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 我被迫造反了 - 老大白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被迫造反了 >

第81章

温珣和秦阙在雍奴县呆了三天,折返蓟县的那一日,他们带了满满一车海鱼。这是广阳号下海时捕捞上来的海鱼,雍奴的工匠和部曲们得知温珣爱吃鱼,特意将海鱼用冰封了,保证每一条鱼吃起来都鲜嫩。

自从和秦阙在一起后,温珣并不缺鱼吃,长福更是隔三差五换着花样给他做鱼。可这是楼船捕捞的海鱼,意义非凡,他们要将鱼带回去让部曲将领和铁骑兄弟们也品一品海鱼的鲜味。

正是春收时节,道边都是忙碌的百姓,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经过官府的大力推广,幽州田地中耕种的作物物种繁多,田野中栽满了高矮不已的作物,放眼一看让人心旷神怡。

温珣趴在车窗上,嗅着带有谷物清香的热风:“我喜欢闻收获的味道,尤其是收稻子的时候。之前秋收时,师父会给我放半月的假期,我就回家和阿兄一起收庄子上的稻谷。刚割下来的稻草湿漉漉,味道特别香,我有时候累了直接倒在稻草上睡一觉。”

幽州这边春天收小麦,秋天收水稻,除了冬天来得比吴郡早之外,在农业种植这方面不比吴郡差。而且这里还没有他讨厌的梅雨季,因而每到收获的时节,温珣总爱出门转悠。

秦阙随手揪起落在他衣衫上的白粉蝶丢出了车窗外,惊奇道:“看不出来,你还会做农活?你究竟还有什么不会的?”

温珣呲牙一笑,老实道:“我就是个添乱的,到家的时候阿兄基本都已经雇人收好了。我家阿兄勤快,他闲不下来,和阿兄一比,我是又懒又馋。”

秦阙笑了:“长福确实很勤快,不过你也别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你满肚子的学问,人聪慧又漂亮,我若是长福,也会将家中的杂事处理好,不让你分心。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兄弟两,在没遇见你们之前,我觉得天下的兄弟都是些面和心不和的狼,都想着趁你病要你命。直到看到了你和长福,才知晓世上真的有手足至亲的说法。”

温珣闻言颇为感慨:“是啊,我运气真好,爹娘身故之后阿兄不离不弃,若是他不跟着我来幽州,现在已经在吴郡当上闲散掌柜了,说不定已经当爹爹了。”说起爹爹这个话题,温珣双眸一亮,凑到秦阙身边拽了拽秦阙的衣袖,小声道:“行远,我和你说个事。阿兄可能好事将近了,说不定我们王府又要举行一场喜事了。”

秦阙一愣:“啊?什么时候?长福和谁好事将近了?”

温珣凑近秦阙耳边低语了几句,秦阙双眸睁大,难以置信:“什么?!长福和红玉?!什么时候的事?我竟然一点都不知晓!”声音之大,竟然吓走了试图从车窗中飞进来的菜粉蝶。

温珣一把捂住了秦阙的嘴巴,“嘘,你小声些,出来之前阿兄还憋着劲没问红玉的意思,你这么一嚷嚷,传出去之后若是不成,让红玉如何自处?”

秦阙连连点头,声音压低不少:“对对,是这个理,事以密成。”想了想后秦阙只觉得不可思议:“缘分真是奇妙啊,没想到他们竟然能看对眼。长福细心,红玉大方,倒是般配。哎~正好蓟县城郊有一套不错的院子,可以给他们做婚房。”

想象了一下长福那闷葫芦的样子,秦阙又有些好笑:“咱舅兄男子汉大丈夫,喜欢人家姑娘大大方方追求便是,扭捏个什么劲。”

温珣突然想到了秦阙看上他的时候不管不顾直接表白被拒的事情,笑了一阵后,他缓声道:“不是所有人都像王爷一样看中了谁直接开口,阿兄性情温厚,在别的事情上还好,可在男女之事上还是缺些胆气。也罢,我这个做弟弟的就多为兄长的终身大事操点心吧。等阿兄主动开口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回到王府后还是我来问一问吧,这二人磨磨蹭蹭真是急死我了。”

回到王府后,部曲们忙着将加了冰的海鱼往大营中送,温珣则揉着酸胀的腰龇牙咧嘴地下了马车。端王府的马车再好,也架不住长途跋涉,每次出一趟远门,对温珣的身体就是一次考验。

吴伯和长福早早等在了门外,吴伯心疼地拉着二人上下打量着,口中不断说他们黑了瘦了。温珣扫了一眼,没见袖青和红玉。这倒是稀奇了,往日他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看到这两个姑娘的笑脸。

温珣随口问道:“袖青和红玉呢?他们不在府中吗?”

长福咧嘴笑了笑,笑容有几分不自然:“袖青跟着范琉大儒去了范阳……”

温珣想起来了:“对对,是我忘记了,幽州织造的事情。”

今年幽州种植的棉花多达三千亩,当然,光靠去年那三亩地结出的棉籽远远种不了千亩之多。去年棉桃开始结棉花之后,温珣便和王楮取得了联系,通过王楮牵线搭桥,他们和几支远赴番邦的商队取得了联系。

春天时几支商队从番邦带回了更多的棉花种子,眼看今年的棉花进入了采收期,温珣便拜托大师伯帮忙联系工坊加工制造这些棉花。范琉是个用人不拘一格的大儒,他觉得袖青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带袖青去忙活这事了。

“红玉……红玉生病了……”长福低下头,脸上虽然带着笑,可是看起来像是要哭了似的。

温珣一怔:“生病了?府医怎么说?”

