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麦子日常
第28章麦子日常
初春的早晨,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张叶轩先醒来,发现李鹏程已经不在床上。他赤脚走出卧室,闻到厨房飘来的咖啡香。
李鹏程正在准备早餐,麦子乖巧地坐在一旁等待,尾巴有节奏地敲打着地板。云朵则优雅地蹲在料理台上,监督着每一个步骤。
“偷吃什么了?”张叶轩从背后抱住李鹏程,下巴搁在他肩上。
“只是尝了尝番茄。”李鹏程侧头轻吻他的脸颊,“去洗漱,早餐快好了。”
这样的早晨已经成为日常。吃完早餐,他们通常会带麦子去附近的公园散步。云朵偶尔会跟着走到门口,但从不踏出院子一步——它更喜欢在窗台上晒太阳,俯视它的“领地”。
四月初的一个周末,他们决定开车去郊外踏青。麦子兴奋地在后座来回走动,鼻子紧贴车窗;云朵则被安置在宠物航空箱里,发出不满的咕噜声。
“它真的会喜欢野外吗?”张叶轩有些担心。
“试试看,”李鹏程专注地开车,“总不能永远让它待在家里。”
目的地是一片开放的草坪,远处有树林,近处有小溪。麦子一下车就狂奔起来,在草地上打滚。云朵则谨慎地观察四周,最后选择蹲在野餐垫上,尾巴尖轻轻摆动。
“看,”李鹏程突然指向远处,“兔子。”
麦子立刻追了过去,但很快被叫回。训练有素的它虽然不情愿,还是乖乖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朵野花,放在张叶轩脚边。
“浪漫的小家伙。”张叶轩揉揉麦子的头,把花别在它耳后。麦子骄傲地摇着尾巴,引来云朵一声不屑的“喵”。
中午的阳光温暖宜人。他们躺在野餐垫上,麦子趴在中间,云朵终于鼓起勇气,在几步远的地方探索一片蒲公英。
“有时候觉得,”张叶轩眯着眼看天空,“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
李鹏程握住他的手:“那就这样过。”
回家的路上,两只宠物都累了。麦子趴在后座睡觉,云朵罕见地没有待在航空箱里,而是蜷在张叶轩腿上打盹。
“它信任你了。”李鹏程轻声说。
张叶轩小心地抚摸云朵的背:“慢慢来。”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逝。他们每周去一次实验室,指导研究生;每天工作四小时,做自己的研究;其余时间料理家务,照顾宠物,享受二人世界。
五月,李鹏程的生日到了。张叶轩悄悄准备了一个惊喜——把书房改造成了更舒适的工作空间,新增了宽敞的书桌和ergonomic椅子,方便两人一起工作。
“什么时候弄的?”李鹏程惊讶地看着焕然一新的书房。
“上周你去看项目进度的时候。”张叶轩有些得意,“喜欢吗?”
李鹏程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书桌中央的相框上——是他们带着麦子和云朵在草坪上的合影。
“最好的礼物。”他轻声说,将张叶轩拉入怀中。
麦子兴奋地围着他们转圈,云朵则跳上新书桌,优雅地踱步视察,最后在阳光最好的位置趴下,表示批准。
夏天来临前,他们决定给院子做个改造。请了园艺师设计,种了更多宠物友好的植物,添了遮阳棚和户外座椅,甚至还建了个小鱼塘。
“麦子会不会跳进去?”张叶轩担心地看着刚建好的鱼塘。
“训练它不要跳就行。”李鹏程倒是很乐观。
事实证明李鹏程是对的。经过耐心训练,麦子学会了远离鱼塘,虽然偶尔还是会盯着游动的金鱼流口水。云朵则对鱼塘毫无兴趣,它更喜欢在新搭的猫爬架上居高临下。
一个夏夜,他们坐在院子里乘凉。麦子趴在脚边,云朵蜷在椅扶手上。远处有萤火虫闪烁,近处有蝉鸣阵阵。
“记得大学时吗?”张叶轩突然说,“你说想有个带院子的房子,养只狗,也许还有只猫。”
李鹏程微笑:“现在都有了。”
“还有你。”张叶轩补充。
麦子似乎听懂了一般,起身把脑袋搁在张叶轩膝上。云朵也罕见地跳下来,蹭了蹭李鹏程的腿。
“它们也在说‘还有我们’。”李鹏程轻笑,伸手抚摸云朵。
夏去秋来,院子里的树叶又开始变黄。他们习惯了每天一起做早餐,一起工作,一起遛狗,一起照顾花园。简单,却充实。
十月的一个下午,张叶轩在书房画设计图,李鹏程在旁边写论文。麦子趴在脚边,云朵在窗台上晒太阳。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却从不让人厌倦。
“下周要去学校做讲座,”李鹏程突然说,“一起?”
张叶轩从图纸中擡头:“什么主题?”
“人工智能与医疗创新。”李鹏程微笑,“组委会特意邀请我们两个。”
讲座很成功。提问环节,有学生大胆地问:“两位老师如何平衡事业与生活?”
张叶轩和李鹏程相视一笑。
“找到彼此都舒服的节奏,”李鹏程回答,“不需要牺牲什么,只需要调整。”
“还有,”张叶轩补充,“找个能理解你工作节奏的伴侣。”台下响起会意的笑声。
回家的路上,张叶轩突然说:“其实从没想过能这样公开地谈我们的关系。”
“时代在变。”李鹏程握住他的手,“我们也变了。”
年底时,他们接了个新项目——为流浪动物救助站开发一套智能管理系统。这次不是为了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纯粹是出于对动物的爱。
项目进行得很顺利。他们经常带着麦子和云朵去救助站,测试系统的同时,也让宠物们社交。麦子很快成了救助站的明星,云朵则高冷地观察一切,但偶尔也会允许志愿者抚摸。
圣诞前夜,救助站举办感谢派对。负责人特意致辞感谢他们的贡献:“不仅带来了技术革新,更带来了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