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 我被迫造反了 - 老大白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被迫造反了 >

第73章

六月十六,天气晴朗,诸事皆宜。

今天是端王爷和端王妃大喜的日子,一大早,蓟县城中张灯结彩。有钱人家取出红绸挂在门上,没钱的人家也会在门楣上挂上红纸剪成的花。商户们早早打开了店门,店铺中的东西都给了前所未有的优惠。

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了起来,巷口街尾随处可见正在摆席的百姓。借着端王成婚的理由,街坊邻居凑一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跟着一起热闹热闹。今天入蓟县的人,到了饭点无论走到哪一条街巷,都会被拉着坐下吃饭。

最开心地当属城中的孩童们了,一早上端王部曲已经在街上散了好几轮糖果了。孩童们的兜兜臌胀,每个人都尝到了来之不易的甜。他们不知道端王爷和端王妃长什么样,但是他们知道,这两个人是带着他们过好日子的人。

清脆的童谣回荡在街巷中,往来的人脸上带着诚挚的笑意,不少人换上了过年才舍得穿的新衣,想着沾一沾王爷和王妃的喜气。

部曲大营和军营内也是同样地热闹,将士们杀猪宰羊,膳食堂香飘数里。虽然绝大多数的将士们没办法来观礼,但是王爷和王妃的喜气,无论如何都得沾一沾。

端王府前更是热闹,前来参加婚宴的宾客络绎不绝,各色的马车将宽宽的街道围堵得水泄不通。今日能受邀前来参加婚宴的都是幽州境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身着华服的诸位大人们在王府前碰头,寒暄客套声不绝于耳。

随礼后的宾客会在仆从的指引下进入王府,王府前厅已经摆好仪仗,只等观礼之后就能入座用餐了。

刘湍站在宾客中间,听着周围的道喜声,垂眸遮住了眼底的暗淡。说不遗憾是假的,温珣就像是天上明月,自第一次见面,刘湍就深深被他吸引了。只恨他没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温珣相遇,此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嫁给别人。

就在刘湍唏嘘感叹时,耳边突然传来了端王部曲提醒的声音:“刘公子,您家的小少爷走到后院去了。今日府中贵客多,还请公子看好家中孩子。”

循声看去,只见一位神情倨傲的少年正扭着脖子涨红着脸试图挣脱部曲们的钳制。刘湍眉头一皱,眼神逐渐不耐:“刘琇,你在做什么?”

待部曲松开后,那少年几步蹿到了刘湍身边,不满道:“一群莽夫,本公子好歹是客人,竟然对客人如此粗鲁。”

刘湍低声呵斥道:“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幽州,今天是什么场合?往来的都是贵客,你若是冲撞了谁,我不会管你!”

闻言刘琇垮了脸,委屈不已:“小叔现在说话,和我爹一模一样。你变了,自从你来到幽州之后,你就变了。你不是那个意气风发肆意张扬的小叔了……”

“别说端王府了,就算是皇宫,我都进出无数次了。我们刘氏宅邸往来的哪个不是贵人?小叔未免太看低自己了。”

刘湍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少年额头前的碎发:“小叔初来幽州时也和你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经历了一些事后,才知晓先前的自己有多粗陋和浅薄。过两年你就要弱冠了,小叔希望你也能遇到一个看重你之人。”

这段时间刘湍往鲜卑运了几次盐,虽说幽州和鲜卑明面上已经达成了协议,可实际运作时,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有几次,他差点以为自己回不来了,若不是温珣派人及时将他捞了回来,此时的他也不知在哪里做孤魂野鬼,幽州刘氏分支今年春天的利润更不可能成倍增长。

想到温珣的笑脸,刘湍深深叹了一口气,心中更添了几分怅然。这么好的人,他若是能早些遇见该多好。

缓了缓后,刘湍认真看向刘琇:“方才你跑到哪里去了?”

刘琇嘟囔着:“都说端王妃长得好,我想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结果还没靠近后院,就被王府的仆从给逮住了。小叔你是不知道,端王府真穷啊。之前太子纳侧妃时,太子府中哪怕是偏院都花团锦簇,结果你猜怎么着?端王府只有前厅布置了,后院空落落的,假山都小得可怜。”

“我想不明白,就算幽州荒僻,我看我们刘氏分支的宅邸中也没这么寒酸啊。端王好歹一州之主,怎么成个婚还搞得这么破败。”

刘湍眼神一凝,“慎言!刘琇,你若是再胡言乱语口无遮拦,一会儿我就送你回本家。你小小年纪懂什么?只看到了外表浮夸,看不透内里的锦绣。”

“从刘氏宅院到端王府,一路走来,你看到百姓们在做什么?他们像是自家在娶亲,发自内心地为端王和王妃高兴。你再看先前我们参加的那么多的婚宴,有几户人家做到了这点?”

