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 我有皇位要继承 - 其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70第170章

170第170章

◎约定。◎

李承干追问道:“孔先生,你怎么还是不说话?”

“臣在想……”孔颖达定了定神,从脑子里挖出一个妥善的回答,“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并非只有世家大族有资格读书,而是天下个人分工不同,有读书为官者,便有耕种商贾。”孔颖达开始侃侃而谈,“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各司其职,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最后他问道:“中山王,你可听懂了?臣再问你详解。”

李承干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便道:“我听懂了你的意思,孔先生,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先生为我解惑。”

孔颖达道:“中山王请讲。”

李承干问道:“孔先生,你认为读书的世世代代都该读书,种田的就该世世代代种田吗?种田的后人有没有可能也读书做官呢?”

孔颖达想到方才提起的有教无类,当即点头道:“天下人都该读书,无论是耕田放牧还是贩夫走卒,读书才能明理知仪。”

李承干赞赏地点点头,又问道:“孔先生,你既是孔夫子的后人,家中想必有许多藏书吧?”

孔颖达擡了擡下巴:“家中确有些藏书,不过算不得多。”

李承干笑问道:“孔先生,若是有机会,你愿意让天下人一观你家中的藏书吗?”

孔颖达毫无心理负担地应道:“臣自然愿意。”

孔家门第,自然不是谁都敢上门,难道太子还会听从中山王这般幼稚的要求,为此事下旨吗?

“太好了!”李承干拍了拍手,道,“孔先生,君子一诺千金,我可记住你的话了!”

孔颖达颇有些不明所以:“臣自一诺千金,只是,中山王要令天下人都到我家中借阅藏书吗?”

且不说中山王如何做到,就天下人这一点就难以办到。

大唐国土广阔,不识字者繁多,读书之人就算有心,跋涉千山万水去到孔家,却也是孔家获益啊。

想读孔家的书,须得过孔家人的眼,能入孔家人的眼,自然不会是凡夫俗子。

孔颖达想着,若中山王真能办到此事,对孔家来说,竟然还不错。

“非也。”李承干摇摇手指,“等我做完手头上这件事,你就知道了,只不过到时候,孔先生,你可千万不要赖账。”

孔颖达挺起胸膛:“君子一诺千金,若是毁诺,臣岂非愧对先父先祖?”

李承干满意地点头笑道:“好。”

……

下午散学后,李承干正在继续做火药的准备工作,忽听外头响起一阵声音,俱是向太子行礼问安的。

这是兴师问罪来了,李承干并不意外,他收拾了下手头的东西,一一仔细收好后,天可汗就怒气冲冲地跨过门槛,直冲他而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是怎么解释的!”李世民大声问道。

李承干一听就知道这是孔颖达又去告状了,他淡然回答:“孔子坐在河边看着敌人的尸体日夜不停地飘过。”

跟随李世民进来的下人纷纷僵在原地,这个解释……真让人耳目一新。

亲耳从长子嘴里听到这话,李世民眼前一黑。

李承干很大度地分享:“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打听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太子还想听别的吗?我还有很多。”

李世民:“……”

尚未而立的天可汗晃了晃身子,险些摔倒。

李承干:“……”

李承干撇撇嘴,这么脆弱吗?他还有一整本《抡语》想跟他分享,太可惜了。

随从扶着李世民坐下,片刻后他缓过神来,指着李承干问道:“你是故意这么气孔颖达的,是不是?不过是一桩小误会罢了,他年纪都能当你祖父了,已经跟你这个小儿道过歉,你为何还要揪着这点小事不放,如此戏弄于他!”

李承干冷笑:“孔颖达冤枉了我,还去告状,跟我道歉本就是他理应做的,我还要反过来谢他不成?年纪大又如何,原来他就是凭着倚老卖老当上秦王府学士的,真让人刮目相看。”

李世民拍案道:“李承干!”

李承干掏了掏耳朵:“臣还没聋,殿下不必这么大声音。”

一听他这称呼,李世民更加生气:“你阴阳怪气什么,就算是别人先错了,可你如此斤斤计较,难道就没有错吗?”

“那没办法,我就是个既小心眼又斤斤计较的人。”李承干无所谓地摇了摇腿。

在唐朝初期,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正坐,但李承干非常不喜欢,正好唐朝时已经有了椅子,他可不会委屈自己,除了在母亲跟前和听陆元朗讲学,他一律都坐在椅子上。

李世民瞧不惯他这幅样子,当即命乳母将他抱下来。

乳母不敢违令,上前告了罪刚要动手,李承干就道:“我喜欢坐在椅子上,我不挪。”

“由不得你。”李世民正在气头上,见他如此不听话,当即亲自上来抱他。

不想李承干竟固执得很,他将双手双脚都攀在椅子上,还得意洋洋地笑道:“我就不挪。”

“好,咱们试试……”李世民说着就过来掰他的手脚,他一个小孩儿当然抵不过大人的力气,很快就被天可汗给擒获了。

“嘁,以大欺小。”李承干嘲讽道。

把毫无反抗之力的长子抱在怀中,李世民刚觉得火气降了些,又听到这一句,当真是火上浇油,重新又燃起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