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 我被迫造反了 - 老大白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被迫造反了 >

第90章

温珣说的重点,秦阙是一句都没听,端王爷的注意力完全跑偏,只顾着调戏自家师弟去了。等秦阙闹腾完毕,温珣已经累得一根手指头都不想抬起来了。他嗓子干涩,面对舔着脸凑过来的秦阙,想骂都骂不出声。

秦阙也知道自己闹过头了,这会儿乖乖捧着温水伺候他家小师弟喝茶,同时还不忘保证:“好琼琅乖师弟,师兄不闹你了,你喝几口水缓缓。”

抿了几口茶后,温珣才觉得自己的嗓子舒服了些。翻了个身后他看向了秦阙的俊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腰快断了……”

秦阙麻溜地放好水杯爬上床,双手轻轻扶住了温珣的腰身,修长有力的手指顺着温热光洁的皮肤熟练揉开:“这个力道如何?”

温珣趴在床上,鬓边的碎发随着秦阙的动作微微晃动。不得不说,端王爷这一手按摩手法深得他意:“嗯,好。”

瞅着温珣昏昏沉沉犯困的模样,秦阙心中一片柔软。得知温珣是自己的小师弟之后,秦阙总觉得他家王妃变得柔弱又乖巧:“先前不知道林帅就是四师伯时,我每次看到你和范家的大儒还有学子们站在一处时,都觉得自己和你们像是两个世界的人。看到你站在大儒们身边谈笑风生,整个人闪闪发光,感觉离你好遥远。可是现在,琼琅,我觉得离你近了一些。”

大手在紧致的腰身上按压着,秦阙低头亲吻着温珣的肩膀,用长了胡茬的下颚轻轻磨蹭着身下光滑的皮肤:“阿珣,我好高兴也好庆幸。我原本以为我是不幸的,六亲缘浅手足相残,可是一路走来,我又觉得老天爷对我不薄。母妃、吴伯、师父、你……乃至整个师门,你们都是上天恩赐给我的惊喜。”

“怎么办阿珣,我现在觉得自己底气好足,感觉这些年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也开始松动了。”

温珣翻了个身,同秦阙四目相对,摇曳的烛光照亮了二人的双眼,温珣在秦阙的眼眸中看到了小小的清晰的自己。他伸手同秦阙十指相扣,缓慢又坚定地说道:“行远,只要稳打稳扎,你的底气会越来越足。”

大景号称有百万雄兵,可分散到十三州后,除了幽州和凉州之外,其他州府的屯兵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十万。这十万人中还有很多后勤人员,每个州府真正能披甲上阵的也就只有两三万。

而目前为止,幽州能披甲上阵的将士,已经超过了十五万。更别提那些后勤人员,在无数次的演习和对冲中,哪怕是膳食堂的伙夫也能拿着擀面杖来上一套棍法。

如今他们还和凉州卫的将士们有了良性的发展,真到了两军对战那一日,相信林帅会有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不知不觉间,秦阙已经从不被人看好的皇子,成长为大景最有实力的藩王了。只要大家能稳住,不被朝廷套牢,不被人蛊惑走错了路,秦阙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在西河营住了几日后,温珣和秦阙启程返回了幽州。回去时,二人从太原郡绕了一圈,除了拜访定北侯许泰之外,还转道去了一趟并州谢家。

这几年温珣和谢世卿一直有书信来往,朝堂中的一些动向,谢世卿也会在信中对温珣透露一二。前段时间谢家家主身体抱恙,谢世卿请了假,从长安回到了老家。温珣想着正好顺路,可以去拜访一下这位旧友。

幽州并州前些年战乱不断,因而这边的世家大族都喜欢将本家修建成堡垒。依靠山川河流为屏障,若是遇到战乱,囤好粮食堡门一关,堡内的族人们就又能抵抗外敌,又能正常生活。

温珣曾经在幽州见过这样的堡垒,却还是第一次身临其境。

谢家堡外环绕着人工开凿的护堡河,想要进入谢家堡,只能通过堡垒四方的廊桥。看谢家堡的规模,竟然比部曲大营还要雄伟,温珣不由得惊叹出声:“好大的工程量!”

世家底蕴可见一斑哪,他们部曲大营那么多人,到现在还没挖出护营河呢。

得知温珣他们会到自家来,谢世卿早早地守在了谢家堡外的廊桥上。看到端王一行的车马后,谢世卿迎了上来:“琼琅!可算等到你们了。”

毕竟不是幽州的土地,若是被人知道端王和端王妃到了谢家堡,难免会生出事端来。所以谢世卿直接告诉家里人,他有两个朋友路过,他自行接待就可以。

几年不见谢世卿,原本俊秀的青年黑了也瘦了。唯一不变的是,他还带着那高高的帽子,见到温珣时,眼中的光芒依旧:“数年未见,琼琅风采依旧!”

