则是一种软禁。
慕卿浔终于挣扎着,从谢绪凌的怀中站到了地上。双腿早已麻木,她扶着谢绪凌的手臂,才勉强站稳。
她朝新帝福了一礼:“陛下此言差矣。”
新帝的眉头蹙起。
“夫君在前线浴血,为的是护国安民。臣妇若在后方安然享福,岂不是坐实了那些污蔑之词?”慕卿浔的嗓音还有些沙哑,却字字清晰,“他们说臣妇是‘大忌’,臣妇偏要让他们看看,这‘大忌’,如何能成为夫君最坚实的后盾。”
“你想做什么?”
“臣妇不才,略通医术。京中疠疫有时,城外流民无数。臣妇愿以绵薄之力,开设医馆,救济灾民。让将士们在前线流血,他们的家人在后方能有所依。这,便是我为夫君做的,也是为陛下做的。”
她的话掷地有声,让新帝为之一怔。
他本以为,这只是一个被卷入风波的柔弱女子,却不想,她竟有如此胆识和魄力。将攻讦她的流言,化作自己立身的根基。
谢绪凌看着她,什么都没说。
“好。”新帝最终点了点头,“朕允了。朕倒要看看,你们夫妻二人,能给这大晏带来一番怎样的光景。”
三日后,大军开拔。
出征的队伍从皇城一路延伸至城门,旌旗蔽日,金戈如林。
与以往的出征不同,这一次,长街两侧,挤满了自发前来相送的百姓。他们没有哭泣,没有悲戚,眼中是炙热的期盼。
谢绪凌一身玄色铠甲,骑在马上,身姿挺拔如松。
他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城楼之上,有个人在看他。
慕卿浔就站在城楼的正中,穿着一身素色长裙,风吹起她的衣袂,猎猎作响。她的身旁,没有丫鬟,没有侍卫,只有那个撑伞的老管家。
“辅星出征,紫薇镇国!”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出了第一声。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
“辅星出征,紫薇镇国!”
“辅星出征,紫薇镇国!”
“辅星出征,紫薇镇国!”
“辅星”,指的自然是谢绪凌这位国师。“紫薇星”,代指帝星。这句口号,巧妙地将谢绪凌的出征与巩固皇权联系在一起,既彰显了他的忠勇,又捧高了新帝的地位,瞬间瓦解了所有关于他功高震主的猜忌。
谢绪凌听见了,他胯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那股冲天的气势,发出一声长嘶。
城楼上,慕卿浔也听见了。
她想,这便是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谢绪凌赌对了。
她转身,对着身后的管家。
“我们也该开始了。”
“夫人……”管家欲言又止。
“走吧。”慕卿浔没有多言,径直走下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