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229章 - 我有皇位要继承 - 其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229第229章

229第229章

◎大婚。◎

午膳前,长孙氏命人将太子请到立政殿。

“明儿是什么日子,还记得吗?”一进门,李承干就被母亲问了这么一句话。

李承干立即将矛头指向一旁的天可汗:“阿娘,这得问阿耶,他给我安排了许多事,这会儿还没忙完呢!”

李世民忙道:“哎,我分明吩咐过他们,要多为太子分忧,怎么还让你这么忙?”

长孙氏瞧了他一眼,道:“之前便罢了,总归,承干,今天你什么都不许做了。”

“好呀,阿娘!”李承干很痛快地答应了,“对了,阿耶,我还有点尾巴没有收拾好,就麻烦你了!”

瞧着妻子也看过来,李世民只好道:“好吧。”

不过就算要忙也得等到午膳后,用膳时,除了他们三人,还加了一个李治。

稚奴慢慢长大后,李承干看着也熟悉了起来,确定了他就是上辈子的李治,现在他已经被封为晋王,因为年岁尚小,被父母宠爱的缘故,是个调皮的小子。

饭罢,三个人说了些明日大婚的准备事宜,确定已经完善后才开始说些闲话。

李治见他们说完正经事,就挣脱开乳母,跑过来将自己手中的魔方递给大兄:“帮帮我,大兄,我不会了。”

李承干伸了个懒腰:“啊,我也不会。”

“大兄骗人!小叔父说过,他就是你教的!”李治拽着大兄的袖子爬到他腿上,抱着他的手臂道,“大兄,你不能厚此薄彼呀!”

李承干伸手护着他,笑道:“看来认真学习了,连厚此薄彼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呀!”

李治鼓着嘴巴道:“大兄,我已经读了两年书啦!”

“你好厉害,进步巨大,再读两年想必大兄也比不上你了。”李承干笑着捏捏他的脸颊。

李治被哄得很开心,不过他也没有忘记魔方的事,又拉着李承干的袖子提醒道:“大兄,这个这个!”

李承干将魔方接过来,然后将李治抱下去,道:“你先自己坐好,我再教你。”

小孩儿人不大,但很敦实,这么坐在他腿上,李承干还真觉得有点累。

陪李治玩了一会儿,李承干又去跟母亲说了些明日大婚的事,之后便回了东宫。

次日的大婚不需要李承干亲自去迎亲,但到达之后的各项礼数则就无人能替代了,好在身为皇太子,两辈子李承干最不缺的就是礼仪实践。

等各项礼数俱全,李承干怕苏瑶拘谨,便温声道:“不会再有人来了,你让人给你卸了钗环吧,我前头还有些事,很快就回来。”

苏瑶点点头,想要起身送太子,却被人按住了:“你坐着。”

等太子离开后,苏瑶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卸了钗环妆容,换上一身轻便些的衣裳,又有太子遣人送了膳食过来,苏瑶的心就更加安稳了。

皇太子自然没人敢灌酒,又因为李承干对朝臣们向来敬而远之,因此他与多少人都只有公事来往,私底下是没什么交情的,因此只客套应付应付,便再无旁事,其他的就交给东宫属官应对即可。

等李承干再次回到寝殿时,苏瑶才刚搁下筷子,宫人们正收拾餐盘。

等到梳洗过后,各人退下,寝殿内就只剩下了太子与太子妃。

李承干轻咳一声,轻声道:“嗯,我从孙神医那里看过些医书,生育之事于女子而言不宜太早,所以,等过上几年,我们再考虑要孩子的事也不迟。”

“阿耶阿娘那里,自有我去应付,你不必担心。”想了想,为了让苏瑶放心,李承干又补充道。

苏瑶出嫁前接受过男女之事的教育,何况这又是新婚之夜,太子这些话的意思她一听便懂。

苏瑶红着脸点了点头,她咬了咬嘴唇,心里头又升起一个疑虑,只是不好说出口。

“还有一件事,可能要委屈你。”李承干又道。

苏瑶提起心来,面上的红意渐渐褪去:“殿下请讲。”

李承干握住她的手:“我以后不会再纳旁的妾室,或许会有人编排你善妒。”

苏瑶震惊地看向他,却见李承干冲她柔柔一笑:“不过么,现在大家的焦点尚且不在你我身上,他们会渐渐习惯,只是保不准还是会有人说些不中听的话。”

苏瑶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只能僵硬地点点头。

李承干想想觉得无事,便道:“那就……安歇吧。”

至于别的事,他们还能以后慢慢再聊。

……

次日还有些未完的礼数,等完成这些,李承干因有婚假,很是清闲,便带着苏瑶在东宫逛了几圈,又将从东宫去立政殿的路坐着辇走了两趟。

“阿娘去年生小妹时身上落下了些病,这会儿还在养身子,许多宫务都交给底下人去处理了,空闲功夫倒是不少,你过去请安时可以陪她多说会儿话。”李承干小声道,“你若是觉得拘谨,不想在阿娘跟前也没关系,稍稍坐一下就回来,这也没关系。”

苏瑶亦轻声道:“我知道了……母亲待我很好,能多陪她说话,我愿意的。”

李承干笑道:“母亲待你好,和你在她跟前难免不自在,不是一回事,毕竟你与母亲不熟。”

苏瑶点头:“嗯,我不会强求,殿下放心。”

小夫妻的新婚日常很是和睦,等到李承干的婚假结束,双方已经熟悉了很多。

对于自己决定晚几年再要孩子的决定,李承干也私下同帝后二人说过,在他的固执己见下,帝后只能保证两年内暂且不再提这件事。

太子大婚之后,长乐公主即将下降,宫中的热闹还要继续,只是往家里娶儿媳和往外嫁女儿是两种心情,李世民和长孙氏不免在欢喜的同时生出些不舍。

之前李承干一直记得贞观九年会有两桩丧事,一是外祖母二是祖父,好在孙思邈仍在长安为皇后调养身体,李承干便拜托他常为两位老人家诊脉,将一切病症抢先扼杀在萌芽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