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晋江文学城唯一正版 - 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 - 不配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晋江文学城唯一正版

第26章唯一正版

第二十六章

肖文珍先是极力控制了情绪,命人打赏了那两个嬷嬷,而后搂着许之蘅往厅中走,“经这么久的折腾,想必定是累了,快随母亲进屋好好歇歇。”

只说着说着,便又开始泪如雨下。

“怎就这么瘦,身上都只剩骨头了……都怪母亲无用,这么多年都未能寻到你的线索,竟让你豁出性命入皇家狩场寻亲,这么小小的身板,也不知是怎么攀上那悬崖峭壁的,想想都知这些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肖文珍乃是出生世家大族的贵女。母族镇国公府肖家,是比肃国公府地位还要更高一层的存在。

当年许望高将将高中状元,就被老镇国公看中,觉得此子今后必定大有可为,所以将女儿下嫁给了他。

靠着镇国公府的帮扶,再凭借许望高自身的才华,才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到底是我们镇国公府的血脉,就算没在为娘身边长大,也生得了一身胆气,若是换做旁的姑娘,就算想得到这样的法子,也绝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为娘还是心疼,你若能在我身边长大,哪里用遭受这些?”

许之蘅原还有些生怯,可在肖文珍的温暖的言语中,最后那点子隔阂也消弭不见,完全卸下了心防,如个孩子般在母亲怀中哽咽哭泣。

肖文珍心疼地紧拥着她,泪眼盈盈望着她如玉的面庞,软语道,“好了好了,今日是我们母女重逢的好日,不哭了……今后万事都有母亲为你担着,绝不会再让你一人孤苦伶仃,再受半分委屈,这些年来,你外祖父与舅父们也都很挂念你,待过些时日,母亲带你回镇国公府看看,想必他们也都会欢喜的。”

肖文珍轻舒了口气,柔然笑笑,扭头便让女使们端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小食上来,“饿不饿?这几样是你以往幼时爱吃的,这几样是京中时兴的吃食,那几样是我揣摩你的口味命人准备的……酸甜辣香咸都有,你都尝尝看,若是喜欢,我便命人在府中都常备着。”

荀嬷嬷亦在一旁抹眼泪,“大姑娘有所不知,自你落水失踪后,主母就日日将自己关在房中诵经礼佛,连门都不大出,昨日听闻姑娘失而复得的消息,激动地差点连夜就要驱车去木兰围场接你,这些吃食更是她一夜未睡,亲手给你准备的。”

“……老奴已有许多年,没见她说过这么多话了。”

许之蘅红着眼睛,也将块糕点递上前去,“母亲受累了,您也吃。”

“诶,诶……”肖文珍笑着哭着,张嘴接过。

此时门外女使来报,“禀告主母,珍姨娘与岚姨娘,以及曼姑姐儿已在门外候着了。”

恢复身份之,自是难免要同后宅的女眷们打交道,可许之蘅以往在乡野长大,从未有过同众多女眷在同一屋檐下打交道的经验,再加上与她们并不相熟,所以心中不禁有些发怵。

肖文珍看出她的不自在,握着她的手安抚道,“姑姐儿是要嫁出去的,另外两个都是妾室……都不是什么要紧之人,你不必紧张,待会儿见了若是不喜,今后不搭理她们便是。”

待许之蘅点了头,肖文珍才挥挥手,示意女使将这三人带了进来。

许之蘅未认亲之前,曾在酒肆茶寮暗地里打探过首辅府内宅的家眷,所以也不算对她们一无所知。

奚秀娟是首辅成亲后不久纳的,已有年岁,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因着主母肖文珍近年来专心礼佛,所以府中大小事务,都是这位娟姨娘打理的。

她在许之蘅面前,既不特别热络,也不特别冷淡,仿若只是照章办事,履行妾室职责罢了。

岚姨娘要年轻许多,是许望高七八年前纳的,据说原是罪臣之女,后来不知怎得入了许府门楣,育有一个儿子,今年才四岁。

岚姨娘因着出身,瞧得颇有几分世家大族的傲气,脊背挺得笔直,没有半分做妾室的卑懦。

倒是那位姑姐儿许曼。

也就是曹安的未婚妻。

她脸上一直挂着笑,看上去很温婉和气,行为举止也落落大方,满脸和善道,“蘅儿如今回来了,也算是了却兄长一桩心事,今后若是觉得无聊,可多去知夏斋同我作伴。”

只这一句,便让许之蘅觉得她并不讨厌自己。

一一见礼之后。

奚秀娟适时上前,“此等阖家团聚之时,鸿哥儿与珠姐儿合该在场。他们这些时日倒也在木兰狩场上,可匆匆忙忙的,或没能顾上与大姑娘相见。”

“今日听从老爷吩咐,原是要同大姑娘一道回来的,可或是在路上耽搁了……待他们兄妹二人回家后,再来给大姑娘见礼。”

只这番话,便让许之蘅觉得这两个弟妹并非是好相与的。

自昨日闹出认亲那档子事到现在,已过去了整整一天。他们两个分明就在木兰围场,若当真是顾念亲情的,听闻离家十数载的长姐归了家,那无论多晚都该过来问候一声。

更莫提现在竟还缺席了。

好在许之蘅不记得自己有过兄弟姐妹。

自然也不期盼什么手足亲缘。

肖文珍常年深居简出,不喜生人,现只摆摆手,“见也见过了,蘅儿刚回府,还需静养,你们先下去吧。”

诸人听了吩咐,犹如潮水般褪去,独剩下母女两个说话。

许之蘅确是饿了,可她对着满桌子糕点,却也不敢挑拣,只拾起靠近桌边手旁的,而且莫名又想起昨夜谢昭珩的话,担心母亲觉得她粗鄙,只敢低着头吃,不敢发出丝毫声音。

肖文珍眸光定落在女儿身上,根本舍不得挪眼,柔声道,“蘅儿,在母亲身边不必拘谨。”

或是感受到充沛的母爱与善意,许之蘅忽就胆大了几分,她轻轻柔柔地吐露心声。

“母亲,此次我能得以入京,全仰仗个同村姐妹照应,他们全家待我都很好,甚至收留我在家中吃住……我想报答她们,且今后也不想断了这份情谊。”

肖文珍点点头。

“那是自然。若无此等宅心仁厚、行善积德的人家,哪儿会有今日你我母女团聚,我这就吩咐人备份厚礼,明日就与你一同登门致谢。这是雪中送炭的情谊,你合该常来常往。”

许之蘅微愣。

她知本朝士族寒门,泾渭分明,如首辅此等门第,往来的至少都是三品官员以上的门户,而母亲问都不问孔家门第,就说要与她一同登门致谢……

由此可见,母亲是个不拘小节,且心胸宽阔之人。

“还有一事。”

许之蘅胆子忽就更大了些,她语气中带着期盼,“母亲,我可以养狗么?我有一爱犬还暂放在他们家中,我想它接回来喂养,那狗忠心护主,曾救过我性命,我委实舍不得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