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最好的风景就是你 - 这对cp请锁死 - 律写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这对cp请锁死 >

第11章最好的风景就是你

第11章最好的风景就是你

研究生第二年开春,杨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脸上带着少见的兴奋:“国家人工智能峰会下个月在上海举办,我们课题组收到了邀请。”

张叶轩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看向身旁的李鹏程,发现对方也正看着他,眼中闪着同样的光芒。

“峰会有一个青年创新竞赛单元,”杨老师将邀请函推过来,“我给你们报。”

两人同时伸手去拿邀请函,指尖在纸上相触。李鹏程自然地收回手,让张叶轩拿起那张厚重的铜版纸。

“只有一个名额?”张叶轩注意到参会人员名单上只有一个空位。

杨老师笑了:“参会名额只有一个,但竞赛可以组队参加。不过——”她故意拖长声音,“如果你们能在一周内完成多模态影像融合算法,也许我能再争取一个参会名额。”

接下来的七天,实验室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键盘敲击声与论文翻页声交织,外卖盒堆在角落,咖啡杯从未空过。

第六天深夜,算法终于通过了最后一道测试。屏幕上的数据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成功了...”张叶轩向后靠在椅背上,声音沙哑却充满喜悦。

李鹏程从背后抱住他,下巴轻抵在他肩头:“我们可以一起去了。”

上海的邀请函在四月中旬如期而至。但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峰会与期末论文截止日撞期,而他们的多模态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你们选一个。”杨老师给出选择,“要么一个人去参会,一个人留校赶论文;要么两个人都留校,但会错过这次机会。”

张叶轩刚要开口,李鹏程已经出声:“我们去。”

“但论文...”

“来得及。”李鹏程眼神坚定,“每天少睡两小时就行。”

于是接下来的三周,他们过着教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常常是一个人在写论文,另一个在调试代码;一个人趴在桌上小憩时,另一个继续工作。

峰会前夜,他们终于登上了前往上海的高铁。张叶轩靠着车窗打盹,头不自觉滑到李鹏程肩上。李鹏程调整姿势让他靠得更舒服,手指无意识地卷着他的一缕头发。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人潮涌动。签到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的邀请函:“只有一个参会名额?”

“我们是竞赛团队的。”李鹏程平静地回答。

工作人员查看名单:“‘医疗影像智能诊断’项目?哦!评审组特别提到你们,说创新性很强。”她笑着递过两个胸牌,“破例给你们两个入场资格。”

主会场里,来自全球的ai专家正在分享前沿研究。当诺奖得主在台上讲述人工智能的未来时,张叶轩感觉李鹏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

“怎么了?”他低声问。

“将来我们也要站在那里。”李鹏程目光灼灼。

竞赛展示安排在第二天。他们的展位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但前来咨询的人却络绎不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展位前停留了很久,问了许多深入的问题。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老教授最后问。

“北航。”张叶轩回答。

“合作伙伴?”老教授目光在两人之间移动。

“同学,”李鹏程说,“也是伴侣。”

老教授笑了:“很好的组合。我和我丈夫也这样合作了四十年。”他递过名片,“如果考虑来斯坦福深造,可以联系我。”

展示结束后的晚宴上,不少人过来与他们交谈。没有人对他们的关系表示惊讶,更多人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在这种氛围中,张叶轩终于完全放松下来。

“感觉不一样,是吗?”李鹏程轻声问。

张叶轩点头:“好像...我们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竞赛结果在峰会闭幕式上公布。当听到“医疗影像智能诊断项目获得青年创新奖”时,他们相视一笑,并肩走上台。

颁奖的是那位诺奖得主。他将奖杯递给他们时微笑着说:“很好的工作。更好的组合。”

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

回北京的高铁上,张叶轩看着窗外的田野飞速后退,突然说:“这周好像做梦一样。”

“但不是梦。”李鹏程握住他的手,“是我们的未来。”

期末论文最终还是赶完了。交稿那天,杨老师请他们吃饭:“所以,考虑过去斯坦福吗?”

两人对视一眼,张叶轩开口:“我们想先在国内完成博士阶段。”

“然后呢?”

“然后...”李鹏程微笑,“也许会出去做博士后,但一定会回来。”

暑假开始时,他们接到峰会组委会的邮件,邀请他们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于是整个七月,他们又在实验室里度过,但这次多了几分从容。

八月的一个午后,论文终于完成。提交的那一刻,实验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结束了。”张叶轩长舒一口气。

“开始了。”李鹏程纠正他。

窗外,夏日的阳光正好。蝉鸣声中,李鹏程突然单膝跪地,从口袋掏出一个小盒子。张叶轩惊讶地看着他。

“次求过婚,”张叶轩眼睛闪着光,“你愿意和我共度余生吗?”

李鹏程眼眶发热,伸出手:“在哪里问,什么时候问,答案都一样:愿意。”

戒指戴上手指的那一刻,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杨老师和一群同学站在门口,笑着鼓掌。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