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朝尘世之外瞥一眼 - 不婚主义 - 织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不婚主义 >

第4章☆、4.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朝尘世之外瞥一眼

丁一帆本着真诚就是必杀技,邀请宁遥,【我们老板想见你。】

宁遥觉得他莫名其妙,【我不认识你们老板吧。】

见到她回复消息了,丁一帆也很积极,【你放心,我们老板是女的。】

【我是直女。】

丁一帆望着手机屏幕,赶紧道,【不是那意思,她就是对你感兴趣,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人身危害的。】

【找我干什么?】

【可能她就是想找你问问胡塞尔的事。】

宁遥,【?】

怎么这么多神经。

【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有空再来玩儿,我免费送你饮品哦。】

宁遥并不是很感兴趣,更觉得这个世界好癫,可她发出去的是,【我考虑考虑。】

【成,你慢慢想,不着急。】

完事后,宁遥翻了翻聊天记录,跟丁一帆上一次的聊天还停留在10年的元旦。

【你们班那只青蛙是邝野,哈哈哈,他想讨好你,结果吃瘪了,你上去看看他吧好不好?别叫他跳楼了。滑稽.jpg】

【你不想去也没事,我不是道德绑架你噢,他追不到你是他活该。嘿嘿.jpg】

其实丁一帆人挺不错的,反正比某人靠谱多了,她没跟邝野在一起的时候,丁一帆作为僚机给她俩牵过好几次,后来她跟邝野在一起后,记录就停在了这一条。

宁遥过了个单休,周日就开始拿出电脑改论文,毕业论文是没什么大问题了,可是她手上还有篇要投的小论文。

她们这个专业论文不好发,c刊难如登天,她第一篇c还是硕士期间导师带着她发的,导师一作她二作,已经很感激了。

对于宁遥来说,她这个专业最痛苦的是思考,毕竟现象学属于哲学,虽然她不是纯粹搞哲学的,最后论文也都是什么在现象学视域下,可依旧免不了读那些诘屈聱牙的文字。<

黑格尔一巴掌,康德两巴掌,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三巴掌,现象学那一批更是降龙十八掌。翻译上乱七八糟,文不对题,那些人有的是数学博士,有的是医学博士,就是没有几个正儿八经文科出生的,说句文笔差也是应当的,看不懂就要骂。

宁遥是个穷人,她出生并不好,时常读吐了的时候也反思自己干什么念这个破专业,就业形势也一般,可能她的领域稍微好一点点,因为难,选的人少,发论文的人就相对少一些。

学如苦海,宁遥并不是对其毫无热情,只是随着这么多年学习她的那点热情逐渐消磨,什么圈子都不纯粹,有人一年能发三十篇论文,有人三年一篇都难,她曾经也有很多想法,费尽心思却被导师毙掉或一次次被拒刊,赤子之心早已泯灭,她现在只剩下“麻木不仁”。

每天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六点半,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或者某几天到半夜或通宵,宁遥从研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时间表,中午一定要休息,根据某年她考教资明白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午休相当于加了一次记忆,之所以是十一点半不是十二点,因为她们上课的学生十二点下课,食堂人多,得排队,十点半图书馆关门,她们学校并不提供二十四小时服务。

这么多年,她游走在哲人的思想中,时常觉得自己在冬泳,海水冰凉刺骨,这片海没有边际,她也不知道自己游到了哪里,只知道“下了海”就再也上不了岸了,她回不了头,只能前行。

人从出生套入了一套标准的模板,学习找工作结婚生子,然后是又一轮开始,这套模式牛就牛在捕获了大批忠实信徒,用一条路幻化成了公理,人人都要遵守,可当有一天抬起头看到那片幽暗的星空,开始质疑,解构,我为什么也要走这条路。

于是人生从此开始陷入了思考,思考带来了荒诞,荒诞伴随着虚无,虚无让人觉得恶心,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宁遥发现自己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巨大悲伤,甚至不能自已,会为了太阳落山而焦躁不安,会厌恶阴雨连绵的天气,憎恶灰白的天空,看不上愚蠢的人类,当她对甜食过度需求,才意识自己可能生病了。

硕士三年,她在东北,冬日漫长的夜,不到五点天就黑透了,那几年爱下雪,外头天气冷,白茫茫的一片,宁遥最喜欢早上七点多去上课,冷风贴面,清醒澄澈,她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俄罗斯那么出文豪,似乎理解到一点他们的思考方式,她好像游走在世界边缘,脚下踩着钢刀。

思考,是孤独的行为。可惜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思维,所以才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朝尘世之外瞥一眼。

宁遥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还挺对的,可惜她并没有足够的金钱或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定新的规则,摆在面前现实的就业问题,让她觉得所有的形而上学都是傻x,她更是傻x。

当她偶尔想拿起修眉刀在自己胳膊上来一道,又受身体理论的影响,觉得自己的思想好恶毒,凭什么要伤害身体,那上亿的细胞都在努力的,只为你活着,你凭什么伤害它们。

以至于她给自己想死的方式像入室抢劫的爱情,最好是突发的,一下的,没有折磨的,或者攒够70w去瑞士,她就是这么懦弱的人,懦弱到根本鼓不起生命的勇气,她又是个很不服的人,不服到烂的是这个世界,凭什么让我去死。

现实的土壤开不出理想的花,尤其是现在很多帖子将内耗一杆子打死,将负能量也一并掐死,反过来说,不内耗干什么?机械不内耗,牛马不内耗,负能量,负能量也是能量,人们好像对这些避之不及,因为这是思考,思考就会痛苦。

宁遥读博有几个原因,其中也有虚荣的意思,她可以死,墓碑上却能刻phd,能写doctor.宁,这仿佛是卑微的她能在在这个世界留下唯一的痕迹,起码她拿到了最高的学位。

即使发疯精神不正常,别人对她多加宽容,会认为是读博读的,不会把她关进精神病院,就算哪天一跃解千愁,也会引发一则小小的社会议论,有人会为她表示惋惜。

宁遥记得有个上课的老师曾经说过,不要在二十几岁就触及世界的边缘。

她这些年大部分记忆都化成了知识,在校学习这几天都是三点一线。

周四那天,宁遥的男朋友刘洋约她一起吃饭,他是文艺美学,并不是同一个专业。

跟邝野分手后,宁遥谈过两个男朋友,研二在首尔,初来乍到,语言不通,伙食奇差,她过的很狼狈,临走的时候又跟宁凤娟吵了一架,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跟她说,女孩子学历太高不好找对象的话。

宁遥已经不想再跟她辩驳,虽然是她提的分手,可是宁遥并不好受,研一一度很抑郁,直到现在症状不见得好到哪去,她也时常深夜流泪,觉得自己读不下来这个博,更不知道日后的锚点在哪儿。可她又想证明给宁凤娟看,她可以有高学历

,她可以比男的强,但也能拥有幸福,过的很好。

“遥遥,想什么呢?饭都凉了。”

宁遥回过神来,弯了弯唇,“嗯,就吃。”

刘洋跟邝野性格相反,他很温柔,说话轻声细语的,学历也不错,关键是他同意宁遥说不结婚,维持这样的关系就好。

吃到一半,刘洋像便秘一样又问宁遥,“遥遥,你能给我点钱吗?”

宁遥抬头,“你要多少?”

“几百就够了,我之前发的那个刊物花了好几千,现在都快没钱吃饭了。”

“好,我给你转。”

她并不在乎给男朋友花钱,只是她毕竟也穷,能花的有限。

“遥遥,上回我提的那个开放式恋爱,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