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 - 我有皇位要继承 - 其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25第125章

125第125章

◎出征。◎

对于皇帝即将又有一个新宠,卫子夫更是习以为常了,将来这人若当真得了皇帝盛宠,一应事务都不用卫子夫操心,皇帝自然就会吩咐人。

卫子夫更关心女儿和小外孙以及平阳公主的态度,而这三个恰巧都是好消息,听罢刘据的话,皇后姿态放松,面上带笑,连说了三个好字。

在母亲这里多待了一会儿,刘据才去宣室殿,刘彻自然也高兴,他的赏赐早已经送到公主府去了。

时值年底,皇帝陛下每日只处理很少的政务,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放松娱乐。

在刘据看来年并没什么特殊的,反而因为要应付各项祭祀以及诸侯王的朝觐,让他并不怎么盼着过年。

趁着近来事少,刘据去检查了下之前送过来的棉花种子,北方的气候应该是四月份种棉花,为了收集更多的棉花种子,西南夷那边的主事耽搁了几个月,才在五月份时将十几车棉花种子送到长安城,已经错过了棉花种植的季节。

刘据便将种子妥善的保存下来,预备明年再种,他也趁机将棉花种植以及纺织悄悄教给了母亲。

应付皇后比应付皇帝容易,至少不用将所谓的古籍捧到皇后跟前。

依这时候的保存条件,棉花种子至多能存一年,刘据小心检查了保存措施,吩咐这边的人当心。

待到种植之前,还得再晒种。刘据默默记诵着,因为要教给母亲,这些东西他已经记得无比熟练了。

而棉花到时候要小范围推广开来,所以教导种植技术的小册子也不能没有,刘据这才体会到印刷术的好处,正好趁着四月前,将这个东西搞出来吧!

而抄写种植小册子的工作,自然被刘据交给李映了。

李映摸了摸自己的手腕,道:“怎么到哪里我都得干这个活……”

刘据道:“你也就能干这个活了。”

李映埋怨道:“殿下,你可不如大公子贴心。”

刘据微笑道:“那没办法,我也想换个同事,但显然我们都换不成。”

李映:“……”

……

新年之后未央宫的第一个喜讯是皇帝陛下又得了位新宠妃,这位姓李的夫人出身不高,但模样极好,据见过她的宫人所说,李夫人比王夫人还更胜一筹呢!

无论是不是审美各异的问题,总归这说明李夫人的确是位绝代佳人。

不过皇帝陛下并未因为有了新欢就立刻忘了旧爱,王夫人那里得到的恩宠虽不免减少了,但陛下眼里还是有她的。

父亲后宫的事刘据肯定不好打听,他也就是偶尔听到人八卦两声,并不放在心上。

还是那句话,刘据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人,就算李夫人有个叫李广利的兄弟,就算李广利心里有不少小九九,但他们谁能玩得过皇帝陛下?

试图算计皇帝陛下的人,谁得到好下场了?

何况,李广利冒头的时候还早着呢,即便要对付他,刘据也并不着急。

再者,刘据将印刷术献给皇帝陛下后,印刷术带来的震惊可比纸张高上太多了,而皇帝陛下想到的事情就更加多了,因此,他竟然暂且没心思召见后宫的新爱旧欢了。

李夫人的盛宠维持的时间有点短,虽然后头皇帝陛下想起来她肯定还会风光无限,但这一时半刻的宫里没人能预知未来,刘据怕李夫人被势利眼小人怠慢,等他爹想起来会怪罪皇后,因此特地提醒母亲照应下李夫人。

——就算是给平阳公主面子也行,将来皇帝陛下说不定还得赞两句皇后管理后宫有方,他们也来个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汉武大帝和秦始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印刷术好,所以它得是绝密,这个手艺只能交给被严密监守的匠人,而监守他们的,更得是皇帝陛下心腹中的心腹,还要再三令五申才行。

刘据完全理解封建帝王有关于这方便的恐惧,人才是越多越好的,但读书人是不需要太多的,底层老百姓是不需要识字读书的。

封建王朝需要一批种地交税服徭役的人,他们必须不能问为什么,这样封建帝王才能顺利统治他们。

忙完印刷术的事,征匈奴的两支大军就要出发了,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和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各带一支,剑锋直指匈奴腹地漠北。

皇帝陛下带着太子亲自将大军送到城外,直到大军远去,他才伸手牵住太子的手,道:“回宫。”

刘据仰头看了看父亲紧绷的脸色,轻声道:“阿翁,舅舅和表兄一定会凯旋的。”

刘彻垂眸,眼中是一片肃然:“我大将军、骠骑将军,向来战无不胜。”

刘据重重点头。

这一次和上辈子一样,皇帝陛下将原本计划的霍去病出定襄,改成了卫青,因为他听闻单于东去,霍去病这一次是奔着单于而去的。

这或许是匈奴的阴谋,难道伊稚斜认为大将军比骠骑将军更好对付吗?

刘据不这么认为,鉴于匈奴人在大将军身上吃的亏可不比在骠骑将军身上吃的亏少。

但不论因由是什么,总归皇帝陛下得到了这个消息,而刘据没办法证明它是假的,因此他就没有理由说服父亲改变主意。

而刘据其实也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主意,霍去病仍旧去封狼居胥,或者能取得更多的战果,而卫青……他未必就不会改变上一次让伊稚斜逃脱的结局。

风沙漫天时,望远镜或许没什么作用,但指南针的作用可就很重要了,即便李广和赵食其拿着指南针还是要迷路,但卫青有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助工具,就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追上伊稚斜。

没道理上辈子让伊稚斜给跑了,这辈子装备更加精良的汉军还能再让伊稚斜跑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次还是让伊稚斜跑了,就算伊稚斜运气就是这么好,但大汉又不是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因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刘据一定会阻止霍去病两年之后的死亡,只要年轻的冠军侯仍在,什么匈奴单于,他算什么东西!

李映忍了又忍,到底没说丧气话,只是道:“那,殿下,你再去瞧瞧青霉素,就算做一点出来呢,到时候给冠军侯用是能救命的。”

刘据难得赞同了李映,当即去催正在制作大蒜素的那群方士去了。

大军出征后,未央宫的气氛沉寂了许多,谁都知道皇帝陛下的心如今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大漠上,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大幅动作的,唯恐惹了皇帝陛下不悦,丢了小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