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三年阳寿
第215章三年阳寿
老者点点头,欣慰的说道:“不错,如果不救治他,他最多只有三年阳寿。”
楚阳大感疑惑,问道:“这怎么可能?他的实力不错,虽然不懂得武艺和道术,但他力道奇大,行动迅速,反应也十分敏捷。师父派我下山之时在我身上下了封印,被封印之后,就连我也不见得能胜他。他身体比常人要强出太多,又年轻力壮,太师父怎么说他活不过三年?”
林阳虽然痛苦难当,但他的耳力还在,却也听见了老者的言语。从两人对话的内容,林阳得知,老者并不是因为他得罪了那个少女而责罚惩戒他,相反,老者似乎是在帮他。
当下,林阳也不再破口大骂,只是强忍着脑袋和眼睛上的疼痛,竖起耳朵,听老者怎么说。
只听得老者言道:“人这一生,总是要经历生老病死,就像是丹炉中的火焰,总是由小火苗逐渐开始旺盛,等到丹药炼成了,炉火逐渐熄灭。可在炼丹的时候,如果添加一些东西,炉火就会骤然暴涨,在一刹那间释放出极其强大的能量,看似强大,但炉中的木炭不继续添加的话,炉火转眼间就会熄灭。他的情况和这个差不多,因为机缘巧合,他的目力异于常人,甚至可以穿透某些东西,可这个是以消耗自身的生命机能和生命潜力为代价的。他目力异于常人,身体素质也超出常人太多,这便是自身的生命潜能集中爆发的缘故。虽然现在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五脏六腑已经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他又不懂得养生修道之术,倘若不救他,他难以活命.”
老者语气平缓,但说出的话,却在林阳心中惊起了惊涛骇浪。虽然老者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但林阳却更愿意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至少,楚阳是个好人,他都对老者毕恭毕敬,老者除了过人的本领之外,品德也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退一万步来讲,老者就是骗他,也从他身上得不到半点好处,老者没道理这么做。
正思虑间,只听得楚阳问道:“太师父,他的状态已经如此糟糕了吗?”
老者回应道:“也是他命不该绝,居然遇到了陆风,陆风悟性不够,只能到尘世间去混口饭吃,虽然有些坎坷,晚年倒也落得个善终。他的运气却是不错,居然借着陆风和你的关系,寻到我方隐谷来。像他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自身潜能觉醒开启的,数百万人里也不见得能找出一个。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我就知道一个人,和他的情况极其类似。”
楚阳正想知道林阳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便急忙追问道:“太师父,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老者站起身,抬头望向大殿顶部的星斗图案,他似乎在回忆着一些往事。
“记得明朝时期有个叫常遇春的,他也是在无意之间觉醒了自身的潜能,就和林阳的情况极为类似。当时他和我七师叔结下善缘,我七师叔曾帮助过他,给他看过相。七师叔当时言道,常遇春得善终,享荣华富贵”
林阳却是有些急了。早先,席茹婷送他几本书,他在书上看到过常遇春,常遇春是暴毙而亡,根本不是善终。
他很想纠正老者。
也就在这个时候,楚阳却发问了,“太师父,你说的不对。我虽在山上,咱们方隐谷也是有些史书典籍的,我翻书看到,常遇春是暴毙而亡,根本不是老死的。”
老者叹了口气,言道:“你说的没错。因为常遇春暴毙,后世之人更有人猜测是明太祖朱元璋怕他功高震主,派人暗杀了他,这却是世间的无知之人的愚昧妄言了。”
老者言语间颇有惋惜之色,更暗含敬佩之情。他似乎很佩服常遇春,又像是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隐密。
林阳心中好奇,便问道:“常遇春到底怎么死的?”
老者双手负于身后,闭目沉思,良久之后,长叹一口气,道:“我一心向道,很少理会尘世间的事情,空活数百年,道术通玄。历朝历代的大官我也是见过的,他们都称我为老神仙。可我生平最佩服的,不是那些道术精妙的修道之人,也不是古往今来的哪一位皇帝,我最敬佩的,就是常遇春。”
楚阳诧异道:“莫非太师父见过常遇春?”
老者笑了笑,道:“这等盖世大英雄,我哪里能见到呢?我出生的时候,常遇春已经死了二百多年了。不过我七师叔却是见过他的,七师叔还有一把佩剑,便是常遇春赠给他的,七师叔视若珍宝,在七师叔故去的时候,那把剑也随着她入土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老者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楚阳却是知道,太师父是回想起过去的往事了。他的太师父,再往上数,到了他太师父的师父这一辈,总共有九个同门师兄弟。
老者最信任最敬重最亲近的,除了他的师父之外,便是他的七师叔了。老者最常说起的,便是他师父和七师叔,其余的师叔、师伯们,他提的很少。
林阳更关心自己会不会和常遇春一样,突然暴毙,便追问道:“您老人家的七师叔怎么认识常遇春的?是为了给他治病吗?”