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我只是恰好爱你
第12章我只是恰好爱你
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周,杨老师急匆匆地冲进实验室,手里举着手机:“快看!你们上热搜了!”
张叶轩和李鹏程困惑地对视一眼,接过手机。屏幕上,#ai医疗诊断少年组#的话题赫然排在热搜第六,配图是他们上海领奖时的照片。评论区一片惊叹:
“北航的?太强了吧!”
“这才叫真正的学霸情侣!”
“颜值与实力并存啊!”
更令人惊讶的是,斯坦福老教授在个人推特上转发了他们的研究,称其为“医疗ai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条推文被转发了上千次。
“国际期刊那边刚刚通知,你们的论文点击量已经破万了。”杨老师难掩兴奋,“好几个国际会议发来邀请,请你们去做报告。”
张叶轩的手微微发抖:“这...太突然了。”
李鹏程握住他的手:“我们值得。”
接下来的几天,采访请求蜂拥而至。最初只是校媒和科技媒体,后来连主流媒体也找上门来。最让他们意外的是,央视一档科技节目发来了邀请函。
“要去吗?”张叶轩有些犹豫。
“为什么不去?”李鹏程反问,“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研究,不好吗?”
节目录制当天,化妆师一边为他们整理造型一边感叹:“你们是我化过最上镜的科学家。”
张叶轩耳根发红:“我们还不是科学家...”
“很快就是了。”李鹏程平静地说。
演播室里灯光耀眼。主持人问了许多关于研究的问题,最后话锋一转:“听说你们不仅是研究伙伴,还是生活伴侣?”
张叶轩紧张地看向李鹏程,后者坦然点头:“是的。”
主持人微笑:“这让你们的研究有什么不同吗?”
“更有默契,”李鹏程说,“也更坚持。因为不想让对方失望。”
节目播出后,他们的故事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讨论。这一次,不只是科技圈,连普通网友也开始关注这对“学霸情侣”。
最让他们感动的,是收到的一封封邮件。有高中生写道:“因为你们,我敢于承认自己喜欢同性,也决心好好学习”;有大学老师说:“你们让我看到爱情最好的模样”;甚至有一位母亲来信:“我儿子和你们一样,曾经我很担心,现在我知道了,他可以拥有很好的人生。”
“没想到...会影响这么多人。”张叶轩读着邮件,眼眶湿润。
李鹏程从背后抱住他:“这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热度也带来了麻烦。开始有媒体蹲守在校门外,他们的课堂常常有陌生人旁听,甚至连出租房地址都被扒了出来。
“必须采取些措施。”杨老师严肃地说,“学校决定为你们安排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一次性回应所有问题。”
发布会那天,大礼堂座无虚席。闪光灯此起彼伏,问题一个接一个抛来。大部分关于研究,但也有不少涉及他们的关系。
最后,一位记者站起来:“你们的关系曾经受到过质疑吗?有什么想对质疑者说的?”
张叶轩深吸一口气,看向李鹏程。得到鼓励的眼神后,他开口:“我们曾经也很忐忑。但现在我们知道,爱情和科学研究一样,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只需要真心和坚持。”
李鹏程接话:“我们想用事实证明,无论什么样的爱情,都可以与理想并存。”
发布会后,骚扰渐渐减少。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宣布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学生团队。
十月,斯坦福的正式邀请函到了。老教授亲自写邮件:“不仅邀请你们来做博士后,还邀请你们来主持一个合作项目。”
这一次,他们没有立即回复。
秋日的傍晚,两人坐在熟悉的湖边长椅。夕阳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想去吗?”张叶轩问。
“你想去吗?”李鹏程反问。
沉默良久,张叶轩开口:“我想去,但不是现在。我们的研究刚起步,国内有很多数据资源,我想先在这里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李鹏程微笑:“和我想的一样。”
“但是你的机会...”
“我们的机会。”李鹏程纠正他,“而且,老教授说了,邀请长期有效。”
深秋的北京凉意渐浓,但他们握在一起的手温暖如初。
“我只是恰好爱你。”张叶轩转头看他,“与性别无关。”
李鹏程凑近,在渐暗的暮色中轻轻吻他:“这个答案,比任何论文都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