说完后谢世卿又转头看向了秦阙,友善地笑了笑:“秦先生,欢迎来到谢家堡。”

秦阙颔首微笑:“正巧路过,琼琅听说你回家了,就带我来见见你。打扰了。”

之前见秦阙时,秦阙黑着脸,看着非常不好惹。可是这次见面,谢世卿却感觉到了端王爷鲜明的变化。端王变得柔和了,和温珣站在一处时,就是一对璧人。

见谢世卿对着温珣笑得一脸灿烂的模样,秦阙不由得抬头看向了他的帽子,又低头瞅了瞅谢世卿的鞋底。在长安时,他曾经和谢世卿见过两次,每次见面都见他戴着高高的帽子。一开始他只是觉得这个帽子有些高得过分,后来听温珣说,这是谢世卿特别定制的帽子,专门增高用的。

谁能想到钟灵毓秀的谢家天才谢世卿,最介意的就是自己的身高呢?除了高帽之外,他还有特别定制的高底鞋。穿上高底鞋戴上高帽,不知情的人就不会发现他的身高有水份了。

果然,随着谢世卿的行走,衣摆下露出了比平常鞋子厚两倍的鞋底。秦阙给了温珣一个佩服的眼神,若是他穿着这样的鞋子,别说健步如飞,光是平地行走都能摔得半身不遂。

谢家堡内人潮涌动,偌大的堡垒内部看起来和普通集镇没什么区别。谢世卿引着端王一行入了自家府邸,挥退下人后,他亲手为二人斟茶倒水:“家中茶水粗陋,委屈二位了。”

温珣笑道:“在我面前你就不用说客套话了,这可是上好的铁观音,我们在幽州可喝不到这么好的茶。”

谢世卿哈哈一笑,爽朗道:“这不是在官场学了几句么,可惜我蠢笨,始终学不到精髓,估计这辈子都学不会了。”

谢家在并州还能算得上是个世家,可是在长安,谢家根本不入流。这就导致了谢世卿做官时经常被排挤,可怜的小谢叹了一口气,取下了头顶的帽子:“琼琅看我的头发。”

温珣扫了一眼,差点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高帽下的秀发已经见底,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头皮!温珣呛咳了两声,惊愕道:“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脱发这么严重?”

谢世卿心累地将高帽戴了回去:“可别提了,官场倾轧,从做了那该死的博士祭酒起,我就没有一日消停。如今朝野纷乱,太子和长公主争得你死我活,就连我这个边缘小官儿,都要被卷入其中。我是怕了,赶紧回来躲一阵。”

温珣和秦阙对视一眼,虽说他们在幽州也会时常收到朝廷传来的消息,可是那些消息并不详细,哪里有身在长安的人知道得多?

谢世卿也知晓温珣他们今日来访的目的,看了看二人后,他叹道:“二位也没将我谢仲文当成外人,我就对二位说句实话吧。长公主终究棋差一着,已经露出颓势了。”

“冀州许氏,本是先皇后的母族,前些年依靠长公主和大皇子得了不少好处。后来大皇子走了之后,长公主过继了一个孩儿,我原本想着,许氏会继续支持长公主,可万万没想到,冀州许氏转投到了太子门下,长公主被打击得不轻。”

秦阙眉头皱起:“那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谢世卿道:“上个月我告假离开长安时,听闻掌管京畿大营的骠骑将军被三公曹带走了,说是收受贿赂,数额巨大。”

温珣并不知这位骠骑将军是谁,不过看秦阙突然凝重的眼神,他知晓这事应该不止是收受贿赂那么简单:“行远认识那位王将军?”

秦阙微微颔首:“当时我从凉州卫调至京畿大营后,就是这位王将军关照我。”

让秦阙从凉州卫回长安是长公主的决定,她调秦阙去京畿大营,也是希望秦阙能帮她一把。看来这位王将军是长公主的人,他被带走了,就证明长公主无法把控京畿大营了,也就意味着长公主无力和太子正面抗衡了。

秦阙抬头看了看长安方向,沉重道:“天终究是要变了。”

同谢世卿闲谈了小半日后,温珣他们得离开了。

谢世卿再度送他们到了廊桥上,虽然知道留不住二人,可谢世卿还是想多说一句:“天色都快暗了,休息一晚再走吧?”

温珣笑着摆了摆手:“回去还有事,仲文今日对我们说的事情很重要。将来若是有机会,我和行远再同你把酒言欢。”

谢世卿抿了抿唇,眉宇间有几分担忧,思索一阵后,他斟酌道:“原本凭我的身份,不该说这话。不过我还是想要劝你们一句,太子若是顺利登基,恐怕接下来就要收拾各路藩王。先前各州府不断有藩王造反,你们千万慎重,不要卷入其中。”

谢世卿并不知幽州的具体情况,他知道的都是温珣和秦阙要让朝廷知道的一些事,因而他真诚得为自己的友人而担忧:“若是事情真到了无法转圜的余地,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自己。”

温珣眉眼弯弯对着谢世卿拱拱手:“我知道了,谢谢仲文。”

谢世卿还想说什么,就见不远处有一匹高头大马飞奔而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