长福摇了摇头,“她不让府医看。阿珣,我觉得是我不该问她那些事。那天我问了她之后,红玉哭得停不下来……”

温珣若有所思,看起来长福已经主动迈出了那一步,而红玉拒绝了他?这不应该,喜欢一个人的眼神藏不住,红玉若不是对阿兄有意思,怎会给阿兄做一双又一双的鞋?半晌后温珣安慰道:“没事阿兄,这其中可能有什么隐情,一会儿我和王爷去看看她。”

等温珣和秦阙忙完公务收拾妥当天已经黑了,想到明日他们要去部曲大营选拔水师,温珣觉得去看红玉这事不能再耽搁了。

二人第一次迈进了红玉所在的院子,这感觉挺奇妙的,温珣忍不住笑道:“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进姑娘家的院子。”

秦阙握了握温珣的手:“这话说得,不知情的还以为你是登徒子。有本王陪着你,你怕什么?”

红玉的卧房中透着烛光,远远的,二人便看到了红玉印在窗上的影子。温珣站在窗外,轻轻敲了敲窗,缓声问道:“红玉,听说你病了,我和王爷来看看你。你哪里不舒服?可需要让府医来看看?”

房中传来了对象落地的声音,红玉像是碰翻了什么东西,声音也变得局促了起来:“王,王爷王妃,我……我没事,一切都好,不用宣府医。”

秦阙“啧”了一声,纳闷道:“既然一切都好,为何躲在房中?”

温珣宽慰地摸了摸秦阙的手指,温声道:“是不是我阿兄说了什么惹得你不痛快了?听阿兄说,你这几日茶饭不思,他很担忧你。他说若是他说错了什么话得罪了你,他向你赔礼道歉,让你别关在屋中生闷气。”

话音落下后,秦阙甚是惊讶,从回来到现在,温珣也就在府门口和长福说了几句,全程他都在旁边,长福何时说过要赔礼道歉的话了?

温珣用口语回应道:“你不懂。”

秦阙无奈地双手一摊,好吧,他不懂,在感情这事上他只会直来直去,哪里会迂回。

“说起来,这事怪我。是我对阿兄说,喜欢一个人要大胆地说出来。可能是我误会了你们的关系,给你带来了困扰,抱歉啊红玉……”

温珣话音还没落下,屋中就传来了红玉的抽噎声:“不是的,琼琅,不是这样的。你很好,长福也很好。是我,是我配不上他……”

“那天长福对我说,他喜欢我,想要和我成婚,想要和我长长久久过日子。我其实可高兴了,我也喜欢长福,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男人,无论是谁嫁给他都会幸福。可是琼琅,我给不了长福想要的幸福。我,我在太子府上时被嬷嬷灌过绝育的药,我生不了孩子,给不了长福想要的家。”

“长福对我越好,我越难受。他这么好的人,应该找个好姑娘,和他一起过安稳的好日子,生几个可爱的孩子。我能给他什么呢?我大字不识几个,身体还有残缺,这样的我怎么配得上那么好的长福?”

“琼琅,该抱歉的人是我。是我隐瞒了自己的残缺,是我起了不该有的贪念。你,你回去告诉长福,就说红玉不是良人,以后他会遇到更好的姑娘。我,我已经拜托袖青给我寻了一份差事,等袖青回来,我就离开王府。你让长福把我给忘了吧……”

红玉绝望的哭泣声穿过纸窗,听得窗外的二人心中酸涩。红玉是当今太子送到端王府上的瘦马,像她这样的姑娘,皇子府中一抓一大把。她们像是一个对象被主人随意送出去讨人欢心,为主人获取想要的情报。

若不是红玉坦言,二人竟不知,这些姑娘们在被送出皇子府前,还得被一杯药毁了做母亲的希望。

“红玉,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很好,你是个大方勇敢坚定的姑娘,不要因为别人的过错耽误自己的幸福。”温珣始终记得他们离开长安那一日,红玉将自己全部身家换成了物资,赶着驴车追上他们的样子。他一直觉得红玉身上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却不知这份无畏之下隐藏着深刻的伤痛。

“而且这些话,你有没有告诉长福?”温珣软声建议道,“原本你们二人的感情事情,我这个做弟弟的不该多嘴。只是我觉得,有些事有些话你们得告诉对方。若是长福不能接受,你也算是争取过努力过了,可若是什么都不说,让他不知所措因而产生了误会,就算将来你离开王府了,想起这事来,就能心安吗?”

“红玉,没有子嗣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将来有机会收养几个孩子也很正常。没有血缘关系,也能成为亲人。不要去想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糟心事,人活在当下,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

听见温珣劝慰红玉的声音,秦阙扬声道:“红玉你别担心,你大大方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出了事本王给你担着,你若是担心长福将来对你不好,本王给你做主。”

“什么子嗣不子嗣的,琼琅刚才说得很对,将来有机会了收养几个合眼缘的孩子,没机会两个人开开心心相伴到老不好吗?本王和琼琅要是像你这样想,根本走不到一起,难道本王和琼琅比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妇差吗?”

“人啊,活在当下。能遇到一个知心人不容易,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

红玉呜咽声渐渐平息了下来,声音中多了几分忐忑:“我真的可以吗?我这样的人,真的可以拥有幸福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