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不合时宜的报告
周一,刚上班谢万梅和张志飞俩人,就带着报告去找生产技术科的科长周杰,这是他们的直属上级。
“周科长,我们股室的张志飞,根据咱们轧钢厂的车间问题,撰写了一篇生产安全报告,我觉得部分内容值得推广,您给把关一下。”谢万梅示意张志飞把报告交给周杰。
“行,你俩先坐,我看一看。”周杰诧异的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张志飞很有眼力的,给他的水杯续满水,等待周杰的批示。
周杰是一名非专业的生产技术科科长,对于技术基本不懂。
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听得进去其他人的意见,再者周杰这个生产技术科科长差不多就是个摆设,几乎全部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项建兵负责。
对于张志飞的报告,周杰也不清楚是否合理,当下想了想道:“报告先放我这,等厂里通知。”
谢万梅和张志飞只能暂时先离开周杰的办公室,去处理其他工作。
张志飞尽管着急的想要结果,但事情的发展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还得看领导处理。
要是领导认为这是狗屁,没有作用,哪怕就是写的再好,也没有用,不去实验怎么证明你写的就是对的呢!
周杰把报告递给项建兵后,对方随便扫了两眼就丢给周杰道:“现在全国上下都讲究大干快上,他这是干什么,明显唱反调嘛!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工人同志的动力,这份报告却要捆住工人手脚,简直是乱弹琴。”
周杰冷汗直流,伸手接过报告,恨不得当场撕了它,当下只能点头道歉。
“行了,你这技术科长,也要学习技术,学习党的政策,不能手下给你汇报什么,不加思考就递上来,现在这么忙,哪有时间看这些无用的报告。”项建兵淡淡的说道,顺便敲打了一下周杰。
张志飞刚开始听到是周杰找自己,还以为是报告被通过了,结果确实把他训了一顿,把报告扔给自己。
带着不解,张志飞回到了统计股,问出了疑惑。
“哎,小张以后少些这种东西,你和股长都年轻,你们就没有注意到现在的风向?”老大姐黄琴说道。
“什么风向?”张志飞疑惑的问道。
黄琴,看了看门外,低声说道:“你们是不知道,现在到处的标语贴的到处都是。”
“什么标语?”谢万梅疑问道。
黄琴什么也没说,指了指外面。
张志飞向外看去,隐隐约约看见远处有肥猪赛大象几个红色大字,心里咯噔一下,自己这是在不恰当的时间提了不恰当的建议,难怪挨批。
与时代大势背道而行,注定会磨难重重,以自己这小胳膊小腿,还没有这个能力。
张志飞小心收好报告,收拾心情,打定主意暂时还是苟着吧,就是不知道科学技术报那边情况如何。
今天早上,科学技术报那边倒是稍有不同,主编李富华拿到报告后,非常欣赏。
不过作为一名媒体人,他对于政策的把握和国家风向非常了解,知道甭管报告有多优秀,不合时宜就绝对不能刊发,这个时间刊发,不仅起不到任何正向作用,反而会出大问题。
……
张志飞刚刚升起的工作热情,就被泼了一盆凉水,瞬间熄灭。
没了工作上的压力和动力,张志飞只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他知道在这个特殊年代,一切小心为上。
一眨眼十几天就过了,今天是除夕,从下午开始轧钢厂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初六。这会还未到特殊的十年,那个时候的口号是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
以前情况好的时候,轧钢厂的福利还是不错的,过年会发放一些福利,今年几乎没有,张志飞也只是领取了一块肥皂和一斤面粉。
骑着自行车带着寒酸的福利,张志飞回到了四合院。
刚推车进入四合院,就看到阎埠贵摆了一张桌子,在给邻居写对联。
有给个三两毛的,也有给瓜子花生的,用他的话说这是润笔费用。
张志飞看了一眼,把车停在家里,递给弟弟2毛钱,让他出去找阎埠贵写一副白色的对联,大过年的也不在这2毛钱上。
张志飞自家弄了一点棒子面糊,和弟弟张志国把对联贴上,兄妹四人开始准备年夜饭。
“哥,咱们今晚吃啥?”弟弟张志国询问道。
张志飞头也不抬,继续包着饺子,随口回答道:“炒菜和饺子,还有炖肉。”
“志国,别再跟前添乱了,你出去买点鞭炮。”张志飞掏出一元钱递给弟弟。
“好的。”拿上一块钱就跑的无影无踪了,看到张志飞直摇头。
“哥,刚才三大爷通知,说是今年不允许单独拜年,明天上午要搞什么团拜,让每家出点瓜子花生。”张倩倩说道。
张志飞知道这应该是易忠海的想法,当下问道:“易忠海是不是回来了。”
妹妹张倩倩点点头,说道:“今天中午就回来了。”
张志飞知道这个春节事情指定少不了,养老团队的核心人物回归,这些人又有了主心骨。
也不知道易忠海什么时间再去津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很安稳,回来屁事就多了起来。
……
“中海,我打听过了,明年开春街道办就要求每个院交铁,用来炼钢。
你这几天想办法囤积一些,替院里一些自己交不上任务的人家交了,我在街道办活动一下,恢复你一大爷的身份。”聋老太太轻声说道。
易忠海急切的问道:“太太,王主任能同意?”
聋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她同不同意已经不重要了,她家孩子大了要结婚,她退休了,由他家孩子顶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