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边关
赴边关
回到公主府的时候,绪风递来一封密信。
苏妤姝拆开,信笺寥寥几字:公主,戌时,福来茶肆。
苏妤姝与惊竹身量差不多,倒是可以掩瞒一二。
等到戌时一刻,苏妤姝同云苓悄悄翻墙出了府。
两人沿着人少的街道走,看到青云后,云苓小声道,“殿下,已经解决了。”
确保无人跟上来后,两人随即在福来茶肆门口停了下来。
茶肆白日多路过的商人、进来讨口水喝的过路人,颇为热闹。
反而入了夜,冷清了下来。
苏妤姝将云苓留在了暗处盯着哨,自己推开门后,顺手关上。
宋清砚一袭藏青色衣袍,正在桌前喝着茶,桌上摆了几盘精致的菜,看到苏妤姝来,起身行礼,眼角染上几分笑意,“这个时辰想必殿下还未用膳,没有放葱。”说完,长指将白瓷筷子递给苏妤姝。
苏妤姝接过后,吃了两口后,放下了筷子,“今日有什么重要事?”
“我们的动静可能引起他的注意了。往后恐要注意些。”
另一边,顾玄泽看到传来的密信,脸逐渐扭曲起来,眼中满是狠戾,“宋清砚!”
不出几日,晟帝传出了让宋晁带兵镇守边疆的圣旨。
宋晁领旨后决定三日后带兵赶往边疆,与困在京城相比,他更愿意驰骋在沙场之上。
自从得知皇帝旨意,整个人容光焕发,精气神都充足了不少。
倒是宋老夫人一脸不舍,目中含泪,“我的儿啊,到了那,可要多注意,不可大意。”
“儿知道。你俩在家照顾好你祖母。”宋晁嘱托着已及自己高的两个儿子。
宋清砚点点头,“父亲一切小心。”
宋怀澈眼中的泪不断地打圈,念及自己男子不流泪,硬生生憋着,“爹。”
宋晁本伤感的心情一看到哭哭啼啼的宋怀澈,伸手扇了他的脑袋,“臭小子,万事多上点心。别什么事都麻烦你大哥。”
宋怀澈眼中的泪决堤而出,“爹。”
宋晁环顾一圈,出声问道,“妙仪呢?算了,该起程了。”说完,翻身上马,不再回头。
街道两边皆是欢送宋晁的军队的。
宋晁感受着众人的目光,仿佛回到了他第一次出征打了胜仗的时候。
念及此,宋晁更加坚定了心中信念——边疆不定,此生不归。
一连几日阴雨,军队的前进速度都被拖慢了许多,终于等到天气放晴。
宋晁感受着久违的阳光,忽然手下来报,“将军,抓到一名可疑之人。”
两名小兵押着,将那人带了上来。
“擡起头来。”宋晁的声音不怒而威,雄厚的声音令人心尖生颤。
见这人不听,身边的小兵直接掐着她的脖子,令她擡起头来。
仅一眼,宋晁就认出来了,瞬间胸口起起伏伏,“胡闹!这种大事,你也敢乱来。”
宋妙仪知道自己父亲真的动了怒,立马跪在地上,“爹爹。”
“行军打仗岂是你个姑娘家能掺和的?!”宋晁望着跪在地上的女儿,闭上眼,试图平息自己的怒火。
“爹爹,当初娘亲可以陪您奔赴边疆,女儿也可以。”
“执意如此?”宋晁眼睑微敛。
宋妙仪迎上他的目光,神情严肃,目光坚定,“执意如此。”
宋晁知道女儿此番是为了找赫连家那小子,也不再说什么,只扔下一句,“行军路上不会因任何人而耽搁。”
“女儿知道。”
一路上极少碰到阴雨天气,因此不足两月便已到达边疆。
等到整军到达边疆时,天色已晚,守将赫连骞立马带人迎了进去。
宋父见到眼前早已能独挡大晟一方天地的七尺男儿,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到将如今边疆情况尽数告知宋父,聊了几句近况,赫连骞就退了出来。
等到赫连骞走后,半晌才想到忘记那小子自己闺女也来找他了。
于是,出门叫住个小兵,“副将军的军帐何在?”
小兵拱手道,“将军沿着这条路直走即可。”
“好,继续巡查吧。”
而在赫连骞账外,刚准备进账子的赫连骞察觉旁边有人,立刻转身,大声呵斥,“谁?”
忽然手却被人拉住,赫连骞看清眼前人的模样后,任她牵着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