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为了病人,我们别无选择
第85章为了病人,我们别无选择
董庆臻也赞同的道:“胆肠缝合是省事了,还有政策法规撑腰,但患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起来。”
赵兴刚道:“而另一种方案就是手术医生要承担高额风险,但是患者最终受益,在这种极限施压的时刻,我们如何从患者的角度选择手术方式为患者着想。”
孟德辉接着道:“第二种方案是对端缝合。就要对医生水平有极大的考验,把断掉的胆管重新缝合起来,这种方式本身手术难度极大,一般医生根本不能胜任,必须是真正的专家才能尝试。”
孟德辉知道看似断掉的胆管连上就可以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光胆总管本身十分细小,连上之后要想让胆管壁血液可以重新流通,缝合处能够长好不漏不窄。就是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肝胆部位各种血管纵横交错,还需要牵动到肝部,胃部等相关部位,一个分心或者技术欠佳就极易造成更多伤害。
余英雅听到这,觉得这个手术做起来就像是闯关,每前进一步都会困难重重,艰难险阻自不必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自己也搭进去的可能。
她此时不再担心病人,因为有这样肯为病人冒险的医生,这位病人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董庆臻替孟德辉补充道:“保险起见是第一种,但是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是不容乐观的。”
”第二种好处就就是一旦手术成功,术后的并发症风险降低很多,并且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这才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讲这些就是考虑到病人未来的生活道路还很长,这一次手术决定着患者未来几十年的生活。
孟德辉在接手这个病人以前,就已经跟台参与过好几例这种相关的手术,技术他有把握,可是他也不得不留意社会舆论对此次手术的关注度。
仅仅是几秒之后,他表态:“明天一早查房结束后就可以和家属谈一谈病人的情况,我决定为他手术。”
不要说余英雅,就连赵兴刚此时都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孟德辉要接下这台手术,足以说明他的胆识和气魄非一般医生所能比。
余英雅之前还在担心他的资质问题,担心他不能主刀而被居心不良之人告发陷害,现在想想她是多么不了解他,才会有这样的担忧。
以为他只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大夫,其实他是一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自由翱翔的凤凰,这让她除了钦佩还有更多的羡慕,原来他已经那么强了。
她的心里在今天晚上的病例讨论会之后,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说不出口的自卑。
余英雅一直以为孟德辉是因为和他第一次见面就起冲突的原因,三番五次地和她过不去,她每次做完护理他都会过问查看,现在想来,那不是他的故意刁难,那是他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在他的队伍里,是不能有任何一个不积极向上的队员出现。
孟德辉的这一决定一旦做出,不仅仅是科里的这些年轻人感到震撼,甚至连一同参加会诊的其他科室的人都感到了振奋,一同协作,保证这台手术的成功已经成了所有人的目标。
董庆臻对他快速地做出为病人手术的决定并不意外,最后他作为主任只是提醒他:“这个病人情况很特殊,这起事故虽然和我们没有关系,但是当下医患关系如此敏感,在不了解患者和家属为人的前提下,参与进来就有可能与事故有关了,能够不惧风险接受这份任务,同样你也要做好一旦手术失败如何给家属解释安抚的工作。”
孟德辉知道主任是不想让他太过冒险,为了一个病人有可能会毁掉自己职业生涯的危险,可是不管怎样他都要为病人着想,哪怕是一点点的生的希望,他都要拼尽全力:“为了病人,我们别无选择。”
病例讨论会结束后,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
这一晚大家都没有回去,值班室横七竖八躺满了人,余英雅也见识到了电视剧里的场景,只要有床睡,大家已经不在乎值班室是男的还是女的,扭捏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余英雅和陈怡蓉挤在靠墙的那张单人床上,陈怡蓉一个翻身将原本就不大的被子全裹住了自己,余英雅蜷缩在床边,迷糊着打盹。
半夜里她感觉到冷,伸手拉了拉被子,没有扯动,她只好又蜷了蜷身子,借此取暖。
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她的身上却盖着被子,她起来看了看四周,也不知道是谁半夜把被子给了她。
直到大家都醒来后,余英雅整理床铺才发现被角的一端刻有孟德辉的名字,余英雅说不出来的滋味,他把被子给了她,也不知昨天晚上他是怎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