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 我有皇位要继承 - 其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93第193章

193第193章

◎合同和孙思邈。◎

铺子和人很快就定好了,因为铺子中要卖的是玻璃制品,因此铺子还跟随着一个作坊,但作坊不在城内,而是设在了城外。

而在京城经营一家商铺还需要个能顶事的后台,不过这些李承干都提前布置好了,李世民知会了京兆尹,令他等到开业当天派人十分高调的去走一趟。

既然要求人庇护,李承干当然要给人好处,因此每月利润他会分十分之一给李世民。

李世民听见,撑不住笑道:“就一成,真是个小气鬼。”

“现在规模小,一成是没多少银子,等我做大做强……”李承干说着说着开了个小差,等他做大做强,还当什么太子,不如偷跑拿着钱去满天下逍遥自在?

“忽然出什么神呢?”李世民敲了敲他的额头。

李承干眼睛一转,看到天可汗时登时丧气了,封建社会,无权无势,生意是做不下去的,逍遥什么自在。

“来,把合同签了。”李承干拿出一个册子。

李世民疑惑道:“何谓合同?”

接过来本打算随手一翻,越看李世民越认真,待看罢,他称赞道:“条理分明,不错,只是……”他皱了皱眉,“字不大好,承干还需要多练。”

李世民十分钟爱书法,其中更加偏爱王羲之,李世民尤擅飞白体,由他带头,整个贞观朝都很在书法上下功夫,当然也包括他的孩子们。

上辈子李承干下苦功夫练过,字的确不算差,但他近些年他根本没摸过毛笔,这辈子不仅没扎实练习过,还尽量让自己写得更差些,因此让李世民这个书法大家看不过眼去就太正常了。

“练练练。”李承干随口敷衍,“觉得没问题就请您签名盖章。”

李世民刚想教他不准应付,就听到后头一句,顿时顾不上练字的事了,天可汗指着自己道:“还要让我签字画押,朕是犯人吗?”

“我也签字盖章了。”李承干指指最后一页,赫然签着他的名字与盖着皇太子的大印。

李世民:“……”

“你这个……”李世民酝酿一会儿,道,“你定契约都定到朕头上来了,实在是无法无天。”

李承干将毛笔递给他:“白纸黑字,阿耶,这样才有保障。”

李世民顿了顿,他擡头看了眼站在案前的长子,承干自小身子娇弱,长得慢,相比于同龄人,他的个头总是要矮上一些,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小。

但他的眼睛总会出卖他,李承干不是外表显现的那样,只是一个懵懂孩童,他的心里压着许多许多事。

别人不能知道李承干的心事,包括李世民这个父亲。

让承干这样没有安全感的,是我啊。李世民想。

李世民低头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自己的私印,收回印章时,他忽然愣了下,普天之下,无人敢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敢这么做的也就只有他这个长子了。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应该是要小心翼翼的,可承干,李世民想,他可谓是胆大包天了。

似乎又想错了,李世民叹一口气,阿耶可真难做,不过幸好别的孩子并不难缠,只有这一个长子需要他多多费心,不然他可没这么大精神。

李承干自然不知道他这九曲回肠的心思,一切完成后,他就准备走人。

李世民将人拦住,道:“你既给阿耶分红,我也算是其中一个老板了,怎么也得同我说说你打算卖些什么玻璃的物件。”

李承干纠正道:“你就算一个股东而已,老板只有一个,那就是本人,我,李承干。”

陌生的词李世民不明白,但意思他听懂了,李世民不由失笑:“分的倒是清楚,行,你是老板,只有你是老板,你的什么不是朕给你的。”

李承干顿了顿,这是句玩笑话,但的确是他一生的写照。

“我打算先培养一批工匠,等他们都练习熟练了再开始制作。”李承乾道,“成品的话,就镜子、鱼缸、杯子这样的小物件,还有可以安在门窗上的玻璃,工艺品也能做,但这个比较难做,所以价格得贵上很多倍。”

李世民挑眉道:“门窗?玻璃透明,若是装在窗户上,那岂不是人人都可窥探?”

李承乾道:“可以安窗帘。”

“窗帘又是何物?”李世民问道。

李承乾道:“你可以理解成帐幔,都是起遮挡作用的,等玻璃做好,我会先给我阿娘换上,屋里明亮些,她处理宫务看账册子时对眼睛好。”

听到此处,李世民不禁轻咳一声,阿娘看账本,阿耶也得看奏本啊。

李承干已经说到了收尾处:“暂时就这样,我都说完了。”

李世民:“……”

“……行。”李世民一点儿都不勉强地笑道,“作坊那边朕会派人盯着,毕竟朕分红了嘛,得保证好玻璃工艺不被人窥探到。”

能做出玻璃和能做出望远镜是两回事,但考虑到解释起来太麻烦,李承干干脆道:“行。”

发现自己不可能折腾出天可汗的五指山后,李承干并没有很垂头丧气,毕竟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的事实。

逃不出,他就在自己的自由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事,然后慢慢将范围扩大。

……

二月,李承干的铺子开业,新奇易碎的透明玻璃很快吸引到了满京城人的眼光,无论是镜子还是鱼缸都遭人哄抢,杯碟茶具也卖得极好,工艺品更是有人高价求,又因为有京兆尹罩着,也没什么人过来惹事。

也是在这个月,孙思邈来到了京城,他是被李世民的人请来的。

李承干第一时间见到了他,孙思邈随身带着之前印发下去的医书,二人叙过客套话后,他便问道:“敢问殿下可知道,此医书为何人所著?我在他面前竟一文不值,斗胆想请殿下为我引荐。”

李承干笑道:“这书不是一个人所著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这本医书。”

孙思邈迟疑片刻,道:“殿下的意思是,这仅仅只是总结前人医术所著就的医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