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人证物证 - 抄家入京当日,被疯批国师宠麻了 - 柒意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8章人证物证

京城,紫禁宫。

御书房内,龙涎香的味道浓郁得让人胸口发闷。

“陛下,北境安则天下安。谢将军与慕司主此举,实乃大功一件。”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臣躬身说道。

皇帝坐在案后,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没有抬头。“是吗。朕也觉得是件大功。”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另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官员立刻出列。“陛下,臣有不同看法。谢绪凌擅杀士绅,云川堡张家满门,皆为有功名的读书人。此例一开,地方将官岂非可随意屠戮,王法何在?”

“张家勾结北蛮,罪证确凿。”老臣反驳。

“罪证?谁看到的罪证?不过是谢绪凌的一面之词!他手握重兵,在北境一手遮天,他说谁是贼,谁就是贼!”绯袍官员言辞激烈,“更有甚者,那慕卿浔,一介女子,竟敢颁布‘免税令’。此乃朝廷大权,她有何资格僭越?此非专权,又是什么?”

奏折如雪片般堆在御案一角。

弹劾谢绪凌拥兵自重,弹劾慕卿浔僭越专权的,占了十之七八。

皇帝终于放下玉佩,拿起一本奏折,看也不看,就丢进了脚边的火盆里。

奏折遇火,瞬间卷曲,化为黑灰。

“好了。”皇帝开口,“都退下吧。”

众臣不敢多言,躬身告退。

偌大的御书房只剩下皇帝和他身边侍立的老太监。

“王瑾。”

“奴才在。”老太监王瑾上前一步,垂下头。

“你说,这北境,究竟是谢家的,还是朕的?”皇帝问。

王瑾的头垂得更低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自然是陛下的。”

“可他们免税,朕的国库却要掏钱去养活那些流民。他们收拢人心,收的是北境的人心。这人心,是向着慕卿浔,还是向着朕?”

王瑾不敢回答。

“去一趟吧。”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以犒军的名义,替朕去看看。看看云川堡的新房子建得有多高,看看北境的人心,到底有多暖。”

“奴才遵旨。”

“另外,”皇帝转过身,一双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深沉,“带上这个。”

他从御案的暗格里取出一卷黄色的绸缎,上面用金线绣着龙纹。

“这是……”王瑾伸手去接,只觉得那卷绸缎无比沉重。

“密旨。”皇帝吐出两个字,“到了云川堡,当着谢绪凌的面,宣读给慕卿浔听。”

北境的风,已经不那么刺骨了。

运河贯通之后,南方的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来。粮食,布匹,药材,甚至还有一些孩童的玩具。

云川堡的临时市场扩大了一倍,叫卖声此起彼伏,为这座死寂了太久的城市注入了最原始的活力。

慕卿浔走在街上,身边跟着谢绪凌和魏延。

“码头那边需要扩建,现在的吞吐量太小。另外,流民安置区需要建一个学堂,孩子不能总在外面野。”慕卿浔边走边说,计划着下一步的安排。

“建学堂?我们哪有先生?”魏延不解地问。

“从南边请。重金聘请。”慕卿浔回答,“只要云川堡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就一定会有人愿意来。”

谢绪凌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他看着一个妇人从李大牛手里接过一袋米,脸上带着笑。看着几个半大的孩子拿着木剑,在新建的房屋之间追逐打闹。

这些景象,在不久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报!”

一名士兵骑着快马,在街口停下,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将军,城外三十里,发现京城来的仪仗。旗号是‘钦差’。”

慕卿浔和谢绪凌对视一眼。

“钦差?”魏延皱起眉头,“来做什么?犒军?”

“这个时候来犒军?”慕卿浔的语气很平静,“怕不是那么简单。”

“回府。”谢绪凌只说了两个字。

钦差的仪仗很长,护卫的禁军盔甲鲜明,与北境士兵的肃杀之气截然不同。

为首的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正是皇帝的心腹,王瑾。

城门口,谢绪凌带着一众将领迎接。

“咱家王瑾,见过谢将军。”王瑾下了马车,脸上堆满了笑意,“圣上体恤北境将士浴血奋战,特命咱家前来犒军。将军风采依旧啊。”

“有劳公公。”谢绪凌的回答言简意赅。

王瑾的视线越过谢绪凌,落在他身后的慕卿浔身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