见小叔真的生气了,刘琇委委屈屈闭上了嘴巴。在家中时,他最喜欢这个小叔,小叔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和家中那些一板一眼的长辈完全不同。自从小叔被家里人丢到幽州之后,刘琇感觉天都塌了。好不容易求得爹娘同意让他到幽州看望小叔,他才不要还没玩尽兴就被小叔送回家。

刘琇委屈地点了点头,恳求道:“小叔,我知道错了,你别赶我回家……”

刘湍舒了一口气,刚想说什么,就听宾客中传来了惊呼声:“范家的大儒来了!”循声看去,只见红毯的尽头出现了以范栗为首的大儒团。范栗换上了先帝亲自授予的礼服,他老人家一马当先,稳稳走在最前面。

紧跟着范栗的,是范琉范璃和卫椋章淮。范式一门三名大儒,整个大景人都知晓。章淮也是江南有名的大儒,何况他还是端王妃的恩师,他出现在大儒团队中也情有可原。可卫椋是怎么回事?

不知内情的众人窃窃私语:“哎?大将军王怎么也在里面?”“他身上还穿着同样的礼服,难道也想给端王他们证婚?”

卫椋闻言挺直了脊背,眼神中流露出了几分得意。呵,他就不解惑,憋死这群人。

五人大大方方从众人面前走过,等走到厅堂中时,范栗居中,四人靠后站定。随即,部曲们喜悦又嘹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王府。

“吉时到——新人进场——”

虽然前两天已经排演过几次了,可是当温珣的身影出现在回廊的另一边时,秦阙的心还是狂乱跳动了起来:“琼琅。”今日的琼琅和往常不一样,他看起来更加俊美温润,直叫自己挪不开视线。

温珣发现自己的手心中浸出了细密的汗珠,原以为自己不会紧张,可是真站在这里,他还是没压住心底的喜悦和羞怯。甚至于此刻脑海中还有些恍惚和难以置信:他要成婚了?他现在要参加的是自己的婚宴?

环视一圈,温珣在宾客中看到了哭成泪人的阿兄,看到了躲在角落笑得灿烂的袖青红玉和吴伯他们,看到了目光殷切的师祖和师伯,看到了部曲们善意和期待的笑容。

最终温珣的目光落在了秦阙脸上,这时他才发现,秦阙的眼眶不知何时红了,而自己的视线也不知何时模糊了。

一对新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靠近,站定后,秦阙伸手在袖中掏了掏,摸出了一方雪白的帕子给温珣摁了摁眼角:“我家琼琅今日真俊,不愧是吴郡最俊美的郎君。”

待视线清明之后,温珣抬头看去,只看到了秦阙眼底的湿意。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王爷的眼泪为何能收放自如?方才我以为你会喜极而泣哭上一场。”

秦阙咧嘴笑了,“你可别说,差点眼泪就掉下来了。不过本王的眼泪只留给亲近之人看,才不哭给这么多宾客看。”

“噗”。温珣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即他觉得自己掌心中一暖,低头看去时,秦阙已经握住了他的手。

“走吧王妃,我们去拜天地。”端王爷感受着手中的温度,心中无比踏实。果然取消红绸是正确的,无论多奢华的红绸,都比不上亲自握着爱人的手来得实在。

在众人祝福的目光下,温珣和秦阙十指相扣缓步从红毯上走过,最终站在了证婚人身前。

为了今天的婚礼范栗写了几千字的祝词,就算他和他的儿孙们娶亲时,都没有用上如此华丽的辞藻。华美的词语太多,秦阙和温珣没能寄下全部,但是他们看到了师长们眼底的喜悦和期盼。每一个词语,都是师长对他们满满的祝福和期待。

大儒证婚,宾客们原以为今天的仪式会很长。没想到等范栗读完证婚词后,其他的几人什么都没说,仪式直接进入了拜堂环节。

在大景,达官贵人娶亲时流程颇为复杂,就拿拜堂为例,拜天地之前,会有专人吟唱祭拜天地的诗词,求天地庇佑这对新人。可是轮到秦阙和温珣时,这两人直接对着天空的方向行了个礼,然后就直起身面向东南和西南方向遥拜高堂。

全程行云流水毫不拖沓,眨眼间二人夫夫对拜已经完成,部曲高呼:“礼毕——”

在场的宾客齐齐傻眼:这……这就完了?

这可是王爷娶亲啊,为什么省了这么多的流程和步骤?哪怕是城中商户娶亲,仪式也得搞一个时辰!

随着部曲们高呼“礼毕”的声音,秦阙和温珣转身看清了宾客们脸上错愕的神情,二人相视一笑。这就是他们经过层层删减后想要达到的效果,六月气温升高,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别说他二人汗流浃背,就算是观礼的宾客也扛不住。

仪式向来是做给人看的,心意到了就行。与其为了形式主义受罪,不如来点实在的。

二人上前几步步,高声道:“感谢诸位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婚宴,话不多说,大家吃好喝好!千万尽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