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116章
116第116章
◎找点事做。◎
刘据挺高兴他爹能够想起来自己还有旁的儿子,并去逗他们玩,但这件事,卫子夫就不能与儿子感同身受了。
卫子夫是进宫后才开始认字读书的,毕竟在她做歌女时,只需要有一副漂亮的嗓子就够了,但要做皇帝的女人,却不能只知道以色侍人。
服侍陛下、怀孕生子、照顾儿女、打理宫务,这些年卫子夫能读书的时间很有限,但她还是看到了不少前车之鉴。
因此在知道陛下在新年这些日子里频繁召见另外几位皇子时,卫子夫不由将心提了起来。
好在,很快皇帝陛下就只见美人不见孩子了,卫子夫松了口气,却还是忍不住将儿子叫过来,叮嘱他一定要对陛下恭敬、孝顺,不可任性妄为,别惹了陛下厌烦。
刘据安抚道:“阿母切勿多虑,刘闵他们也是阿翁的儿子,阿翁见他们原本就是寻常事,您不要自己吓自己。”
“嗯。”卫子夫眉尖紧蹙,“也不知陛下为何忽然起了兴头,又为何没了兴头,这两日他都只见王夫人,并未让她将孩子再带过去。”
刘据心道,那还不是因为他们是真小孩儿,而我是个假小孩儿,真小孩儿逗过火了,真的会哭,还是很难哄好的那种哭,他爹得不着有趣自然就罢了。
“大约因为阿翁还是最疼我。”刘据笑道,“阿母您瞧,我是日日过阿翁那边去的。”
卫子夫想想皇帝陛下对太子的重视,拍拍儿子的手,又一次叮嘱道:“陛下宠你归宠你,可你也不要忘了君臣父子的分寸。”
刘据笑道:“阿母放心,您的教导我都记着呢。”
卫子夫抚抚他的脸,笑道:“据儿素来懂事,阿母很放心。”
这一次劝好了,但刘据知道母亲的忧虑还会再来,她被困在未央宫中,所见所想的就只有这些人这些事,她很难不多想不多思。
刘据愿意次次劝解,可这并非长久之计,他知道上辈子母亲在宫闱中坚持了许多年,不过他既然想改变这一切,不如改的更彻底些。
刘据想,我需要找一件事,让阿母忙起来。
大汉虽然民风开放,但皇后涉政这样的事也得看皇帝是谁,在他爹手底下,他娘是没得机会了,唯有皇后的分内事,才能让她理所应当的忙起来。
刘据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定下了棉花。
这个时代,大汉境内,棉花只在广西、云南一代有种植,刘据去不了那么远,也没法派人去,他只能去求助皇帝陛下。
“司马相如?”刘彻好奇道,“他早已致仕了,你为何要见他?”
刘据道:“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了一个东西,叫做棉花,据说就是长在西南夷,听闻司马先生曾经奉阿翁的命出使此地,我想请他看看可否是真的,若为真,还要劳烦阿翁令那处的郡守县尉送些种子到长安来。”
皇家藏书良多,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清楚知道究竟有多少书,书里都详细记了些什么。
“什么古籍?棉花是什么东西?还有种子?是种在地里的,观赏的?或是吃食吗?”刘彻连连发问。
刘据道:“书在我宫里呢,阿翁,明日我拿给你看,棉花的确要种在地里,但不是吃进嘴里的,是可以做衣裳的,它要比麻、葛摸起来软些,而且不纺线也可以直接填充到两层布中间,用来保暖。”
听到最后,刘彻挑了挑眉:“保暖?”
“嗯!”刘据肯定地点点头。
刘据虽小,却不是信口雌黄的人,又有那些前例在,刘彻当即相信了他的话,并且问道:“据儿,你将书放在何处了?”
刘据早料到他爹会有这一出,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在我的书案上。”
刘彻转头命令道:“去太子宫中将书取来。”
刘据忙接着道:“千万要小心些。阿翁,那书已经有破损了。”
刘彻便也命令道:“不可损坏此书。”
小黄门领命下去,一时小心地将一卷竹简捧来,刘彻看时,只见的确破旧不堪了。
刘据这个做旧技术还是在地府闲来无事跟一个骗子学的,没想到第一次实践是骗他爹。
他本来是想用在大蒜素上,但没想到他做好成品拿过去后,他爹竟然丝毫没怀疑的就相信了大蒜素的作用,还同意军队装备。
后来他知道那是因为他爹那会儿正迷信,不过现在皇帝陛下的世界观已经被刘据重刷过,须得正儿八经骗他一骗才行了。
看过所谓的古籍,刘彻点头道:“若真能保暖,的确不错。”
“日后百姓自家种些,冬日里也能好过些。”刘据道。
刘彻声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还是得种粮食,这个么……等朕再慢慢料理料理豪强,地就多了。”
这个就有点难度了,刘据想,现在的豪强,以后的世家,得等到黄巢按族谱杀,他们才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样,去过西南夷的不只司马相如,朕再召几个人过来。”刘彻提高了声音,眼睛都亮了几分。
云南广西在这会儿不叫这个名字,它们被分为了几个郡、滇国以及西南夷。
司马相如曾经奉命出使西南夷,如果他见过棉花,尚未超过十年光景,他八成还会有印象。
刘据自己用纸誊模了竹简上的棉花图,让司马相如和其他人一起分辨。
司马相如比刘彻还要大二十多岁,这会儿已经是个快六十岁的老头了,身体瞧着也不大好,在看了刘据的画后,他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扭头捂嘴咳嗽两声,方道:“回殿下,当年在西南那边的村寨中,小民的确见过此物,成熟时会冒出白花花的果实,摸起来还软绵绵的。”
其他人也有两个有印象的,但等到司马相如开了口,他们才敢跟着附和。
刘彻转头瞧了自己曾经的臣下一眼,想想当年他在自己跟前的谈吐举止,再瞧如今这幅衰老的模样,素来不大有良心的皇帝陛下甚至忍不住有些唏嘘了。
为此,在辨认完棉花后,皇帝陛下还叫宫中的医生为司马相如瞧了病,开了药方,并且赐了他百金养老。
司马相如平静的谢了恩,并没有受宠若惊的模样,皇帝陛下宽容大度的没跟他计较,摆摆手,让人退下了。
刘据在一旁瞧着,心道君恩翻覆,莫过于此,司马相如大约已经摸清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